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非典”,战“新冠”,北京小汤山医院再次启用,说明了什么?
3月16日,为做好境外输入人员疫情防控工作,北京小汤山医院重新披甲上阵。医院设床位1000余张,将主要用于境外来(返)京人员中需筛查人员、疑似病例及轻型、普通型确诊患者的筛查和治疗。
经历过“非典”的人都知道,小汤山医院是北京抗击“非典”的记忆,也是曾经的痛。时隔17年再次启用小汤山医院,源于新冠肺炎在全球迅速蔓延,也因为境外输入已成北京疫情防控重点。
据统计,截至17日12时,中国以外确诊病例已超10万例。最近一段时间,境外人员纷纷涌入国内,截至17日24时,北京市已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43例。
经过改造和扩建的小汤山医院,将再次发挥独特作用。近两个月,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做出巨大的牺牲与奉献,顽强扭转了疫情防控的被动局面。如今中国继续承受着国内疫情的压力,同时及时处置境外人员输入带来的风险,还要积极协助其他国家迎战疫情。这一系列举措,充分展现了大国担当和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大国情怀。
与17年前仓促应急不同,此次属于超前谋划。北京市卫健委新闻发言人高小俊17日披露,早在1月23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就已决定紧急启动小汤山医院改造和新病区建设工程,作为市级定点收治后备医院。1.5万余人经过53天昼夜设计、建设、施工,才有今日的从容应对。
小汤山医院再次启用也警示我们,必须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任何时候都要有风险意识、底线思维,时刻都要记住预防风险尤其是要预防和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宁可把困难想得多一点,把问题想得复杂一些,做足预案,有备无患,才能经受住各种考验。
我们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层次更多样,要求更高。特别是对于卫生健康、食品安全、抗灾救灾等软实力、硬举措,会有更高的期待。人们不仅平常要有幸福感、获得感,更希望在灾难来临时有安全感,希望把大自然带来的灾害降到最低程度。
人类与自然界的斗争从来就不会停息。地震、台风、洪水、烈性传染病,各种灾害与灾难一次次冲击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一次次考验我们的应对能力。中国人民哪一次都没有屈服过,从来都是在与大自然的顽强斗争中摸索规律、汲取教训、取得胜利。
抗“非典”,战“新冠”,希望小汤山医院的再次启用,能进一步增强我们的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