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交通指导意见出台:大力发展慢行和公共交通
雄安新区绿色交通出行比例未来将达到90%、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80%(即“90/80”目标)。雄安新区管委会日前印发《关于推进交通工作的指导意见》,为新区高标准、高质量打造新区绿色交通体系提供遵循,重点指导未来五年交通工作。意见明确了率先实现“90/80”目标的路径和具体任务,提出大力发展慢行和公共交通,到2025年,基本建立优质多元的公共交通系统和安心舒适的慢行环境。
无人机拍摄的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施工现场 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大力发展慢行和公共交通,打造交通强国建设先行区
意见指出,要大力发展慢行和公共交通,合理管控小汽车出行需求,推动各类交通方式一体化组织和资源共享,开展新型物流配送模式和智能交通技术示范应用,做好建设期交通组织保障,发挥新建区域先行示范作用,推动老城区交通整治提升,倡导全民绿色出行,构建便捷、安全、绿色、智能为导向,公交、非机动车和步行为主体的交通新模式,推动交通高质量发展,助力新区打造交通强国建设先行区。
2022年在首批新建区域实施高品质公交、慢行系统
意见提出了未来5年雄安新区交通发展目标。到2020年,新区要出台一批政策和管理规定,进一步推动市民服务中心示范先行,启动老城区交通规范整治行动;到2022年,率先在容东、昝岗片区等首批新建区域实施高品质公交、慢行系统和有效的小汽车需求管理组合政策,老城区交通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广大居民对绿色出行的认同感显著增强;到2025年,优质多元的公共交通系统和安心舒适的慢行环境基本建立,新型物流系统和智能网联、车路协同等先进智能交通技术运用广泛,广大居民绿色出行幸福感显著提升,新区步入绿色交通引导城市生长的良性循环。
意见细化了实现目标的路径:
建立优质多元、一体化服务的公共交通系统。要以乘客出行便捷为导向,打破不同交通方式、不同运营主体之间的壁垒,建立多元化服务、一体化组织、市场化运营、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公共交通系统,不断推动公交服务创新提升。具体来说,要提供多样化、可选择的公交服务,建立“政府+平台+市场”的公交管理模式,建立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探索可持续经营的财务模式
打造安心舒适、活力多彩的慢行环境。以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为目标,拓展慢行交通时空可达性和全天候适用性,创建优质慢行环境。为此,要打造高品质慢行样板工程。率先在容东、昝岗片区等新建区域打造慢行系统样板工程,依托区域绿道、市政道路及公园绿地,构建连续成网的非机动车网络,满足“休闲+通勤”复合需求;健全慢行系统规划设计机制;规范管理各类非机动车。建立非机动车登记、行驶、停放、淘汰全过程管理制度,发展合规非机动车载具;探索慢行系统长效管理机制。建立统一归口的慢行系统管理协调平台,统筹完整街道空间管理及各类设施的日常维护、改造提升。
探索以静制动、用者自付的小汽车需求管理政策。以小汽车停放和碳排放管理为重点,建立经济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覆盖车辆购置、使用、停放、报废全过程的需求管理政策体系,引导小汽车理性拥有和使用。为此,将探索停车管理模式。控制商业办公、大型公建等出行车位规模,探索停车配建指标上限控制;实行低碳交通管理。研究制定低乘载小汽车和燃油小汽车收费和限行政策,引导居民绿色出行、合乘出行和使用清洁能源车辆;严管道路违法停车。完善道路管理相关制度,加大对道路违法停车行为的处罚力度;完善公务用车管理。推动公务用车社会化、市场化改革,采用租赁为主服务模式,控制总量并鼓励合乘共享。
要构建高效衔接、功能复合的城市交通枢纽体系。构建城市型、组团型、社区型、邻里型四级枢纽体系;完善交通枢纽管理机制。选择高铁站等车站进行试点,探索城市内外各类交通方式一体调度、安检互认、联合执法、一票通行;鼓励枢纽综合开发。
要探索智能高效、集约共享的城市物流配送体系。要完善城市物流配送网络,鼓励发展物流共同配送,规范物流行业管理。
要示范全局响应、全程服务的智能交通系统。统筹泛在先进的智能交通设施建设。制定智慧道路设施建设标准,率先实现工程车、公交车、公务车的联网联控,支持响应式公交示范应用;强化数据赋能的交通治理能力。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技术应用,探索建设迭代式“交通大脑”,推动实施“感知—推演—治理—服务”闭环管理;提高交通出行信息服务水平。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公共交通、物流配送、生活休闲深度融合,促进交通服务新业态发展。
要打造绿色智慧交通先行示范区。推进市民服务中心绿色交通服务升级,提供全员友好的高品质出行体验,率先实现“90/80”目标,打造可复制推广的交通模式样板。具体包括提升城市交换中心体验。示范新型公交服务模式,完善高品质慢行环境,示范智能车辆网联应用,完善交通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