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日迎来日环食,日食分为四种,市民线上线下共赏“天狗食日”
2020-06-22 13:35
北京晚报
TF008
昨天,备受瞩目的“金环日食”如期登场,在北京地区可见大食分日偏食。午后,不少市民带着“长枪短炮”在故宫角楼旁驻足等待。
日偏食全过程。 本报记者 白继开 摄
昨天14时,角楼旁的人越来越多。“开始了!能看出来亏了一点点!”14时33分,初亏如约而至,等候在此的市民们纷纷用提前调试好的设备咔嚓咔嚓拍了起来。
“看啊,一弯金钩!”太阳的缺口越来越大,15时50分,市民们透过观测眼镜清晰地看到,太阳被“咬”掉了一块。“像个月亮一样,真漂亮,变化特别大。”几个小朋友看到这从未见过的景象,激动得又叫又跳。16时58分,日食结束,意犹未尽的市民们收拾起自己的装备,从角楼离去。
昨天,也有不少市民通过直播观赏了西藏阿里、厦门、新疆乌鲁木齐等地的日食景观。17时许,微博中国天气“太空天眼看日食”直播观看人数达8848万,微博央视新闻“金环日食”直播观看人数达1449万,腾讯视频“最美金边日食”观看人数有804万。
6月21日下午,一场天文景观——日偏食在北京上演。图为食甚。白继开 摄
下午两点,记者来到北京天文馆楼顶,此时距北京地区发生初亏还有半个多小时,而天文专家们已在这里“严阵以待”。据介绍,虽然站在全球的角度,几乎每年都会有日食发生,但下次在中国境内看到同样的日食要等到10年后的2030年。
北京天文馆名誉馆长朱进表示,日食分为日偏食、日全食、日环食和全环食四种,它们是由于月亮对太阳的遮挡程度不同导致的。最少见的是全环食又叫混合食,是比较特殊的一种日食,在日食发生的过程中,不同的地方分别可以看到日环食和日全食。在公元前1999年到公元3000年这5000年之间,全环食发生的概率只有4.8%。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孙乐琪 实习记者师悦
流程编辑:tf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