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深读调查

北京同仁医院88岁医生袁申元退休不停步 不仅出诊还奔走于社区医院

2019-06-10 13:54 北京晚报 TF008

每周四下午,在北京同仁医院西区门诊楼1019室,一位精神矍铄的老奶奶总会准时出现在诊室,披上整洁的白大褂,为远道而来的门诊病人解除痛苦。她就是北京同仁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北京市糖尿病防治办公室主任袁申元教授。除了按时出诊之外,88岁的袁申元每周还要奔走于3个社区医院,带领自己的学生和社区医生开展义务会诊,工作的劲头丝毫不比年轻人差。每当有人问起:“您这么大年纪怎么还在出诊呀?”她总是笑着说:“就是想多学一点,让自己退步的慢一点。”

消化科主任医师

创立同仁医院糖尿病科

上周五下午,本应在家休息的袁申元特地从家乘地铁来到医院的办公室接受记者采访。“我每个礼拜有三个半天在社区出诊,礼拜一在劲松、礼拜二在左家庄、礼拜三在三里屯。”耄耋之年的袁申元思路清晰,讲起话来有条不紊,“因为在社区会诊时有一些病人需要到同仁医院检查,我自己就周四再出个门诊,让他们过来,不行就给他们加个号。”处处为病人着想,时时想着工作,袁奶奶笑称自己是个“工作狂”。其实,这样忘我工作的状态,她已经坚持了将近70年。

1950年,一心想着“到北京看看天安门”的袁申元考入了当时的北京大学医疗系,开启了自己的医学生涯。1955年毕业后,她留在同仁医院工作。工作之初,袁申元被分配到消化科工作,凭借丰富的知识和临床经验,她很快从主治医师升到副主任医师,又做到了主任医师。

1982年,由于对微循环障碍性疾病深有研究,已在消化内科卓有成就的袁申元开始涉足糖尿病学科。“像心肌梗死、脑梗死等疾病都存在微循环的障碍,但是从我们和清华大学自主研发的微循环自动测速仪记录显示,糖尿病的微循环障碍最严重。当时医院的心脏科、神经内科都很齐全,唯独没有糖尿病科,所以我从微循环研究的角度来看,觉得应该延伸成立一个糖尿病科。”

于是,袁申元开始向医院申报成立糖尿病科室。“当时的条件比较艰难,所以我主动申请从我们消化科里拿出10张床收糖尿病的病人。”1990年,同仁医院消化内科分出10张专收糖尿病人的病床,这是糖尿病科的雏形。1992年,北京同仁医院正式建立糖尿病科。作为北京同仁医院糖尿病学科的带头人,袁申元开始带内分泌学科的研究生,培养糖尿病专业人才。

“科室刚刚成立,我在糖尿病学科领域上还算是很‘嫩’的,为了得到更好的锻炼,我们接下了国家卫生部在全国糖尿病患病率北京地区调查的研究课题。”袁申元说。1993年起,她开始率领课题组在北京地区作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共调查20682人,地域涉及城区、近郊、远郊和部队,特别是对难度很大的郊区农村人口也作了调查。1年的调查时间内,大家走了33个乡镇、15个工厂、17个居委会、11个连队,“每份化验样本我们都很认真检查两次,并保留,确保了第一手资料的真实,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就任放糖办主任

建立18个区县防治点

1995年,北京市成立了糖尿病防治办公室,袁申元就任主任一职。从那时起,她便带领同事们走出大医院,开始支援基层医院。“糖防办的主要职能是在北京市18个城郊区县建立防治点,所以我就带着科里的人下到社区去了,我们的工作半径也从同仁医院就移到了医院外面。”袁奶奶回忆说,“当时我们跑了很多地方,除了城区的社区以外,大兴、昌平、门头沟、延庆、怀柔、平谷等远郊区县我们全都去过。从1995年到现在,我们都在服务基层,虽然我们在医院都有各自的工作,但每个礼拜总要腾出几个半天下到基层去,帮助基层医院解决一些疑难的问题。”

“基层医院的需求很大,提高他们的水平当务之急。那时,我开始培养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袁申元和同事还以“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为课题,为基层医务人员开班授课,系统地为基层医院传授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知识。既要顾好医院的本职工作,还要做好基层医院的帮扶工作,同时还承担着研究生的教学、科研课题的研究等多项任务,袁申元退休前几乎是没有休息日。“那时我还是北京北京消化系疾病学会主任委员,不但要管消化的事,还要管糖尿病的事,一人干两份工作。”袁申元笑着说,“虽然工作很辛苦,任务很艰巨,但是在这种高压的前提底下,任务越多也越促使我们不断提高、前进。所以,我就给大家留下了一个‘工作狂’的印象。”这样的工作状态,使得她不仅被评为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而且还一直工作到2002年才退休。

