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在中国史上有何特殊寓意?王羲之与越王勾践也因之颇有渊源
“我从山中来,带来兰花草,种在校园中,希望花开早。”
耳熟能详的歌声,让兰花一下子映入眼帘。作为大寒花信风中的二候(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兰花的清新素洁和馥郁芳香,令寒冬生出暖意。而兰花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情怀,又让日子充满底蕴和希望。
大寒,这个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便伴着兰花,携带着冬天的味道,孕育着春天的气息。日子,在每一个承上启下里,循环复始,继往开来。
作者 管弦
(明)文徵明《兰亭修褉图卷》
卧薪尝胆 渚山种下越王兰
中国人很早就栽培兰花了。
南宋文学家罗泌著的《路史》记载:“尧帝之世有金道华种兰”,说的是4000年前尧帝时期,有一个叫金道华的人种植兰花。而他的种兰之地,相传是金华(现浙江省金华市)旁边的兰溪。西晋文学家、政治家张华编纂的《博物志》也有舜帝南巡时在兰台亲手栽兰的记载。兰台的故址相传是现在的湖北省钟祥市东部,最早为战国时期楚国的台名,先祖为抵御洪水在河畔修筑了3座防水高台,舜帝南巡驻扎在此地,在中台种下兰蕙,因而被人称为兰台。
兰花全草均可入药,其性平,味辛、甘、无毒,有养阴润肺、利水渗湿、清热解毒等功效。然而,药效并非她留下盛名的原因,她特别令人赞赏和喜爱的,是在大寒时节静默绽放的高洁、坚定的品格。
“兰为王者香。”孔子(前551-前479)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歌颂兰花的人,他给兰花戴上了“王者香”的桂冠,还为兰花创作了一首琴曲《猗兰操》(又名《幽兰操》)。这个“操”就是节操、操守的意思。东汉文学家、音乐家蔡邕在《琴操·猗兰操》中记载:“《猗兰操》者,孔子所作也。孔子历聘诸侯,诸侯莫能任。自卫反鲁,过隐谷之中,见芗兰独茂,喟然叹曰:‘夫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也。’乃止车援琴鼓之云:‘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之子于归,远送于野。何彼苍天,不得其所。逍遥九州,无所定处。世人暗蔽,不知贤者。年纪逝迈,一身将老。’自伤不逢时,托辞于芗兰云。”此中“习习谷风,以阴以雨……”就是孔子作的《猗兰操》的内容。
春秋末期,越王勾践(约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65年) 除了留下“卧薪尝胆”的故事以外,也留下了“种兰渚山”的传说。这事记载在号称“地方志鼻祖”的《越绝书》中。这是一本专门记载古代吴越地方史的杂史,有“一方之志,始于《越绝》”之誉,它的成书时间在春秋战国和东汉之间,关于作者说法不一,有说是子贡、子胥,也有说是东汉会稽山人袁康、吴平。原书16卷25篇,现存15卷19篇,“勾践种兰渚山”的记载在已佚失的6篇之中,但绍兴文史资料中多次引用。《宝庆续会稽志》(1225 年)关于“兰”的记载中提到:“兰,《越绝书》曰:勾践种兰渚山。”
公元前 492 年,越王勾践从吴国被释放回国,立志灭吴,报仇雪耻。《史记》记载:“越王勾践返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一方面,他励精图治,鼓励农耕,厚养国力。另一方面,他又时时投吴王所好,对吴王表达“忠心”。吴王广求奇花异草、珍稀禽兽,还不惜人力财力打造宫苑,“台榭陂池必成,六畜好玩必从”。勾践便建立犬山以畜犬,猎南山白鹿,以献吴;又建立美女宫,调教美女西施、郑旦,在渚山建立兰花基地,以呈吴王。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灭吴称霸,逐鹿中原。
勾践的种兰之地——渚山,因为勾践种兰,而被后人命名为兰渚山,兰渚山是距绍兴城以南二十五里的小山,东临古鉴湖,西背会稽山。兰渚山下的集市命名为花街,汉时所建的驿亭称为兰亭。
兰亭,因兰而美。
曲水流觞 千年兰亭一序名
在勾践种兰800年以后,因为一场聚会,兰渚山下的兰亭再一次声名鹊起,并在岁月的悠悠长河中熠熠生辉。
《旧经》曰:“勾践种兰之地,王、谢诸人修禊兰渚亭。”《旧经》全名为《越州图经》,成书于北宋祥符年间(公元1008—1016年)。文中的王、谢,分别指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和政治家谢安。“修禊(xiū xì)”,古称“祓禊(fú xì)”,是源于周代的一种古老习俗,即农历三月上旬“巳日”这一天(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三日),到水边嬉游、沐浴、洗濯,以除病去邪、消灾免恙。后来将文人饮酒赋诗的集会,也称为修禊。按照《旧经》的说法,勾践种兰之地,和王羲之等人修禊的兰亭,是同一个地方。
