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汤山定点医院心理康复师 “非常心理1+1”24小时随叫随到
3月16日,北京小汤山定点医院正式启用。自此开始,潘伟刚、孟繁强就在病区里“出双入对”,为筛查人员、患者等提供心理服务。
潘伟刚、孟繁强是北京安定医院医生,两人身材一高一矮,性格一动一静,但一样笑容满面,不知疲倦。2月11日,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22家市属医院首批支援定点医院医疗队组建完成,潘伟刚和孟繁强随队入驻小汤山医院,“非常心理1+1”组合形影不离已经一个多月,“跟媳妇儿都没这么呆过。”两人说完,哈哈大笑。
心理危机干预,开场白很重要。在小汤山定点医院,两人遇到了外籍人士,视频问诊后,他们决定要“进舱”和外籍人士聊聊。穿好防护服,两人用笔在防护服上写下名字,还专门加上一句英文“TAKE EASY(放轻松)”。潘伟刚相信,语言可以帮助他们消除国籍的隔阂。一进门,外籍人士正在玩游戏,面对着熟悉的游戏界面,潘伟刚和孟繁强意识到,原来跨越国界的还有游戏,“咱们可以是队友啊。”两人和外籍人士迅速熟稔起来。
每一天,潘伟刚和孟繁强都处于“满血”和“ON CALL(随叫随到)”的状态。小汤山定点医院收治的全部境外抵京人士,以及全体医务人员发生的精神心理问题,都归他俩负责。从进驻小汤山医院的那天起,组建团队、搭建心理治疗室、制定心理干预流程、定制舒缓治疗音乐、普及心理预防知识……潘伟刚和孟繁强的脚步一直不曾停歇。3月16日,医院正式启用,他们的脚步更加匆忙。大高个孟繁强瞥了一眼自己的鞋,“旧鞋已经磨破,新鞋看来也命不久矣。”
根据小汤山定点医院的定位,精神组制定了心理问题处置流程:待筛查人员出现情绪异常,由护士第一时间进行沟通,沟通无效时,通知潘伟刚和孟繁强,他们会第一时间赶到。病区的可视系统为问诊提供了便利,可以先进行视频问诊。如果需要,他们就会全副武装,进入病区。雾气蒙蒙的护目镜,挡不住他们眼中的关爱;层层叠叠的防护服,阻隔不断心与心的连接。
有一天,很晚了,3-7病区,来自北京儿童医院的迟巍遇到需要沟通的问题,刚开始她十分犹豫要不要叫潘伟刚和孟繁强。但等他们出诊之后,迟巍又格外庆幸,“我们儿科护士算是擅长沟通的了。没想到,专业大夫就是不一样。我跟着学到了好多沟通的技巧。”
24小时随叫随到,这是“非常心理1+1”组合给小汤山病区所有人的承诺,他们说:“职责所系,我们也希望自己的专业被认可。”
情绪是会传染的。面对紧张焦虑的境外抵京人员,医生和护士也难免低落和不安。奔波在各个病区,接触负面情绪最多的潘伟刚和孟繁强,收获了很多感动:一线护士特别不容易,承接宣泄,却默默承受,没有任何抱怨,让他们非常感动;倾囊相助,把自己的个人物品悉数借出,让他们特别感动;筛查人员毫不吝啬对医护人员的感谢,数百封手写的感谢信,同样让他们感动。“彼此理解,是情绪最好的安慰剂。”潘伟刚和孟繁强曾为小汤山医疗队做过心理调查,结果显示,大家整体状态非常棒。
在小汤山定点医院,还有一间心理治疗室。在这里,音箱中播放着“非常心理1+1”组合精心挑选的舒缓音乐,房间的一角,摆放着座椅和茶几,阳光透过明亮的窗洒进来,绿植生机勃勃,小小的房间春意盎然…… “大家适应的速度超乎想象。”潘伟刚和孟繁强希望,永远没有“战友”敲开心理治疗室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