率先探索新模式

实现糖尿病社区管理

退休后,袁申元一直退而不休。在她的牵头下,联合科里及其他三甲医院内分泌科的退休主任及在职的专家一起下到社区,成立了“北京市社区糖尿病研究”课题组。从2008年到2018年的10年间,他们先后获得市卫健委的三次立项批准,对西城、东城、朝阳、海淀、丰台等区的25个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长期的糖尿病防治跟踪研究,200多位全科医生参与项目,管理了4000余例糖尿病患者。去年年底,上一组课题刚刚结题,新的课题研究又被科内的年轻人提出来。“这在国内和国际上还没有人完成,而我们率先探索出糖尿病社区管理的新模式、新经验,被国际糖尿病联盟推举为发展中国家糖尿病管理样板。因此,我和同道一直坚守的工作才更有意义。”袁申元现在每周奔走的社区会诊,就是在为课题组提供支持。她说:“我的工作就是帮年轻人看看摊儿,能借助他们的力量学习,我也挺高兴的。”

对待每位病人,袁申元只有两个字:“耐心”。每次进社区会诊,她都会按照三甲医院看病的模式,询问每位病人的病史,为病人进行体格检查。“‘平等仁爱,患者至上’这是医生一辈子的誓言,所以我不敢马虎。每个病人我都会量血压,要听心肺、听听颈动脉有没有杂音,检查足背动脉搏动和下肢肿不肿……这些我都得查一查。”袁申元说。在系统检查过程中,她经常会为患者查出一些之前没有发现的病。有一个18岁的外地小伙子,慕名找袁申元看糖尿病。在进行检查心肺的时候,袁申元发现了异常,“这个孩子并没有症状,我在检查时就听出他的心脏部位有很响、很粗糙的杂音。立即就让他去做了超声心动图的检查,确定他是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袁申元告诉记者,由于条件限制,小伙子原先根本没有做过心脏的检查,也对自己的病情毫不知情。“我就跟他讲,糖尿病可以放一放再治,现在最重要的是治好先天性心脏病,需要尽快进行手术。”在袁申元的建议下,小伙子去阜外医院做了手术,解除了心脏上的病痛。

“我还遇到过各种各样的病人,他们患的都不是单一的病,一个人经常会有复合的问题。所以,在社区会诊我更加认真。如果没有问仔细、看仔细,漏掉了哪个疾病,耽误了病人,我会从心底里责怪自己,而且这种责怪没有办法补救了。”袁申元不无感慨地说,“到了基层社区以后,不仅仅是一个单方面的付出,自己也在病人身上学到很多东西,促使自己不断的提高。我们到基层还要向社区的全科医生学一些基层的知识,因为他们接触的疑难杂症比我们多。我还一直在做临床工作,给病人解决一些问题、缓解他们的病痛,给病人家里带来一些快乐,可能还会给基层大夫一些帮助。除了去社区会诊外,还要为基层医师的提高经常操心,帮助他们出题目、写论文,反复修改才得以发表。十多年中,不少社区医生从主治医师晋升为副主任医师甚至主任医师。社区医师队伍提高了,使病人真正获益,自己才觉得日子没有白过,每天很充实、很快乐。”

从不去看养生帖

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

采访间隙,袁申元突然站起身来,从冰箱里拿出一瓶冰水,开心地“小酌”了几口。当看到记者惊讶的表情时,她像个孩子似的调皮地说道:“我少喝一点,少喝一点。”其实,袁奶奶不仅牙口好、胃口好,耳朵也不背,腿脚也特别利落,没有患上任何慢性病。

说起保养秘诀,袁奶奶告诉记者,她每天都坚持做一些适当的锻炼,“每天行走15分钟,做一套适合自己的操。每周四坐地铁到医院出门诊。”虽然88岁高龄,但袁奶奶的思想很年轻,用微信聊天、办公都不在话下,“但是我不会去看网上那些‘养生帖’,今天这个不让吃了,明天那个又不让吃了。我觉得合乎自己的需求,就是最科学的。”

如今,袁奶奶和94岁的老伴儿一起生活,两人相互照顾,相濡以沫。“我们的生活很简单,每天就按照自己的需要,吃好三餐,规律生活。”老伴儿是袁申元的大学同学,退休前是同仁医院心内科主任。袁奶奶告诉记者,前几年,老伴儿身体还硬朗时,也经常去社区会诊。“他看心脏病、高血压,我看糖尿病。”两人在为基层病人服务中,依然志同道合。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李祺瑶 文并摄

分享到

患者及家属或对输血有误区 北京医院开设输血科门诊

北京38家中医医疗机构设置儿科流感专台(附名单)

北京美术馆东街这些居民遭遇用水难题,洗衣服光接水就要俩钟头

北京3000多栋老旧楼房获新生!怎么改居民“点菜”

市区一床难求、郊区却“吃不饱”,养老院靠什么吸引老年人?

地铁“猎狼”人:斩断一只只“咸猪手”

刚下“抗疫前线”当起小学“副校长”,岗前培训女儿试听“挑刺儿”

发现网约车司机非“京籍”可打热线举报,别让管理规定成一纸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