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对香港的双标严重遮蔽真相,西班牙人先反应过来了
想摧毁这座城市的火焰照亮了巴塞罗那的夜空,这让我想起了1992年在这里燃烧的奥林匹克圣火。这座曾让世界惊艳的文化之城,现在伴随着喊叫声、暴乱和让投资者却步的动荡氛围,破坏了它的国际声誉。
加泰的分离主义土壤
加泰的独立氛围始于中世纪,到1931年至1934年,加泰地区和西班牙政府之间的裂痕急剧加深,马西亚和孔帕尼斯两位主席先后两次宣布加泰罗尼亚共和国脱离西班牙。这是加泰罗尼亚和西班牙关系最紧张的时期。
幸运的是,目前的局势远未到那种状况。但是许多加泰人,无论是联合主义者还是分离主义者,都担心在脆弱的欧洲,暴力行为是血腥事件的序言。这是我们这代人第一次在房屋门前看到路障。因此,当加泰自治区主席奎姆·托拉(一位分离主义者)下令“加强行动”时,我们不寒而栗。因为,如此一来社会将分成行动者和受害者两方。而加泰当局下令不服从国家,更给局势增添了合法的危险因素。因为在激进分子眼中,他们是听从政府的命令做一件正确的事——捍卫加泰体制。这使仇恨合法化,给那些损害城市声望的混乱披上高尚的外衣。
图自法新社
分离主义势力不断扩大,在加泰罗尼亚来说并非偶然。这次骚乱的发生有着几个深层原因:
首先,目前暴力活动的主角是街头闹事专业分子,他们的目的是制造骚乱,而且与政治家峰会时制造暴乱的是同一批人。现在,分离主义分子正在讨好这些人。更令人惊讶的是,不少受到良好教育的加泰年轻人受到煽动也参加了夜间骚乱。他们白天是模范青年,夜幕降临就变成骚乱分子。不知他们是否会在暴力的路上越走越远。
其次,在分离主义政府的控制下,加泰公众媒体上没有西语节目、不发布西语作品,加泰儿童的词汇游戏中不说“西班牙”,而用别的词代替。他们试图尽量弱化西语的使用,最后让加泰人不再以“作为西班牙人而自豪”。如果你来巴塞罗那旅游,会看到市中心的图书纪念碑上只有40位使用加泰名字的作家,而那些使用西语名的优秀加泰作家则被排除在外。音乐界这种现象尤其突出,上世纪80年代初巴塞罗那曾是西语流行音乐的集中地,有很多优秀的西语乐队。但后来,由于巴塞罗那市政府只扶持加泰语乐队,导致现在巴塞罗那已没有西语乐队了。
第三, 联合主义者强调加泰地区存在两种文化,但分裂势力认为自己才是这片土地的主人。说实话,我在巴塞罗那从没觉得被分离主义者排斥或威胁过,我们曾多次平静地公开讨论过这个话题。以我的经验,是分离主义政客在推波助澜。不过,在街道纵火只需要一点时间,而灭火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双重标准遮蔽真相
西方一些媒体和政客因为意识形态的原因,会在某些问题上执行双重标准。他们把自己视为文明的旗帜,“为传播自由和民主而存在”。但是,有辨识力的人都知道,事实并非如此。尤其在新闻处理中,双重标准是非常明显的。例如,对于香港的暴力示威,欧洲新闻台的标题聚焦在“香港警察镇压”;而对伦敦的示威,标题则是“伦敦警察禁止‘反抗灭绝’在英国首都的抗议活动”。
事实上,当我看到在巴塞罗那的中国居民分享的视频上暴力抗议者袭警的画面时,我对西方批评香港警察的行为感到震惊。必须承认,在更加详细地了解香港在中国的特殊地位后,我明白西方媒体故意隐瞒了一些有助了解事件全貌的重要信息。我感到被操控了。
而对于伦敦目前的示威活动,西方媒体报道很少,我们大多一无所知,就像是一个黑洞吞没了一切混乱。
这是偶然的吗?我不认为。
图自法新社
在巴塞罗那,机场也遭到了冲击甚至一度被瘫痪,我们的警察也驱逐了暴力分子。分离主义媒体则公开指责执法部门滥用职权。可笑的是,这些媒体似乎和公众的视角不同,根本看不到暴力分子强占机场,使城市基础设施陷于瘫痪的恶行。
分裂势力不断涌现是不争的事实,加泰今天的现状还要归因于近30年分离主义执政党和相关媒体有目的地传播片面历史叙述,以及由自治区政府控制的媒体宣传所带来的影响。他们编织了一个受害者的故事,说内战和独裁时期西班牙政府刻意打击加泰罗尼亚。实际上,任何西班牙人都知道那是整个民族受难的时期。
不应让暴力横行街头
随着社交网络的出现,分离主义的声音在全球快速增长。互联网是一个强大的传播媒介,每天全球的信息通过它飞速地传播,信息技术也正以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高速发展,覆盖了每一个角落。如果各国都希望捍卫自己的完整,那么我们应该在反对分离主义和反对暴力骚乱方面采取统一的标准。因为,采取双重标准的最终后果,很可能就是引火烧身。
如果没有分裂势力介入的话,现在的危机将逐渐减轻。但由于分离主义政党的选举制度将利益最大化放在首位,兼之中央政府与自治区政府的对话困难重重,这个“毒瘤”会一直存在。德国前首相俾斯麦曾说:“我坚信西班牙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但几个世纪以来它一直在自毁,所以至今尚未成功。”这段话可能是杜撰的,但非常准确地描述了西班牙的情况。
在21世纪的今天,全世界应该统一相关抗议活动的标准。无论在巴塞罗那、巴黎还是其他地方,暴力都不应该横行街头。我们应赞赏安全力量的努力(当然他们也必须遵守法律),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去制止街头暴力,为捍卫和平及所有人的权利表现出勇气和克制。那些破坏城市设施、纵火、袭击警察的人应该得到审判。
(作者乔尔豪·阿古德罗系西班牙作家,本文由刘梅翻译)
延伸阅读:
又双标?英网友质问BBC:只报道香港示威,不报加泰罗尼亚?
