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渊潭、青龙湖公园大力整治不文明行为,文明有序游园关键还得靠大家
青龙湖公园因为疫情闭园了3个多月,此前,本报曾对市民呼吁开园一事进行了报道;不文明游园行为极煞风景,4月30日,本报进一步关注了在“曝光台”公示下,玉渊潭公园内仍多发践踏草坪、野泳等不文明游园行为。这组报道推出后,引发管理方重视,两家公园及时行动。5月1日,青龙湖公园开门迎客,游客有序游园;玉渊潭公园则采用盯守、劝阻等多种办法,对公园内不文明行为进行大力整治。两大公园整治情况及效果如何?记者再次实地探访。
玉渊潭公园内拉起警戒线,防止游客践踏草坪。
青龙湖公园 开门迎客防护措施随处可见
受疫情影响,位于丰台区的青龙湖公园自1月24日闭园后,直至4月22日仍未开放;而共享同一湖水的大湖西岸,房山区青龙湖水岸湿地公园已早早开门揖客。
5月6日10时许,记者再次来到青龙湖公园东门,只见东门外广场已被清扫整洁,园方用红色安全带分隔出一条通道,供游客排队入园。广播循环播放,要求游客“戴口罩、不扎堆”,并指明游客入园须出示健康宝、行程单及进行实名登记。
进入园区,迎面便是壮观的青石台阶,石阶旁“戴口罩、不扎堆”的提示牌十分明显。拾级而上,在景观主路左侧,记者看到10张休闲长椅一字排开,座位上贴着黄色的“疫情期间 保持距离”警示贴。继续前行,大桥上、湖水边、水上娱乐场所,甚至尚未开张的售货亭前,各类防疫提示语随处可见。“稍微离开点更安全,咱们得保持必要的社交距离。”见几名游客远远走来,一名游客赶紧戴上口罩沿桥离开。
据青龙湖公园负责人介绍,青龙湖公园占地6000亩,地处丰台、房山交界,是距京城最近的“一盆净水”,“其实公园早就提交了开园申请。”该负责人说,为了更好地防控疫情,公园开园须经旅游、公安及卫生疾控等相关部门进行论证,现场检查后才能确定是否具备开园条件。5月1日正式开园后,园方严格按照北京市下发的“6个防控指引”进行园区防疫防控,除现场的讲解员、保安员、保洁员、检票员等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外,景区还通过官网、第三方平台及提示牌、广播、电子显示屏等全方位发布疫情防控举措,引导并帮助游客遵守警示规定。
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开园,为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落实落细防控责任,丰台区相关主管部门和属地王佐镇政府还建立起巡查督导机制,健全完善了应急机制和预案,明确了疫情防控应急措施和处置流程,一旦公园内有突发情况,便可及时妥善处理。“疫情防控期间,我们禁止搭帐篷、烧烤等不文明行为出现,游客也不能将滑板车、平衡车等物品带入园内。全市普遍推行‘一米线’距离,我们则要求游客间要保持1.3米以上距离。”园方负责人强调。
据了解,青龙湖公园限定每日最大接待量为5400人。如游客达到公园瞬时承载量的30%,公园会及时限流。五一假期前两日,公园共接待游客4000余人。
玉渊潭公园 加大不文明游园行为整治力度
5月6日8时,记者自玉渊潭公园南门进入,公园内已有不少市民在健身。在一处小花园旁,此前探访时,这里的草坪曾被多名摄影爱好者随意践踏。不过,此时花园已围上了警戒线,30余名摄影爱好者架着“长枪短炮”正对着两棵高高的白杨树拍摄。在摄影圈里,这种做法也被称为“打鸟”。
“幸亏拉上警戒线了。要不然这么多人‘打鸟’,肯定给踩秃了。”一位老人说。另一位老人回应:“别的公园‘打鸟’也有人踩草坪,很多人举报。”老人告诉记者,为了找到好的拍摄角度,之前不少人都爱站到草坪上拍摄,他们理解园方的做法,“这草坪很贵的。”
公园内正在举办牡丹花展,大大小小的牡丹种植区域外都拉着警戒线。在公园内多处走访,记者发现虽然也有游客步入草坪,或是几人围着一棵稍矮的花木压腿,但该类不文明行为已是个别现象。
只是公园南门桥左右两侧的野泳问题依然存在。南门桥西侧,园方已将个别游客袒胸赤膊的野泳照片公布在“玉渊潭公园游客不文明行为曝光台”展板上,并将展板直接摆在堤岸上,但仍有人无视“曝光台”下水野泳。堤岸附近钉着搭衣绳,绳上挂着各色外衣。
在南门桥东侧水闸处,为阻止游客下河游泳,园方已装上数百米长的蓝色围挡,但仍有游客背着背包,从围挡边走下河道野泳。河边,已有十余人结束野泳上岸,用随身带来的瓶装水冲洗。“这里允许游泳吗?”记者问。“这儿不是有很多人在游吗?”一名老人反问。
为确保游客文明游园,公园管理处采取“重点盯守、定点巡视、安装围挡”等方法有针对性地整治,“已基本叫停践踏草坪等行为,但完全叫停野泳,比较难。”公园管理处一负责人说。
对话 野泳成痼疾 治理难在哪?
事实上,玉渊潭公园管理方治理南门桥两侧野泳问题已有20余年,但为什么至今野泳难禁?记者对话玉渊潭公园党委副书记董亚力。
记者:野泳治理难根源是什么?
董亚力:野泳是园方一个治理难点。其中,边界水域治理是一个深层原因。园区到公园南侧路肩归公园管理,堤岸斜坡至河道归属其他部门管理。该条河段不属于水源保护区,相关河湖管理条例不禁止野泳;但赤膊野泳被列入公园不文明游园行为,市民自公园南门进园后,沿斜坡下河道野泳,人员、地域、监管、规定均处于交叉地带,治理起来较难。
另外,该处野泳也是历史遗留。该处以前做过游泳场,很多市民习惯在此游泳。还有就是老人年纪大了,室内游泳馆有年龄限制,也有人考虑经济因素。
记者:治理这么难,今后怎么办?
董亚力:柔声细语劝阻不管用,喇叭提示被投诉扰民,加装围挡也被投诉挡风景,野泳治理和不文明游园问题一直困扰我们,这已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们一直在努力。目前,公园正设置围挡、栏杆,估计本周能完成。
公园环境现在越来越好,离不开游客的配合。公园毕竟是大家享受美景和放松心情的地方,体现着市民的幸福指数,我们会继续采用人员与技术力量,园方将联合相关部门进行整治,力争根治野泳。等以后大家习惯变了,再考虑恢复河道景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