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人文

在青铜时代,当时的“中国”是什么意思呢?

2019-05-16 10:15 北京晚报 TF017

每当看到青铜器,就立马想到“金石永寿”四个字。当时青铜器的种类和样式,极其繁多,遍布生活的每个角落。所谓“器”以载道,最终和日常生活无法分开。在漫长的商周两朝一千多年的时间中,不断地创造和积累,形成一个严密的体系,直至春秋战国时代礼制的分崩离析。今天面对这个琳琅满目的青铜世界,心潮难平,被其中的惊艳之美、华贵之美、奇异之美所折服。

闵 铭


出现最早的“中国”二字。

中国人对材质非常敏感。每当有一种新技术、新材料出现,首先就被接纳到礼器制作中来。青铜器是指以青铜为基本原料加工而制成的器皿、用器等。“青铜”古称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他化学元素(锡、镍、铅、磷等)的合金,其铜锈呈青绿色,因而得名。史学上所称的“青铜时代”是指大量使用青铜工具及青铜礼器的时期。青铜器的出现,从一开始就带着贵族气息。鼎和肉有关。肉和大脑进化有关。中国古代,只有贵族才配吃肉。鼎是个吃饭家伙,是从吃饭家伙演变成的一种高级礼器。青铜礼器分四大类,都跟吃喝有关。第一类是鼎、鬲,属于吃肉的家伙。鼎的功能是煮肉,相当炖肉的大锅。鬲是用来放肉羹、肉酱,不是白煮白切的肉,而是七滋八味,放进各种作料和菜。这一类,鼎最基本。个头最大的鼎可以煮半扇的牛、羊、猪;第二类是甗、簋、瑚、盨,属于吃饭的家伙。甗的功能是蒸饭,其他是用来盛饭。这一类,簋最基本。台北故宫博物院办过一个“青铜簋”展览,因为嫌读音不吉利(簋与鬼同音),改称“粢盛器”展览;第三类是尊、罍、壶、卣、觚、觶、爵、角,属于喝酒的家伙。有些用来盛酒,有些用来喝酒。这一类,壶最基本。酒是饮料。人类最基本的饮料是水。古人把水叫玄酒;第四类是盘、匜、盉、鑒,属于盥洗用具。这一类,盘、匜最基本。古人吃饭前,要洗手、洗脸。匜是水舀子,用来浇水。盘在手下,用来盛水。盉是水壶,也可以浇水。鑒是洗脸盆。

《何尊》原器

值得一提的是最早记录“中国”一词的青铜器——何尊。因为铭文主要内容是一个叫“何”的宗族小子记载了周成王营建洛邑王城的事,于是被命名为“何尊”。铭文中含有“宅兹中国”,成为文字记录“中国”的最早证据。当时的“中国”是什么意思呢?“国”的本意指城、邦,并非国家。“中国”的原意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即王国都邑及京畿地区。从本质讲,不是地理的概念,而是在宇宙观或者世界观。

西周 《何尊》

《何尊》拓片,纵38.8cm,口径28.8cm,重14.6公斤,现藏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馆。

西周成王时期宗族中一位何姓人所做,是西周初年第一件有纪年的青铜器。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记述周成王继承武王遗志,在洛阳修建成周东都的历史,印证了《史记》所载营建洛邑(今河南洛阳)的史实。经考证,铭文中“余其宅兹中国”,也是“中国”二字作为词组的首次出现,故“中国”一词距今已有3000余年。此器造型纹饰独到,庄严厚重,主体感极强。保留了商代金文的某些特征,朴茂沉雄、瑰丽凝重。

释文: 唯王初壅,宅于成周。复禀(逢)王礼福,自(躬亲)天。在四月丙戌,王诰宗小子于京室,曰:“昔在尔考公氏,克逨文王,肆文王受兹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呜呼!尔有虽小子无识,视于公氏,有勋于天,彻命。敬享哉!”唯王恭德裕天,训我不敏。王咸诰。何赐贝卅朋,用作庾公宝尊彝。唯王五祀。

“中日名家书法联展”作品选登(四十二)

大岛学舟 (日本白扇书道会鉴查员)

规格: 行书竖幅,

尺寸: 纵136cm,横53cm,

名称: 《鼯野温子诗》。

浪川秋花 (日本白扇书道会评议员)

