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求助110抬人下楼,这绝非长久之计,政府理应主动担当
2019-09-09 14:17
北京晚报
TF011
“110吗?我是120……”近日,广西贺州市一名家住4楼的老人受伤,120医护人员赶到现场欲将老人送往医院,因力气较小,无法将老人抬下楼,遂报警求助。这则新闻,再度将120抬人下楼难题展现在公众面前。
一般情况下,120急救车辆只配有司机、医生、护士各一人。对于居住在没有电梯的老旧楼房,身体较重、动弹不得的患者来说,急救人员往往不是不愿抬,而是真的抬不动。于是,在很多时候,求助110成了120的习惯动作。
求助110绝非长久、妥善的解决办法。因为110要承担的工作很多,如果老是为急救人员“打下手”,那还不如120自己配备“打下手”的担架员。很多地方的120不主动配备担架员,原因很简单,因为条件不具备——120急救车容纳不下太多人随车前往。改进车型,要钱;多开一辆车搭载担架员前往,也要钱;增加的担架员本身,还是要钱。
120有现实困难,患者有实际需求,这个时候政府理应主动担当,为民解忧。有些地方政府以法规的形式,力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比如2017年3月1日起施行的《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明确了政府应当“持续保障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事业发展投入”;规定了“每辆院前救护车应当配齐包括驾驶员、医师、护士、担架员等急救人员,具备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搬抬服务的能力”。
政府承担相关投入,是破解120急救人员抬人下楼难题的最现实、最有效举措。当然,推进这一治本之举需要一些时间。在此之前,急救机构需要先尽量做到治标。接到求助时,应当询问患者体重、居住楼层、是否能自行下楼等,以便尽可能增添救助力量或者及早通知患者家属找人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