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才更可能幸福?看看这些夫妻和情侣
自己应当与什么样的人在一起,这个问题我大概从青春期开始的时候就懵懂地想过。后来上了大学、谈了恋爱,再到工作、结婚,虽然对象从头到尾都是同一个,我也还是在这过程中(尤其是在遇到矛盾的时候)想过无数次:我们到底合不合适?潜台词是,我们在一起会不会幸福?找一个什么样的伴侣,才更可能幸福?
作者 ▌曹原
《亲密关系》罗兰·米勒 著 中国工信出版集团 人民邮电出版社
我在清华天行中心的工作中正好需要关注婚姻研究。我带着步入新婚的激动劲儿,读了一本厚书《亲密关系》,发现其中正好有些章节谈到这个问题。这本书是几位心理学教授合写的社会心理学教科书,里面介绍了许多关于亲密关系的研究。
关于“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才会幸福”,这本书给出的答案是:“共同点越多,彼此越喜欢”。共同点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年龄、教育背景、社会地位等方面的相像(所谓“门当户对”也不是毫无道理),价值观、兴趣爱好、性格等等。相像的人更容易相互吸引,而且从长期来看,相像程度高的夫妻产生的冲突更少,婚姻生活也更幸福。
这个研究结论看上去很能说得通,这不就是我们常说的“三观相合”嘛。可是一比对现实的生活,我立马就想抬杠:那谁和谁明明就很不像,各方面都不像,为什么还能爱得死去活来、一定要在一起?还有那个谁和谁,性格和做事风格也都完全不同,可是结婚好多年一直都很幸福啊!
虽然我知道,研究中的统计概率和生活个例绝不能等同,但还是觉得“越相像越幸福”的简单结论实在叫人意犹未尽——生活中的反例比比皆是,亟待进一步的解释;更重要的是,即便这是个真理,它对我们追求好的亲密关系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幸好,书中还提供了其他的研究解释。它们不断地给我更多的启发,让我逐渐对亲密关系的建立和维系有了更丰富的理解。
第一个有意思的解释是,我们常常被那些拥有我们所不具备的特质和能力的人所吸引,实际上是因为对方是“我们渴望成为的人”,是与我们的“理想自我”相像的人。喜欢你是因为你是我想成为的那种人;而且我只要努力,就可能成为和你一样的人。这个解释让我有所触动。我原先以为自己对爱人的欣赏和喜欢,是源自他和我不一样:他数理逻辑强、稳重且专注,而我通常思维跳跃、情感丰富,理性与感性的互补呀!可仔细一想,实际上我也希望自己有他所具备的特质,并且在与他交往的过程中也始终认可他的特质、乐于受他的熏陶;我猜想他也有相同的感受——在相处中,我们都在积极地接受对方的影响,然后慢慢就会变成越来越相像的人!所以,初始的相像程度虽然重要,但不是关键,因为只要我们真诚地欣赏彼此的不同,相像的程度一定会随着我们互动的深入而提升。
第二个有意思的解释是,有些夫妻或情侣,旁人看上去确实是不怎么像,可他们自己并不觉得。他们就是因为笃定地相信“我们有很多共同点”而走到了一起的!这种情侣单方或双方“知觉到的相像”(perceived similarity),不一定是真实的,但陷入爱情中的人往往确实认为:我们有那么多共同点简直是天作之合。可是,当真实的差异在相处一段时间后逐渐显现出来,甚至于他们发现彼此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严重的分歧时,“我们简直是天作之合”的认知就可能会转变为“你变了,变得我都不认识了”。这样看来,不论我们以为的相像程度有多高,都应认识到“相像”很可能只是爱情里的一厢情愿;也不论彼此真实的相像程度有多高,差异也是普遍存在的。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可能开始理解并愿意接纳彼此的同与异。
不过,像我这样容易想太多的人,一旦认识到“差异普遍存在”,又会感觉到悲伤:即便是最亲密的爱人也和我不一样,原来人真的是生来孤独啊!还好很快就有别的研究观点把我从孤独的漩涡里捞了出来:虽然夫妻或情侣之间相像程度越高越好,但也有许多方面即便差异悬殊也不太重要。看到这,我想起自己一度困扰于与爱人的“沟通问题”:总觉得这是因为彼此学科背景不同(我文科,他工科)、思维方式差异所导致的难以改变的“关系隐患”,且每次遇到交流不畅我就狠狠记上一笔,结果却给自己平添了不少烦恼——共同生活又不是要天天在一起讨论专业,那些交流中的分歧,大部分可能都是无关痛痒的琐事啊!只要在彼此都认为要紧的方面达成大致的共识,在更多的生活细节里就干脆把心放宽点:这都不要紧!我们正在学习如何求同存异,大方向仍然可以是相像与默契。
此刻,再回头看那个“共同点越多,彼此越喜欢”的结论,我意识到自己之所以对其不满,是因为它忽略了时间的变量,更未提及人在关系中的主体性:亲密关系的双方完全可以在时间的推移中一起发现和创造出彼此越来越多的共同点啊。面对“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才会更幸福”的问题,我也慢慢有了自己的答案:人会变,关系也会变,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妄想如何“选”一个最合适、最相像的伴侣一劳永逸,而是在某些方面契合而相互吸引的基础上,愿意接纳彼此的不同、主动建立更多的默契,在相伴的岁月中变得越来越像,在越来越像的变化里携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