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5人,找到家了
2018年5月,北京市接济救助管理事务中心成立寻亲专班,联合公安部门开展“为流浪乞讨人员找家”专项行动,为长期滞留北京的流浪乞讨人员核查身份、寻亲找家、护送返乡,帮助他们实现家庭团圆梦。
截至目前,寻亲专班共为945名长期滞留人员找到了家。其中,滞留2至5年的500多人,滞留5至10年的222人,10年以上的184人,最长的已滞留18年。
今天下午,市接济救助管理事务中心党委举行“大爱寻亲,温暖回家”主题宣讲表彰活动。16名寻亲工作专班以及在寻亲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受到通报表彰。寻亲专班工作人员用生动朴实的语言,鲜活感人的事例,分享寻亲路上的动人故事和感人事迹。
“你好啊,你叫什么?”
“我叫‘丰45’。”
“你在家里叫什么?”
“不知道……”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王胜利。”
“你是哪里人?”
“我、我只记得是坐火车来北京的,不记得家在哪。”
他对“家”的记忆,只停留在那辆绿皮火车上……寻亲工作专班成员刘昊,三年前来到接济救助中心工作。他讲述的受助人员回家的故事让大家感慨不已。
如何帮助不能正常交流的受助人员找到家?人像比对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寻亲方法。刘昊说,在寻亲过程中他们发现,受助对象的照片基本都是十几年前的老照片,图像模糊,难以比对。为了提升比对成功率,他和同事前往河北等地救助机构补拍照片。一周内,高质量完成了1443名受助人员的照片补拍工作。
为了不漏掉一个疑似对象,每名救助对象他们都要选用20张相似度最高的照片进行比对。单双眼皮、耳垂大小,脸上有没有疤痕、痦子等细微特征……不能漏掉一个细节,因为“一个细节就是一条回家的线索”。两千多名受助人员,他们比对了4万多张照片。
北京市接济救助管理事务中心党委副书记、主任赵书阁介绍,本市平均每年救助的2万多人中,约有3000多人患有精神疾病。自2003年至2017年底,已累计滞留超过2000人。2018年5月,寻亲工作专班成立。截至目前,专班先后为945名长期滞留受助人员找到了家。
茫茫人海,给流浪乞讨人员特别是有精神、智力障碍无法正常交流的受助人员找家,谈何容易。寻亲专班逐步探索形成了重点问询、DNA比对、人像比对、科技寻亲寻亲“四步”工作法。
深度人工问询
深度问询是目前寻亲成功率最高的一种方式。即通过当面问询、在线交流、语音辨识、疑似流出地排查等方式,利用心理分析、情感感化等专业技巧,抽丝剥茧,从中分析线索,帮助流浪人员找家。
赵书阁介绍,浅层次问询通常无果,工作人员会通过长期的观察和深度问询,以创设场景等方式推动对方释放信息。比如回忆出的地名、生活场景,甚至爱听的地方戏等,都能成为寻亲线索。
目前,通过深度问询方式成功寻亲达573人。
高科技寻亲
寻亲专班与市公安局网安总队密切协作,联合开展人像识别寻亲,成功帮助246名长期滞留人员找到家。
同时,与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合作开展DNA集中比对寻亲,成功寻亲30人。
“互联网+”寻亲
寻亲专班综合运用“今日头条”、救助寻亲微信群、全国救助寻亲网等途径,不断拓宽信息发布渠道,通过“互联网+”成功寻亲96人。
集结专业力量
同时,本市寻亲工作还集结全国寻亲领域的优质资源和专业力量。期间,汇聚2000多名遍布全国各省市的寻亲专家、爱心民警、手语专业人员、救助战线同仁等,合力寻亲,形成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寻亲参与机制。
据了解,接济救助中心还密切协同公安部门、托养机构和定点医院,特别是依托京冀民政异地托养合作机制,与衡水市精神病医院携手打造寻亲前沿阵地。截至目前,已成功寻亲500多人,成为京津冀民政协同合作的标杆项目。
“救助工作千万条,寻亲回家第一条”。赵书阁表示,通过持续开展为长期滞留人员寻亲找家,本市有效推动落实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长效机制。现在,全市托养机构人数降到了11年来最低。
接下来,本市民政部门还将多措并举,不断畅通流浪乞讨人员寻亲路,让更多的流浪乞讨人员尽快回家。据了解,今年截至目前,专班已帮助60多名流浪乞讨人员成功寻亲。今年预计将帮助约百名长期滞留北京的流浪乞讨人员回家。
来源:北京晚报公众号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金可
摄影:和冠欣
监制:童曙泉
编辑:张杨
流程编辑:TF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