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变”了!像葡萄干一样皱缩导致月震频发,还有巨石滚落
美国一项新研究说,月球可能像“葡萄变成葡萄干”一样皱缩,在过去数亿年间直径“瘦身”约50米,这种皱缩导致浅层“月震”频发。
美国马里兰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英国《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发表了相关论文。据介绍,岩质天体也会“热胀冷缩”,月球刚形成时内部较热,随着内部变冷,它就像葡萄变成葡萄干那样皱缩。但由于月壳不像葡萄皮那么柔软,这种皱缩使得许多地方出现破裂和断层,导致月震。
图为2019年2月19日在委内瑞拉加拉加斯拍摄的月亮。(新华社/法新)
研究人员分析了美航天局2009年发射的“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拍到的3500多条“逆冲断层”影像,对比了1969年到1977年间“阿波罗”登月任务监测到的28次浅层月震数据,发现其中至少8次月震是由月壳活动引发,而非由小行星撞击或月球深层活动引发。这些月震相当于地球上的2级到5级地震。
地球对月球的潮汐力可能加重了月壳的破裂情况。在这8次月震中,有6次发生在月球位于或接近远地点时,此时潮汐力的影响最大。这使得月壳上一些地方更容易出现破裂和断层。
图为“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拍摄画面。(图片来自美国航天局网站)
研究还表明,月球的皱缩可能仍在持续。“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拍到的一些月表影像中有亮斑,说明那里不久前才发生月震并露出断层,如果断层暴露的时间较长,就会因风化作用等因素逐渐变黑。还有图像显示,一些地方有巨石滚下陡坡的痕迹,这些痕迹还没有被月球经常遭受的陨石雨抹平。
延伸阅读:
嫦娥四号新发现!中国科学家证实月幔成分
月球表面以下约60至1000千米的月幔,由哪些物质组成?困扰科学家已久的问题有了最新答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16日公布,由该台研究员李春来带领的一支研究团队利用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获取的探测数据,给出一批直接证据,将为完善月球形成与演化模型提供支撑。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和上海技术物理所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着陆区获取的就位光谱探测数据分析,发现着陆区月壤物质中橄榄石相对含量最高,低钙辉石次之,仅含有很少量的高钙辉石。
李春来表示,嫦娥四号的着陆区位于月球最古老的撞击盆地,月壳早已减薄或完全剥离,且有充足证据表明,嫦娥四号的分析对象是因为小天体撞击而挖掘、抛射到表面的月幔物质。因此,分析发现的矿物组合很可能代表了源于月幔的深部物质,证实月幔富含橄榄石。
关于月球起源的一个重要假说——月球岩浆洋理论推断,随岩浆的演化,较轻的斜长石组分上浮结晶形成月壳,橄榄石、辉石等较重的富铁镁元素的矿物下沉结晶形成月幔。然而,这一关于月幔物质组成的推论此前尚未被很好地证实。
中国科学家的这项研究成果16日当天已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着陆在月球背面的冯卡门坑内。此后,玉兔二号巡视器驶抵月背表面,其上携带的红外成像光谱仪成功获取了着陆区探测点的高质量光谱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