公元353年(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日,时任右将军会稽内史的王羲之邀时任司徒的谢安、左司马孙绰等亲朋好友共42人在兰亭修禊,以“曲水流觞”的游戏,饮酒赋诗。他们围坐在回环弯曲的水渠边,将特制的酒杯(一般为漆器)置于上游,任其顺着曲折的水流缓缓漂移,酒杯停到谁的跟前,谁就得赋诗一首,否则罚酒一杯。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尽兴为止。那一场聚会中,王羲之、谢安、孙绰等11人作诗两首,散骑常待郗昙、前参军王丰之等15人作诗一首,另有王献之等16人因未成诗而罚酒三杯。所有人都记录在册,有姓有名,且大多有官职,37首诗收录成一个集子,名《兰亭集》。活动结束时,大家公推此次活动的召集人王羲之写一篇序文,王羲之于“微醉之中,振笔直遂”,用蚕茧纸、鼠须笔疾书出324字、28行的《兰亭集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疏朗简净、玲珑剔透的语言,读来琅琅上口、韵味深长;书写更是遒媚飘逸,字字精妙,点画灵巧,凡有重复之字,皆变化不一。这有如神助的篇章,被历代书法界奉为极品,号称“天下第一行书”。
相传王羲之酒醒之后,也陶醉于自己这幅作品中,因为有几处涂改,他觉得美中不足,便想重新写一下。谁知前后写了多遍,都感到不如原稿。只可惜这样一件书法珍品,最后做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殉葬品,现在流传下来的都是摹本。
《帝王名臣像册》之王羲之
王羲之与越王勾践的渊源,除了兰渚山和兰亭之外,还有被送给吴王的美女西施。西施出生于越国诸暨苎萝村施家,苎萝有东西二村,西施居西村,故名西施。其父卖柴、母浣纱,西施亦常浣纱于溪,故溪又被称为浣纱溪。在当年西施浣纱之处,有一大方石,上镌“浣纱”二字,就是王羲之的手笔。
古石犹在,兰花仍香。
借兰言志抱芳守节惟斯人
“犹记兰亭三月三,流觞曲水畅清酣。分明一段永和意,好向羲之笔外参。”
兰亭一序,连同曲水流觞的故事,影响了一代一代的中国文人,其中就包括此诗的作者郑思肖。而郑思肖对兰的感情,比前人更盛,且更为独特。
郑思肖原名郑之因,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出生于南宋理宗淳祐元年(1241年)。他的父亲郑起是南宋平江(今江苏苏州)书院山长。郑之因年少时秉承父学,明忠孝廉义。20岁左右,为太学优等生,应博学鸿词试,授和靖书院山长。
当元军大举南下时,郑思肖到临安(今杭州)叩宫门上疏,怒斥权臣尸位素餐,恃权误国,要求革除弊政,重振国威,抵抗元军,却被权贵扣压,未予上报。
南宋灭亡后,郑思肖学伯夷、叔齐不食周粟,不臣服蒙元的统治。他改名郑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繁体“趙”)的构成部分,字忆翁、号所南,也都包含有怀念赵宋的意思。郑思肖还把居室题额为“本穴世家”,将“本”下的“十”字移入“穴”字中间,便成“大宋世家”,以示对宋的忠诚。郑思肖自称“孤臣”,心系南方,面朝南坐,不北面事异族,平素不与北人来往,听闻有人讲北语,就掩耳走开。郑思肖原与宋宗室、画家赵孟頫交往较多,后赵孟頫降元并任官,郑思肖即与之绝交。赵孟頫曾前往拜访,郑思肖都拒绝见面。
郑思肖擅画兰花,宋亡后,他所画兰花均无土和根,表土地已沦丧于异族、无从扎根之意,他说:“土为番人夺,汝有不知耶?”他笔下兰花疏花简叶,不求甚工,画成即毁,绝不随便送人。当时一些权贵向他索兰花画,一律不给。而普通老百姓向他求画,他如果感到合意,反而会给。邑宰(县长)求之不得,知其有田,便以增加赋税来威胁他。郑思肖怒道:“头可断,兰不可画!”
(宋元)郑思肖《墨兰图》
郑思肖存世至今的兰画极少,现存的两幅《墨兰图》,一幅是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的《墨兰图》,宽25.7厘米,长42.4厘米,以寥寥数笔,勾勒出一丛优雅清傲之兰,叶与叶之间不交叉,花下无土,根似有若无。画上右边郑思肖自提诗云:“向来俯首问羲皇,汝是何人到此乡;未有画前开鼻孔,满天浮动古馨香。”画上左下郑思肖闲章一方画龙点睛:“求则不得,不求或与,老眼空阔,清风万古”。诗画相和,情思溢于毫锋,磊落胸襟显现纸上。画上还盖有乾隆、嘉庆、宣统三位皇帝的“御览之宝”印章,显示此画原为清宫的藏品,从乾隆和宣统传承有序,清亡后才被日本人获得。另一幅现藏于美国耶鲁大学艺术陈列馆的《墨兰图》为长卷,所绘之兰为一株一花,墨色淡雅,叶片瘦韧细长,傲然吐露蕊香。画面自题:“一国之香,一国之殇,怀彼怀王,于楚有光。”
郑思肖一生只忠于大宋,惟恐自己“不忠不孝”,直到元仁宗延佑五年(1318年)去世前,他还叮嘱友人为他撰写牌位“大宋不忠不孝郑思肖”以自责。元末明初的画家、诗人倪瓒(1301-1374)写下《题郑所南诗》:“秋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
在倪瓒看来,郑思肖那无根的墨兰分明就是以泪当墨、长歌当哭写就的一段孤高悲情。如此执着恒定,如此抱芳守节,古今无双。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