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古代那些科考落榜的“大才”们,唐伯虎蒲松龄有点冤
每到一年一度的考试季,网络就会传出一个段子。这个段子是两份名单,第一份名单有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沆、刘福姚、刘春霖等人;第二份名单是曹雪芹、胡雪岩、李渔、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等人。然后问哪份名单上你认识的人多一些?
答案揭晓,前者全是清朝科举状元,后者全是当时落第秀才。因此,在落榜的读书人中,依然有不少获得了不凡的成就。
作者 王东志
孟浩然
未考取功名 隐居鹿门山
孟浩然(689—740年),生于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书香世家,唐玄宗开元年间孟浩然科举落榜,加之仕途困顿,后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尽管没有考上功名,也没有出仕,但是孟浩然留下了诸多著名的诗篇,被誉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与王维并称为“王孟”。一起来看看孟浩然坎坷的“功名”之路。
孟浩然年轻时隐于鹿门山,两耳不闻外事,一心苦读诗书,弱冠之年后辞亲远行,漫游各地,广交八方朋友,拜见公卿名流,以求有取士的机会。开元十二年(724年),因唐玄宗在洛阳,孟浩然便前往洛阳求仕,却一无所获。
孟浩然
唐开元十四年(726年)三月,孟浩然从襄阳出发去扬州,途经武昌,他与小他十二岁的李白约好在武昌相遇,两人在短短的相处中,结下深厚的友谊。分别时,李白在黄鹤楼作诗为孟浩然送行,写下了千古名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开元十五年(727年),快要四十岁的孟浩然,第一赶赴长安进行科举考试。第二年初春,孟浩然在长安作《长安平春》诗,抒发渴望及第的心情,然而,那一年,科举不中。就在这一年,孟浩然与王维结交,王维为孟浩然画像,两人成为忘年之交。
据《唐摭言》中记载,科举未中后的一年,孟浩然游长安,王维想推荐他做官,可是一直没有机会。一天,王维在宫禁中当值,私自邀请孟浩然到当值处晤谈。不料突然报说唐玄宗来,王维慌忙让孟浩然躲藏起来。可等到玄宗来了之后,王维又觉得不把孟浩然在这里的事奏明皇上很不妥当,说不定会引来欺君之罪,比私自带朋友入禁中要严重得多。于是就奏明了皇帝,玄宗倒并不计较,他也是久闻孟浩然的诗名,于是当场召见了孟浩然。孟浩然向皇帝读诗,可当读到“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一句时,玄宗就有点不高兴了,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孟浩然虽然说自己“不才”,但皇帝当时听得出来,这是以自嘲的形式发牢骚,所以玄宗不高兴是自然的。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孟浩然功名不第,当年返回襄阳鹿门山隐居。
唐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当时有一位很有名的伯乐韩朝宗,人称韩荆州,李白曾在《与韩荆州书》中写道:“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韩荆州曾向朝廷推荐崔宗之、严武与蒋沇等人。
韩朝宗约好了孟浩然一起去京师长安,孟浩然正跟朋友喝酒,家人催促他说:“别喝了,你跟韩先生约好的,你们不是要去长安面试吗?”
孟浩然说:“都已经喝成这个样子了,还管他呢”。
真性情的孟浩然错过了又一次入仕的机会。
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大诗人王昌龄拜访孟浩然,二人相见甚欢,由于孟浩然背上长了毒疮,医生叮嘱他不要吃海鲜,可是,襄阳人接待客人必上一道菜---查头鳊。由于饮酒过多,导致炎症病重,孟浩然最终病情加重去世。
近一百年后,与孟浩然有相同经历的诗人张祜不远千里到襄阳参观孟浩然故居,并写下了《题孟处士宅》:“高才何必贵,下位不妨贤。孟简虽持节,襄阳属浩然。”
李贺
因避讳而被迫远离科举
说起科举不仕的原因,不外乎成绩不够,不过,对于才华出众的唐朝诗人李贺来说,命运给他开了一个大玩笑——他因为“避讳”而远离了科举考试。
李贺(791-817年),字长吉,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李贺先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他属于唐宗室的远支,“皇室后裔”身份,常称“唐诸王子李长吉”,李贺小小年纪就聪慧过人,才智出众。
