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供应充足,下阶段北京CPI有望平稳运行
今年上半年,本市CPI呈现稳步回落的态势。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如何判断未来本市CPI走势?7月20日,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副总队长、新闻发言人卞晶对此进行了解读。
资料图 新华社 胡高雷 摄
上半年,本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2.8%,月度同比涨幅呈“高开低走”的态势。
1月份,受春节效应影响,居民消费集中释放,CPI同比上涨4.5%;2月份,节日效应消退,但疫情形势严峻,CPI同比上涨3.6%;3月份起,随着全市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保供稳价政策措施落地见效,CPI涨幅逐月回落,6月份回落至1.4%。
从环比看,3月份CPI环比由升转降,到6月份已连续4个月处于下行区间。
卞晶分析,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从结构上看主要是受食品价格变化的影响。
今年以来,本市各区各部门采取了有力措施,加大鲜菜、猪肉等食品调运力度,加强市场监管,发放低收入群体困难补贴,保障百姓生活不受影响。本市食品价格同比涨幅从1月份的13%持续回落至5月份的3.4%,6月份,新发地批发市场发生聚集性疫情,本市部分生鲜食品出现短时供应紧张。
由于本市加大保供稳价,从日常监测数据来看,6月下旬,鲜菜等生鲜食品价格较快上涨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市场供应趋于平稳。
此外,由于6月中旬疫情出现反弹,服务消费需求受到抑制,服务项目价格环比由上月上涨0.2%转为下降0.1%;同比涨幅比上月回落1.9个百分点。
卞晶表示,下阶段,从有利因素看,疫情防控形势趋稳向好,新发地聚集性疫情对本市食品供应带来的影响将有所减弱。粮油、鸡蛋、水果等食品市场供应整体较为充足,食品价格具备平稳运行的基础。同时,影响价格变动的翘尾因素也将进一步减弱,有利于本市CPI保持平稳。
从不利因素看,近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长时间的强降雨天气,对蔬菜等生鲜食品的生产运输产生一定影响,下阶段价格走势不确定性增强。国际疫情扩散对石油、黄金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影响仍将持续,也会给下游相关产品价格带来波动。
卞晶表示,综合各方面因素判断,下阶段本市居民消费价格将有望保持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