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人文

为了拍竹林由绿变白的状态,雪夜前往困难重重,却道无常才是常态

2019-08-20 00:34 北京晚报 TF017

每一棵花木,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审美和精神。在北京世园会开园三个月之际,十集植物类纪录片《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历时近三年拍摄,目前已制作完成,即将于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等多个频道开播。纪录片分别围绕植物天堂、茶树、桑树、水稻、大豆、本草、竹子、水果、园林和花卉十个主题,讲述它们如何生存于世,又如何影响世界的故事。

于丹 (《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竹子组导演)


据统计,约有200人参与了这部纪录片的创作。三年中,他们的足迹踏遍了国内外的土地……镜头背后,他们的故事同样精彩。

2018年1月25日,终于在高铁上坐下的我,看着窗外的景色从晴空万里切换到大雪纷飞,开始思索整个过程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两天前,突然被告知莫干山要下雪,我在心里问自己:要不要去抢拍?

没有太多的犹豫,当然要!只有一年的拍摄周期,错过了今年,也许就与竹林雪景永远失之交臂。于是急忙安排出行计划和人员,联系当地部门,同时又怀疑雪到底会不会下。哪想到就一夜的工夫,便得到莫干山雪下得太大,已经封山的消息。想要去拍摄,必须要等到雪过天晴。如此一来,竹林被雪覆盖、由绿变白的状态便无法捕捉,想到这些,便觉心有不甘。

怅惘之际,突然想到曲线救国的办法,就一定要去莫干山吗?于是开始查安吉的天气状况,询问当地人拍摄的可行性。从动念到做决定,前后不过三小时,当时已经是夜里11点钟,而临时调整拍摄地意味着我们要赶第二天最早的高铁奔赴现场。

决定虽然做了,心中仍是顾虑重重。因为我的临时起意,所有人都必须做出反应配合我的决定。动用这么多人力、物力、财力,如果事后证明这样的决定并不明智,则所有的责任全在我。因这顾虑,失眠到三四点,再次睁眼已是清晨六点,距离高铁发车还有两小时十分钟——比噩梦更可怕的是无从醒来的现实。

从那时起的一天中,先后经历了反胃呕吐、错过高铁,好不容易抢到中转车票,却又因大雪导致临时停车。看着窗外的雪肆无忌惮地飘落,心中越来越没底。或许就不应该临时做决定?

举目四望,除了窗外宁静的雪,就是车内陌生的人。我瘫坐在座位上,不吃不喝,不动声色,心中一片荒芜。到达湖州时已是夜里十点多,雪天路滑,没有司机愿意陪我冒险前往安吉。出于安全考虑,制片建议我在湖州住一晚,第二天再去和摄影师会合。不放心第二天的拍摄,我坚持连夜赶去,她只好退了湖州的酒店,帮我找车。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我却迟疑了,花如此大的代价,就为了把我送进去,值得吗?我就非进去不可吗?我对自己的重要性产生了怀疑,此前不断调整的心态在那时崩塌。关键时刻,同事们给了我最大的鼓励和关心。最终,我安全抵达目的地……

从开始调研到文本创作再到开拍,每个阶段都困难重重,本以为随着拍摄的进行,一切都会越来越驾轻就熟,可没想到,意料之外的突发状况还是让人措手不及。我这才意识到,对于创作者来说,无常才是常态,尤其是拍摄自然题材的纪录片。

不禁回想起不久前在秦岭深处拍摄野生大熊猫的经历。虽然在开拍之前,也算是做足了准备。但真正进入到大山深处,才发现一切准备在自然面前都那么苍白无力。

白天,我们在雪地里扛着各种拍摄设备,步行五六公里寻找大熊猫的踪迹。晚上,六个人围着小火炉烤湿透了的鞋和袜子。信号时有时无,十点准时断电。水冰得扎手,和衣而睡,耳朵冻得生疼。偶尔兴起,冒着严寒站在院子中央看看星星——上一次看到这么多这么亮的星星,大概还是小时候在老家过年的时候吧。在夜幕的宁静之中,在彻骨的寒冷之中,看着满天繁星,找到那么一点李成才导演所说的“天地之间”的感觉。不禁感叹:人类多么渺小呵。

