北京公园里这些设施有大用!“海绵化”改造留住“天上水”
进入汛期以来,北京也开启了多雨“模式”。近年来,市属各公园通过多种“海绵化”改造,持续发挥“吸水”作用。记者近日探访发现,会变身的“旱溪”、最大限度增加雨水下渗的悬浮式栈道、加强山体水土保持的山腰渗井……不少市属公园的集雨设施也“上新”了。
会“变身”的旱溪:雨天集雨 晴天补水
地点:玉渊潭公园
在玉渊潭公园东北角,绿树掩映之间,有一片面积约600平方米、铺满鹅卵石的浅坑。鹅卵石每一个都有拳头大小,有起有伏,像一片干涸的河床。“河床”之上,还架起了石桥,整个景观颇有“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诗意。虽然“河床”干涸,但植物居然生长旺盛,岸边的千屈菜已经开出了成片的紫花,“河床”中间的鸢尾虽然花期已过,但叶子依然翠绿如剑,一簇一簇点缀着四周。
玉渊潭公园“会变身”的旱溪景观
总有路过此处的市民冒出问号:这个用鹅卵石建起的浅坑有花有草景色不错,可为什么不给放点儿水呢?“我们正在赶制牌示,摆上之后,游客一看就明白了。”玉渊潭公园绿化科技术员刘东骏告诉记者,这个浅坑叫旱溪,顾名思义,就是没有水的溪床,是一种具有雨水收集灌溉功能的园林造景手法。
为何浅坑无水,栽种其中的湿地植物还能生长旺盛?“这还要得益于旱溪带来的集雨效应。”玉渊潭公园园林绿化高级工程师侯世星博士告诉记者,旱溪所在的区域原本是公园一处普通的绿地,现在,公园将此处绿地作为生态景观提升试点项目,利用现有地形和排洪沟,开展一系列改造,打造成了旱溪景观,今年汛期进行了首次集雨尝试。
侯世星说,旱溪的原理就是仿造自然界干涸的河床而建,降雨的时候,雨水可以蓄滞在坑中,快速形成水面,营造湿地效果;水大的时候可以汇成小溪朝下游流走;雨停之后,一部分雨水涵养在土壤里,维持湿地植物生长所需,其他的则可以通过鹅卵石迅速下渗、回补地下水。
晴天营造枯山水意境,雨天成为湿地景观,会变身的旱溪既为玉渊潭公园节省了部分景观用水,又实现了地下水的回补,还涵养了一片湿地植物,成了今年汛期公园里的集雨“明星”。
悬浮木栈道:让雨水最大程度下渗
地点:紫竹院公园
这几天,紫竹院公园“绿毯诗韵”景区北侧竖起围挡正忙着施工,在几棵粗壮的古树之间,一条蜿蜒的木栈道正在铺设。走近一看,木栈道有点儿与众不同,全部是悬空式的,正下方用钢骨架作支撑,高出地表20到30厘米不等。木栈道的两侧还专门铺上了鹅卵石,与周边栽植的拟自然草甸连接,营造出一种悠闲、雅致的意境。然而,这些悬浮式木栈道可不只是为了营造景观,而是有非常重要的集雨功能。
紫竹院公园园林科技科科长范蕊告诉记者,为了方便游客游览公园,公园用透水砖铺装在景观中穿插铺设了一些人行步道。“但毕竟透水砖的下渗系数有限,于是我们就想到用新型材料打造悬浮式木栈道,增加雨水的下渗能力。”范蕊说,“绿毯诗韵”景区有很多参天古树,于是选择这里作为试点,工程部门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一种全新的材料——竹钢地板铺设路面。“这种材料透气透水,架空的部分可以帮助水分、空气和热量交换,最重要的是,雨水通过木栈道下渗之后,还可以为古树根系提供充足水分。”范蕊说,在“绿毯诗韵”景区的悬浮式木栈道铺装面积为160平方米左右,未来,还将采用多种方式,为植物营造生长空间,为游人提供优美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此外,紫竹院公园还有一个小型“海绵”样板间——科普花园。在这里,所有的路面均不使用硬面铺装,都是松散的石子路,帮助雨水下渗,回补地下。正中央有一个小型的雨水花园,花园的底部挖出浅坑,用砾石、砂石、土壤、卵石分层覆盖,栽种不同种类的湿地植物。花园可以积蓄雨水,形成湿地景观,雨水下渗之后,还可以涵养地下水。
山腰渗井:截流雨水回补山体
地点:陶然亭公园
陶然亭公园有一座窑台山,走在半山腰,会偶尔发现有井盖。如果转着山腰走一圈,大概能数出十余个井盖,像一条腰带围在了窑台山上。
半山腰为什么会有井?陶然亭公园绿化科科长史新欣揭开了谜底。原来,窑台山的山体较为陡峭,汛期一下大雨,山体的土壤会顺着雨水流到山下,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为了改善这一局面,陶然亭公园对窑台山进行了改造。“既然雨水从山上往下流,那么我们就在半路截流。”史新欣说,在改造过程中,施工人员在半山腰选取位置,用砖块堆砌出十余个井室,盖上井盖。只要下雨,雨水就会通过井盖上的空隙流入井室。“井室的下端不是封闭的,而是直接连通山体,这样雨水流进井口之后就能直接回补山体和地下了。”
紫竹院公园的悬浮式木栈道
史新欣介绍,在增加渗井的同时,施工人员还为山上的绿植增加了鱼鳞坑,树干周边挖出半圆型土坑,整体看上去像鱼鳞的形状,树坑既能临时存雨水,还能为植物浇灌,一举两得。
引水石渠:返回山上循环补水
地点:香山公园
走进香山公园景区,南麓方向前往双清别墅的主干道旁,有一条浅浅的石质水槽,水槽呈U形,宽为60厘米至70厘米,清澈的水如小溪般在槽中缓缓流淌。这就是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的引水石渠。
香山公园管理处宣传科科长绪银平告诉记者,因历史原因,部分引水石渠移位或被破坏,2013年前后,香山公园在景区改造的过程中发现引水石渠后,以3个主泉眼为核心梳理出了北线、中线和南线3条古水系,并分三期修复。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了前两期的修缮工作,分别完成中线和南线的修复和补配1544.35米和1122.85米,游客在双清别墅、璎珞岩、玉乳泉等景区的路边都能看到。
“在古代,这些遍布山间的引水石渠将山泉引至山下,最终汇入昆明湖。但现在,这些石渠在汛期可以收集雨水和山泉,通过管线返回山上,再通过石渠向下流淌。”绪银平介绍,为了保障引水石渠中常有水流,香山公园在位于南山的白松亭修建了蓄水池,通过管线将汇聚在石渠中的山泉水、雨水引至山上,再通过引水石渠向下流淌,为游客营造“水随山转、山因水活”的景观效果,从一定程度上也实现了雨水收集的集雨效果。
未来:市属公园将打造生态型“海绵公园”
近年来,北京市属各公园正在通过保护古代集水设施、复原园林古水系、打造绿地缓坡、铺装渗水砖嵌草砖、增加下凹式绿地、营造雨水花园生态湿地等方式,打造生态型“海绵公园”系统,增加雨水的入渗补给量,减少绿地的灌溉用水量,选用耐寒性能强的乡土植物品种,在恢复园林自然生态功能的同时,提升生态效益与景观效果。未来,各公园还将发挥各自优势,在湖面蓄水、绿地集水、路面渗水、植物节水等方面持续深化“海绵”功能,将“海绵”连成片,挽留“天上水”。
原标题:北京公园里这些设施有大用!“海绵化”改造留住“天上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