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公开征求意见,拟鼓励20种文明行为,治理24种不文明行为
《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日前在市人大常委会网站公开征求意见,草案提出鼓励支持见义勇为、文明养犬等20种行为,重点治理闯红灯、安装地锁、楼道堆杂物等24种不文明行为,违反者将被处以罚款数十元至上千元。
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 李晓果 摄
北京是座文明古城。谦和待人、尊老爱幼、助人为乐、不做亏损德行的事,诸多老理儿,已然融入北京城特有的气质当中。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明也不断注入新的内容,爱护环境、绿色出行、争当志愿者,成为新北京新风尚。
与此同时,随着城市体量变大,人口急剧增加,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方式发生改变,随地吐痰、公共场所吸烟等痼疾尚难彻底消除,乘车霸座、快递乱闯、共享单车乱停、发送骚扰短信等新的不文明现象又接踵而至,既影响首都文明形象,也严重干扰市民正常生活。“草案征求意见稿”罗列的24种不文明行为,是由首都文明办通过问卷的形式,线上线下充分征求市民意见总结出来的,可以说是全体北京人对不文明行为取得的共识。
今年以来,本报多次报道过“世园会小金鸟被掰走”、“公园挖竹笋挖野菜”、“老人郊区抢栗子”、“地铁霸座啃凤爪”等不文明行为,虽是个例,但影响恶劣。最令人不安的是,很多不文明现象反复出现,表明光靠舆论曝光、他人提醒、指望个人觉醒,还无法彻底扭转不文明乱象。《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可谓正当其时。
按照条例草案,无论是针对高空抛物、楼道里堆放杂物、随地吐痰等“老毛病”,还是面对遛狗不拴绳、私自安装地锁等“新事物”,都有对应的、严格的惩治规则。比如,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便溺,乱扔废弃物的,可能少则罚款50元,情节严重的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楼道乱堆杂物最高可罚500元。而且,根据执法需要,可以依法要求行为人提供姓名、地址、联系方式等身份证明信息,力度不可谓不大。
今年以来,天津、河北、贵州等地,已经陆续出台省级文明条例,以法治的方式促进文明,引导公民提高文明素养。北京即将出台的新规,与外省市的准则完全一致,但又有鲜明的北京特色,堪称首都文明手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不文明行为或与积分落户挂钩。不文明行为,不仅要面临处罚,还可能影响到积分落户加分、住房和医疗保障等优惠政策。与之对应的,是文明行为激励回馈制度,见义勇为、文明养犬等20种文明行为将得到奖励,用人单位在招聘、晋升和待遇方面,将参考文明行为记录。
奖励和惩戒双管齐下,可以让人们清楚地知道自己行为的后果,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引导人们向善向好,让文明行为体现价值,是对守规则、重德行者一种温情而实在的褒奖;让不文明者“丢面子”,但愿从此长记性,知道“趋利避害”,从而自觉遵守文明规则。
文明与不文明,一直都在角力;善行与恶行,每天都会发生。奖惩分明的规则出台,表明了一个城市维护文明的鲜明态度,是文明习惯培养的必要手段,也是对每一位市民幸福生活的实实在在的保护。
(原标题:给文明加分,给不文明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