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鞋不穿去炒坐涨一万?专家喊话“炒鞋党”:小心被“割韭菜”
“70后希望80后接盘股市,结果80后跑去炒房了。80后希望90后接盘房子,结果90后跑去炒币了。90后希望00后接盘比特币,结果00后跑去‘炒鞋’了。”这条刷屏的网络段子把“炒鞋”这个概念带入了公众视野。一双球鞋,价格动辄上涨数倍。疯狂“炒鞋”背后,既有商家“饥饿营销”的传统套路,也有“黄牛”、交易平台的推波助澜。资本风口之下,鞋价被炒到漫天飞,球鞋炒作能逃过“大热必死”的宿命吗?
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 王迎 摄
疯狂
11天鞋价暴涨7倍
打开“炒鞋”APP,用户评论里都在预测涨跌,几乎没人关心球鞋本身。球鞋的风头,近期以来已盖过所有投资标的。以至于有人调侃,“击败我的不是天真,是无‘鞋’。”
8月19日,阿迪达斯 Yeezy 500“Bone White”开启预约,零售价为1899元。仅一周过去,这款鞋子在“毒”APP上的最新成交价为4099元,上涨一倍有余,最低也是2039元起。另一款Air Jordan 1 Retro High Satin“Black Toe”女款红丝绸鞋的涨幅更猛。这款球鞋8月17日发售价为1299元,8月27日“nice”APP上最新成交价为9273元,前后11天暴涨7倍。
球鞋价格被热炒已有段时间。小蔡是一位球鞋收藏爱好者,去年底他就注意到资金在鞋圈涌动。当时他在“毒”APP上入手一双42.5尺码的乔丹6代球鞋,花了1800元。没想到两周后,这双鞋在平台上的价格已涨到2900元。还有一款Nike鞋王,发行价是2499元,谁知平台价格马上跳涨到12499元。如果谁通过官方抽签摇号买到这款球鞋,马上就能轻轻松松赚1万元,就像中彩票一样。
暴涨的价格只是一方面,实际上这些“炒鞋”APP目前已具备行情和实时报价功能,更是助长了炒作。有人自嘲道,“炒鞋”得先看懂K线图,以后不学点金融知识都不好意思进鞋圈。还有人利用宏观分析和技术分析理论,研究球鞋的价格走势,甚至还有平台根据过去24小时的交易额编制出“AJ指数”、“耐克指数”和“阿迪达斯指数”等三大“炒鞋”指数。买鞋下单时还有分期支付功能,3期、6期、12期的还款期数更是让人联想到:这不是在“加杠杆”“炒鞋”吗?
炒作 背后资本暗流涌动
球鞋收藏、交易,其实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但过去仅限于爱好者的小圈子里。赚钱效应让“炒鞋”话题急剧升温,甚至引来一些“圈外人士”进场炒鞋。有人把炒鞋与曾被爆炒的文玩核桃、邮票、兰花等相提并论,也有人拿炒房、炒股、炒币与之进行对比。业内人士认为,球鞋收藏交易突然之间闯入大众视野,背后的原因是资本疯狂炒作。
“就如同当年比特币兴起炒作一样。”财经评论员郭施亮表示,资本追求逐利性,暴利效应引发关注度骤然增加,当然也有炒作者与相关利益者在舆论上推波助澜的作用。
可以见到的是,每次各大品牌厂家发售限量款球鞋,不管是实体店还是线上,都有无数人在排队等待,这当中有不少是“黄牛”。多年的经验告诉小蔡,不管是通过厂家官网、天猫店、抽签软件、实体店,在球鞋一级市场上,真正好的球鞋基本上是摇不到的,“想摇号买鞋,可能比摇号买车都难!”一位业内人士介绍,“炒鞋”需要资金,少了也要几十上百万元,有量才能炒,否则一双鞋卖出之后,后续没有操作空间,算不上“炒鞋”。比如,一款鞋囤了50双,就可以先拿出来20双变现,再拿钱继续收购,然后在某个高位全部清仓,接下来再炒下一款鞋——“‘炒鞋’大致就是这么一个路子。”
幕后 推波助澜的交易平台
球鞋受到热炒,最开心的可能是球鞋品牌厂家。由于爆炒的球鞋均为限量版,也就是说,厂家事实上对“炒鞋”拥有最终话语权,其次就是平台运营商。
在国内两个较为知名的“炒鞋”APP中,“nice”主打球鞋潮牌交易,以卖鞋为主。“毒”APP则主打潮流单品交易,不限于鞋子。作为“炒鞋”的重要一方,平台所扮演的角色也引人关注。
用户在平台上的每一笔交易,平台都能赚到不菲的服务费,就像炒股手续费那样,而且要更高。小蔡说,目前几个国内交易平台的服务费达到5%到10%。假如一双球鞋以2万元的价格卖出去,那么卖家需要支付给平台的费用最高有可能达到2000元。
跟炒股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如果股价上涨卖掉就能落袋为安,可球鞋却不一定如此。小蔡说,原因就在于球鞋要卖出去,还要过平台鉴定这一关。平台要求鞋子是全新、零瑕疵、正品。鉴定通不过,球鞋就会被退回卖家。如果被鉴定是假货,卖家还会被扣保证金。
警惕 “炒鞋”市场泡沫巨大
从上高中时,小蔡就开始买球鞋,至今已有十多年。从去年至今,他光买鞋就已花了十几万元,家中有近100双球鞋。如今这涨势,让他直呼“买不起”“不敢买”,只能多看少下手。
小蔡告诉记者,今年4月以来,鞋市实际上走了一段下坡路,但最近一段时间有回暖的势头。这主要是平台大量给用户发优惠券刺激,才把球鞋的交易数量和价格又抬上来了。一些平台还发行“预售券”和“现货券”等凭证,球鞋交易从传统卖家直接发货转变为平台寄售,让球鞋交易“期货化”。有分析指出,尽管平台声称每一张券都对应一件实物商品,但目前并没有相应的监管机构进行监管,没人会知道卖家到底在平台寄存了多少现货。
“炒鞋”还能炒多久?一些专业人士对此并不乐观。“‘炒鞋’纯粹是一种投机商品,没有未来。”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当下“炒鞋”市场泡沫巨大,风险系数很高,在时尚风向和市场审美不断变化的当下,可能很快就会破裂。被球鞋“套牢”者,或将欲哭无泪。国内球鞋界有着“鞋王”之称的夏嘉欢日前也公开表态,他说“炒鞋”稳赚不赔的人都是外行。在2015年之前,10个人里9个人赚钱,2017年之前也是一半。就在这两年,“炒鞋”变成一个很有风险的行业,因为一双鞋你很难买到原价,你以市场价去买,就只能是看它跌还是涨,就跟买股票一样,真的有点赌博性质。现在炒鞋10个人有7个人赔钱,只有大商家可以赚钱,小商家就叫 “割韭菜”。郭施亮也表示,“炒鞋”仍需要一个规范过程,可如果监管介入,又难免会导致市场瞬间“熄火”,因此“炒鞋”仍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