21岁的李贺参加河南府试,并一举考中,年底赴长安应进士科。可是“阖扇未开逢猰犬”,麻烦来了,竞争者认为李贺父亲李瑨肃名字中的“瑨”与“进士”中的“进”字音同,而犯家讳应避讳退场。按当时的规矩,考生若发现试题中出现祖上的名字,便要告假说肚子疼,退出考场。李贺仅仅早逝的老爸的名字而不能参加考试,他那黯然离去的背影,包含着多少委屈和无奈。后来韩愈愤而作《讳辩》,文中质问道:“父亲叫瑨肃,儿子就不能考进士,那如果父亲叫仁,儿子岂不是不能做人了吗?”成为当时韩愈爱才荐才的佳话。
李贺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独有的文化现象,不同时代对避讳的要求有所不同。唐太宗李世民在唐高祖时曾做过宰相,高宗以后为了避讳,宰相更名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避君王之讳。杜甫的父亲名字叫“杜闲”,杜甫在诗中不用“闲”字,是为避尊亲之讳。冯道(字可道,自号长乐老,历仕后唐、后晋(契丹)、后汉、后周四朝十君,拜相二十余年,人称官场“不倒翁”)的一位门客在冯府读《老子》时,将“道可道,非常道”读成“不可说,可不可说,非常不可说”,也是为避府主之讳。
科举失败后没多久,元和八年(813年),李贺因病辞去职掌祭祀的九品小官奉礼郎回昌谷老家。几年后,27岁的李贺郁郁而终,晚唐李商隐、杜牧都曾为他写序作传。光化二年(899年),李贺亦被追赠为进士。
尽管一生短暂,在生前没有考取功名,但并不妨碍李贺在诗歌上的成就。他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李贺给世人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等千古佳句,李贺的一生流传下来240多首诗,其中被毛泽东点评过的有80多首,那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就是引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诗中的名句。
有趣的是,李贺被后世称为“鬼才”诗人,有多方面原因。才子在大众心目中自然貌好,可是李贺长相丑怪,身材细瘦,眉毛几乎长到了一起,且手指长,这是其一;其二,他常年多病,多次踏入“鬼门关”,且思想诡异;三是文如其人,诗如其人,诗篇多神仙鬼魅题材,他在诗中经常使用“鬼”“泣”“死”“血”字。
唐代还有一位生前没有中进士,死后因为其成就被赐进士的诗人,那就是“花间词派”的鼻祖温庭筠。温庭筠(812-866年),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省祁县)人,初唐宰相温彦博的后人。在唐代文学史上,温庭筠是位响当当的人物,诗与李商隐齐名,号称“温李”;词与韦庄比肩,并称“温韦”。
温庭筠绰号“温八叉”。史书上记载“温八叉”绰号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温庭筠进科场从不打草稿,叉八次手即能作一篇八韵律诗,故有“温八叉”绰号。唐代科举考试重诗赋,这一说法不足为奇。另一种说法是:温庭筠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屡次不中,但因科场经验丰富,文才较好,却经常被他人请做“枪手”。《唐才子传》上记载简略,其为“私占授者已八人”。
尽管温庭筠文采飞扬,还经常给别人做“枪手”,但他一生仕途坎坷,屡试不第,做事我行我素,不拘小节,去世34年后,由韦庄请奏补录,获赐进士。
温庭筠精通音律,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其词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被尊为“花间派”之鼻祖,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温庭筠的代表作《菩萨蛮》,在当时风靡一时,高档楼堂会馆以唱《菩萨蛮》为时尚。温庭筠若是活在当下,绝对是圈粉无数的实力派“网红”。
唐代还有一位为诗坛做出极大贡献的诗人,也没有考中进士。他就是贾岛。贾岛(779-843年),早年出家为僧。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宋太祖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朝廷直接下文,禁止僧道还俗应举),但累举不中。
据《鉴戒录》记载,贾岛参加科举考试时,常轻于先辈,还旁若无人吟诵《病蝉》一诗,抒发他的满腔愤懑,表达诗人有空前才华,王公大臣的徇私舞弊之意,因此有人上奏,称贾岛与平曾两人病狂,后以他们扰乱考场秩序为由,逐出关外。后来,因诗歌才华好,到四川剑南道遂州长江县(今四川蓬溪县)任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贾岛一生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锤炼出许多精品。著名的“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就是其代表之作。人称他为“诗奴”,与孟郊共称“郊寒岛瘦”,人们对贾岛的记忆不只在于他的推敲苦吟,他的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颇大。