规格: 汉简竖幅,

尺寸: 纵136cm,横53cm,

释文: 绝域阳关道,

胡沙(烟)与塞尘。

三春时有雁,

万里少行人。

苜蓿随天马,

葡(蒲)萄逐汉臣。

东周《中山王方壶》

《中山王方壶》原器

《中山王方壶》。该壶受学术界珍视之处,是它的四个光平的腹壁上,用纤细的笔道、工整优美篆书刻下的长达448字的铭文。铭文绮丽多姿,典雅飘逸,线质下垂,纤细劲秀,布局均匀,圆转流畅,灵动自然,字形修长优美,重心偏上,体势秀逸,摇曳多姿,极富装饰趣味,体现了华美的书写风格,是战国晚期金文书法艺术的代表作。

 

西周《兽叔盨》

《兽叔盨》原器

《兽叔盨》,高20.4cm,口径23cm。

用笔以圆转居多,线质均匀,结字基本等大,字距小而行距大,疏密有致,气息清雅。

释文: 兽吊(叔)奂父乍(作)孟姞旅须(盨),用(稻)需(穛糯粱),加(嘉)宾用乡(飨),有飤,迈人(则万年)无强(疆),子子孙孙永宝用。

西周《鲁侯簋》

《鲁侯簋》原器

《鲁侯簋》,高22.2cm,口径20.7cm,重4.1公斤,现藏上海博物馆。

笔画有千钧之力,字形跌宕磊落,气象纵横,体现出浓烈的金石味。

释文: 唯王令朙(命明)公(遣)三族伐东或(国),才(在),鲁又工(侯有繇功),用乍(作旅)彝。

西周《厚趠方鼎》

《厚趠方鼎》原器

《厚趠方鼎》,高21.3cm,口径17.5cm,现藏上海博物馆。

体势严谨,用笔方圆兼备,字形、布局都十分质朴、整齐,具有端严凝重的艺术效果。

释文: 唯王来各于成周年,厚趠有(馈)于溓公,趠用作氒文考父辛宝尊,其子子孙永宝。

西周 《颂鼎》

《颂鼎》原器

《颂鼎》,鼎高31.4cm,口径32.9cm,重9.82公斤。现藏上海博物馆。

颂鼎是周宣王时代史官名颂者所作,是记录西周时册命制度最完善的文体之一。此类型鼎传世共3器,上海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与台北故宫博物院各藏一件。

《颂鼎》,西周金文大篆中成熟意味最明显,成为后世学大篆范本。结构端正,在规则中求变化,空间分布疏朗多姿。

商 《父庚方鼎》

《父庚方鼎》原器

《父庚方鼎》,高21.4cm,口径17cm,重3.07公斤,现藏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

释文: 庚册

释文: 父庚吾

笔画严谨,结字大小对比明显,富有装饰趣味。

商 《后母戊大方鼎》

《后母戊大方鼎》原器

《后母戊大方鼎》,口长112cm,口宽79.2cm,壁厚6cm,连耳高133cm,重达832.84公斤,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鼎腹内壁铭文“后母戊”是商王武丁的后妃的庙号,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字体笔势雄健,形体丰腴,笔画起止多显露锋芒,间用肥笔。

(原标题:大器书成)

 

来源: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TF017

分享到

你不知道的青铜器“何尊”背后的故事,它最早记录了“中国”一词

墓主身份成谜!洛阳发掘一处西汉家族墓,出土青铜器还存半壶液体

青铜器上的图案花纹有何寓意?专家解读中国密码

曾伯克父的“身世之谜”,楚国境内为何还存在一个曾国?

曾伯克父青铜组器回家,过程一波三折具有开创性意义

虽远必追!流失日本的青铜组器回家,有何深远意义?

曾流散海外百余年文物重回祖国 青铜器“虎鎣”将亮相国博

商周时期绝世青铜宝物为啥做成鸟状?日本展览也有这么一件

古代青铜器名字为啥有点“怪”?带铭文的青铜器更值钱

“虎蓥”到底是什么?一件缺了链子的西周青铜器

圆明园被抢稀有西周青铜器“虎鎣” 下月在英国拍卖

古香会历史文化展将办 重温西山永定河人文内涵

明朝蒙古使者为啥都爱往北京跑?这就不得不提“厚往薄来”原则

《英雄赞歌》填词者非职业作词人,为何非他莫属?

一家17代人守护袁崇焕墓近400年,宋庆龄、周恩来都曾来祭扫

从《红楼梦》王熙凤这番满分操作,品婆媳关系中的智慧

钱浩梁:成也李玉和,毁也李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