可不是么,我们几乎对这里的土地一无所知,在这里居住了千万年之久的动植物们,才是真正的主人。而我们的任务却是,在连绵的群山、深深的沟谷、密不透风的竹林中,寻找并拍摄三到五只对环境地形了如指掌的野生大熊猫。在有限的时间里,能不能拍摄到大熊猫,几乎全凭运气。有时候觉得离大熊猫如此之近,近到可以听见他咀嚼竹子的声音,但就是什么也看不见,茂密的竹林阻挡了视线。有时候甚至怀疑,也许根本就没有大熊猫,甚至那声音都是自己的臆想。但大熊猫只需要调动自己灵敏的嗅觉,就可以知道周围是否有人。当时脑海里只想到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你就坐在我面前吃竹子,我却见不到你。

或许是精诚所至,我们连续两天邂逅了同一只野生大熊猫。与其说是我们邂逅了他,不如说是他肯接见我们。为了亲近他,一行人抱着设备几乎是爬进竹林。茂密而强韧的竹林对于大熊猫而言,既是天然屏障,又能满足口腹之欲,而对于我们,这竹林简直就像个机关重重的陷阱。大熊猫在里面穿行自如,我们却举步维艰,难以下脚,不得不扭动着身体,变化着姿态在竹林里跳着舞前行。好在这只大熊猫对人类比较友善,我们挣扎着一步步向他靠近。尽管不时传来竹子被踩断,竹叶上积雪簌簌掉落的声响,也丝毫没有影响他的食欲。第一次和野生大熊猫亲密接触的我们拿出各种设备记录,三脚架带不进来,为了保持稳定,我们或坐或跪,早忘了地上是厚厚的积雪。等我们拍够了,大熊猫也迈着八字步,晃着屁股钻进了竹林深处……

如果说当时拍摄大熊猫最大的困难在于自然环境的恶劣,那么这次抢拍竹林雪景面临的困难,则主要来自天气条件的恶劣。本就是奔着大雪而来,哪料到这样的大雪在南方并不多见,一切交通出行,都因此受到阻碍。高铁大面积停运延误,高速封路,通往极致风景的山路也几乎都被封,我们像是被困在了孤岛上。除了利用现有条件尽可能拍摄,就是站在雪地里默默祈祷:祈祷雪下得再大点,让我们捕捉到更多竹林下雪的镜头;祈祷天快点放晴,让天地变得通透,能拍到更美的景色。

整个拍摄过程感觉都和老天爷拧着劲儿,有种天不遂人愿的怨念感。最后终于想通,既然如此,不如顺势而为,就好好记录大雪带给竹子的生存挑战岂不更好?之前一直纠结的文本结构调整也就此打定主意。

1月28日,距离这次确定的结束拍摄时间只剩下一天,尽管天气预报说29日会放晴,可万一呢?如果我们前脚刚走,天就放晴,那又怎么办?反复思量,还是决定按原定的拍摄时间进行,等到晴天有等到晴天的讲法,等不到有等不到的讲法。尽管这么想,还是隔几分钟就刷一次天气预报。

因为是最后一天,大家都想抓住最后的时间尽量多拍点镜头,所以早早出发。由于路面结冰,还没有到拍摄地,车就不敢往里进了,大家只好扛着设备徒步前行。抬头看看天,发现一轮宛如明月的太阳,仿佛看到了希望……结果是,最后一天收获颇丰,也算是天遂人愿了。只是苦了摄影师们,为了赶晚上的时间,饿着肚子在雪地里拍摄了一天。

几乎每次拍摄都会面临危机状况,但最后都能绝处逢生。我们无法控制自然,也许该有态度是心存敬畏,用镜头凝视自然,忠实地记录植物们的生存环境和生命的律动。在此基础上,是信念、团结和爱。面对任何困难,要有天无绝人之路的信念感;拍摄是集体作业,要有团结就是力量的友爱协作精神;最后,要对创作、对人性、对生活充满爱——如果你真的相信,这些话就绝不是矫情。

(原标题:竹林雪夜自甘心)

 

来源:北京晚报 图片由作者提供

流程编辑:TF017

分享到

古香会历史文化展将办 重温西山永定河人文内涵

明朝蒙古使者为啥都爱往北京跑?这就不得不提“厚往薄来”原则

《英雄赞歌》填词者非职业作词人,为何非他莫属?

一家17代人守护袁崇焕墓近400年,宋庆龄、周恩来都曾来祭扫

从《红楼梦》王熙凤这番满分操作,品婆媳关系中的智慧

钱浩梁:成也李玉和,毁也李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