唐伯虎
被“考场舞弊案”冤屈的一生
要说科考经历坎坷者,不能不提及唐伯虎。唐伯虎,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1470年3月6日),按照天干地支,这一年是庚寅虎年,他在家排行老大,名唐寅,字伯虎。其父唐广德,在皋桥附近经营一家酒馆,母亲是邱氏。
唐伯虎16岁参加秀才考试, 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第一名“解元”, 30岁赴京会试时,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
当时,唐伯虎赴京参加会试,路上巧遇江阴富二代徐经(就是旅行家徐霞客的曾祖父),俩人一见如故,二人结为莫逆之交,一同赴京赶考。
徐经、唐伯虎到京后,两人多次前往礼部侍郎程敏政家“蹭饭”。程敏政为当年的主考官,由于那年出题偏,考生相顾失色,感叹题目太难。阅卷时,阅卷官梁储拿着唐伯虎的文章给程敏政品评。程敏政读完后也觉得文章写得十分精彩,情不自禁地说:“只有徐经、唐伯虎文章最好”。结果,这句话被平时忌恨程敏政的华昶听到,于是华昶启奏皇上,程敏政利用职务之便,受贿泄题,若不严加追查,将有失天下读书人之心。朝野上下议论纷纷。
孝宗皇帝着令彻查,于是程敏政、徐经和唐伯虎被关入大牢。徐经入狱后经不起严刑拷问,招认收买程敏政的家童来获取考题,并将试题泄露唐伯虎。后经刑部、吏部会审,徐经又推翻自己的供词,说那是屈打成招。孝宗皇帝下旨“平反”,将程敏政、徐经和唐伯虎释放出狱。唐伯虎出狱后,因夤缘求进,终不能参加考试,徐经此事后,在家中发奋读书,并作《贲感集》以表明自己的志向,程敏政引咎辞职,解甲归田。
经历这场不明不白的“牢狱之灾”后,唐寅自然对科举心灰意冷,他以卖画为生,其才华声名远扬。正德年间曾应宁王朱宸濠的邀请赴南昌为其效力,但后来却发现宁王有篡权不轨之心,宦海沉浮,实难久恋,唐寅只好装疯卖傻逃离宁府。
这些变故让唐寅丧游荡江湖,埋没于诗画之间,终成一代名画家。唐伯虎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值得一提的是,影视剧中唐伯虎妻妾成群,他的真实生活却并不像影视剧中所描述的那般,更没有点什么秋香,三笑更是无稽之谈。
唐伯虎19岁时,迎娶徐氏为妻,几年后,徐氏因病去世。27岁时唐伯虎又续娶何氏,何氏看到他前途无望,决绝而去。36岁时唐伯虎在苏州桃花坞购买了一块地产取名“桃花庵”迎娶沈九娘,或许因为这个名字的原因,后人才说他有九妻。
蒲松龄
因考试失误而被取消资格
蒲松龄(1640-1715年),生于山东省淄川县(现淄博县)蒲家庄,父亲蒲槃因科举不第而弃儒从商,赚得相当丰厚的家产后,仍不能忘怀于光复门庭,于是弃商归田,教书教子。
蒲松龄9岁开始读书,19岁初应童子试。在科场奋斗数十年,可惜届届都不中。
蒲松龄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8年)秋,山东乡试正式开考。号舍内,年届48岁的蒲松龄觉得很有把握,奋笔疾书,齐唰唰写满了好几页,古代科举考试有严格的书写规则,每页写十二行,每行写二十五字,且必须按照页码顺序书写,蒲松龄匆忙间竟漏了一页未写,发现时,他吓得魂魄出窍,“惊损六叶连肝肺,唬坏三毛七孔心”。在当时越幅(隔一幅,俗称跨页,不相连接称之越幅)须受处罚,甚至被黜落。而蒲松龄也因越幅而被取消考试资格,还被张榜公布于世。
此后,蒲松龄在家著书立说,晚年留下了一部洋洋洒洒数十万言的《聊斋志异》,得到当时主政山东的学政施闰章的称扬, “观书如月,运笔成风。”自此文名大振,书未脱稿,便在朋辈中传阅。蒲松龄72岁时,被破例补个贡生。
《聊斋志异》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名叫叶生的学子,他的文章词赋首屈一指。一天,淮阳来了个新知县丁乘鹤,他很欣赏叶生的文章,让他住在县衙内读书,还经常用钱粮接济叶生。县里预考叶生夺得第一后,丁知县对叶生抱有更大的希望,正式考试结束以后,他将叶生的试卷拿出来审阅,鼓掌赞叹。谁知,叶生依然时运不济,又一次落榜。叶生很沮丧地回到家,觉得愧对父母和知已,于是面容日渐消瘦,神情也变得痴呆,像个木头人。丁知县听说后,赶忙安慰他。本来约好去京城面试,结果叶生生病死去了,但是他的魂竟然跟着丁乘鹤去了,教他儿子考取功名,直到最后返家时才知道自己已经死去。蒲松龄既借叶生的故事表达自己一生落魄,怀才不遇的辛酸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