当香港警务人员被汽油弹烧伤双腿、遭袭血流满面甚至被割颈时,西方媒体却一致将镜头对准受伤的警察,称他们遭受的一切都是因为“镇压”“和平示威者”而导致的。
然而,当这一切发生在加泰罗尼亚的时候,西方媒体仿佛一夜失声了。连网友都在喊话,你们怎么不报道了呢?
为什么BBC不能像报道香港一样报道加泰罗尼亚的示威活动?晚10点新闻里一句都没提……BBC报道独立故事时会别有用心吗?不想让凯尔特原住民了解家乡发生的事么..
苏格兰的议员Gavin Newlands也质问了BBC同样的问题:
都已经7点零7了,BBC上还是没有加泰罗尼亚昨晚形势的任何报道。倒是新出了一篇香港政客在议会上大喊的消息…
还有人意味深长地表示:
BBC更关心的是每天给我们提供关于香港的最新消息,因为这符合西方政客们的反华策略…
还有网友回复说,BBC报道了,但与支持香港暴徒的立场相反,他们居然批判加泰罗尼亚的独立分子。
BBC网站上有一篇颇有偏袒色彩的文章,实际上表明暴力是抗议者反对警察的单方面行为,并暗示对加泰罗尼亚独立的支持率正在下降。
咦,说好的追求民主自由呢?同样是示威者和警察发生冲突,在香港就一边倒抨击香港警察,在加泰罗尼亚就谴责示威者?
在香港暴乱的持续过程中,在推特上有人归纳出了所谓的“香港经验”,建议抗议者避免与警察正面相遇,“像水一样(Be Water)”的灵活分散地行动。这一概念很快被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独立运动学习采纳了。在推特上,许多加泰罗尼亚独立支持者,都开始相继使用这一口号。
法国24电视台10月15日就报道称,当天有约1万名独立运动支持者包围了巴塞罗那机场,并喊出口号“将加泰罗尼亚变成新的香港”。
然而,不少西方媒体对香港和加泰罗尼亚的骚乱,表现出了大相径庭的态度:在BBC的报道中,其标题用了“呼吁制止暴力”,把加泰罗尼亚抗议者的行动定义为“暴乱”、“暴力”。而在其9月1日的报道中,BBC对香港围堵机场的极端行为,却称其为“支持民主”。
BBC的倾向性报道只是众多西方媒体和政客的一个缩影。面对借鉴了香港示威者占领机场、堵塞道路等“经验”的加泰罗尼亚示威,他们突然集体噤声,不知如何表态了,也不再有人站出来夸赞“这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了。
华春莹批西方双标害人害己
2019年10月21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主持例行记者会,以下为部分实录。
记者问:我们注意到,发生在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和英国伦敦的示威活动与香港越来越像,特别是其中纵火、拥堵机场、砸毁商铺等暴力违法活动。当地暴力示威者毫不避讳地声称复制所谓“香港经验”,要做“第二个香港”,但是,西方政治人物和媒体对此保持低调甚至沉默,认为这些事情发生在香港是“民主自由”,而发生在西方社会却是“暴力骚乱”。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华春莹答:我们注意到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和英国伦敦等地发生的事态。这是有关国家的内部事务,希望在有关国家法律和制度的框架下妥善解决相关问题。
同时,确实如很多媒体注意到的,对发生在不同地方的违法暴力活动,西方政治人物和媒体显然是采取了不同的态度。这再次说明:
一、所谓民主、人权只不过是西方干涉香港事务的一个道貌岸然的借口。
二、对待暴力违法活动, 只能是一个标准,一种态度。 双重标准、姑息纵容,到头来只会害人害己。
近期的事态和西方政客的表演,让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某些西方政客嘴里的美丽风景线好比沙漠里的海市蜃楼,或者大海里塞壬的歌声,如不能明辨是非,保持定力,最终只会迷失自我,付出沉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