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书乡

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特辑:了解亚洲,从这几本书开始

2019-05-10 10:53 北京晚报 TF008

想要了解亚洲,不妨先读读这些书。

作者 张玉瑶


■《亚洲史概说》

(日)宫崎市定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宫崎市定是日本著名历史学家、汉学家,提出“西亚文明东流论”,开辟了“亚洲史”这一全新的领域。在辽阔的亚洲大陆上,中华文明、西亚文明、梵文文明文明等之间通过交通建立联系,相互竞争并相互弥补,从而展开了亚洲史发展演进的宏大画卷,揭示文明兴衰与时代演进的历史大势。此外,宫崎市定还有一系列关于亚洲史尤其东洋史的著作,另有一册《菩萨蛮记》(上海古籍出版社),是其难得一见的游记体,记述了宫崎市定在西亚一带的游历,包括土耳其、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等国家和地区,凸显了宫崎宏大的东西交通观。

■《亚洲腹地旅行记》

(瑞典)斯文·赫定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著名瑞典旅行家斯文·赫定(1865—1952)的《亚洲腹地旅行记》一书是畅销世界的探险作品。斯文·赫定曾先后五次深入亚洲腹地,在新疆、西藏、中亚一带游历,留下不少传奇探险经历。他热衷于发现古代城市和文明遗址,其中最知名的便是发现震惊中外的楼兰古城和罗布泊的确切位置,他所发掘的这片旧日丝绸之路景观吸引了大批世界探险家、考古学家前往。在此期间,他也和中国科学家共同合作探索,对我国在战乱年月中的文物保护有重要意义。在这本回忆录中,曲折惊心的探险故事背后,徐徐展开的是一幅失落的中亚文明画卷。

■《发现东亚》

宋念申  新星出版社

人们今天习以为常的“东亚”概念其实是晚近的产物,只是在近130年来才为人熟知。《发现东亚》一书叙述了16世纪以来东亚变迁、动荡、碰撞、发展、互相塑造的历史,或者说,现代世界史是如何在东亚这片土地上展开的:共同组成东亚文化圈的中国、日本和朝鲜半岛,西方文化在近代各是以怎样的方式进入它们的,而二战后它们又是为何各自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阅读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观照现在,在一层层厘清中,我们会看到,朝鲜半岛七十多年的南北对抗、中日朝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其实都是东亚近代化道路上散落的“遗产”。了解了东亚几百年遭遇的背景,方能重建常识,以历史化的全新角度加深对当下发生的朝韩关系等重大事件的深入理解。

■《季风帝国:印度洋及其入侵者的历史》

(英)理查德·霍尔 天津人民出版社

这本书是一部讲述印度洋文明史的著作,也是一个西方作者对异域文化的理解。环绕着印度洋这个季风海域,书中展现了沿岸地区人们的生活与交流,其中就包括我们熟悉的海上丝绸之路与郑和下西洋壮举。16世纪西方人的入侵和掌控这片海域后,不可逆转地改变了这种原本的生活与生态:繁盛的王国被征服、宗教与种族关系陷入混乱、古代贸易模式的灭绝……然而,从印度次大陆,到中国,到非洲,尽管欧洲的枪炮可以在东方创造出新的帝国,但是其庞大的人口使得西方人无法长久地压制东方。19 世纪中期之后,各民族的潜能经受充分的考验,历史的季风重新吹了起来。

■《椰壳碗外的人生》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上海人民出版社

《椰壳碗外的人生》是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自传,他是世界著名的政治学家、东南亚问题研究专家,致力于民族主义与国际关系研究,其《想象的共同体》一书影响甚广,可以说构建了一种民族主义的政治概念。在这部娓娓道来的自传中,安德森回顾了自己的研究生涯,尤其是越战后投入东南亚区域研究的心路历程。长年在印尼、泰国、菲律宾等地进行的实地田野调查,促使他关注陌生的文化族群,大大增进了人类学的眼光,也可以增进读者对东南亚地区的了解。安德森始终秉持左翼批评立场,鼓励年轻人学习其他国家语言、认识其他国家文化,摆脱“自恋式”的民族主义。

■《耶路撒冷三千年》

(英)西蒙·蒙蒂菲奥里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犹太人有言:“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都在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是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圣城,曾被视为世界的中心,既是无数人魂牵梦绕之地,也是文明冲突的战略要冲。几千年中,为了这块圣地,战争无休。《耶路撒冷三千年》讲的便是这座城市的故事,作者以时间顺序,围绕三大宗教对“圣城”的角逐,以几大家族的兴衰更迭为主线,从犹太人来到迦南,到基督教与穆斯林之间的十字军东征,再到今日的巴以冲突,讲述了不断易主的耶路撒冷城的前世今生。士兵与先知、诗人与国王、农民与音乐家,共同呈现出这座城市三千年的瑰丽历史。

关于耶路撒冷,也不妨读读以色列作家奥兹的小说,城市的历史打上了个人的印记,文学是另一扇洞察世界的窗口。还有国内作家云也退的非虚构作品《自由与爱之地》,记录了他在基布兹“打工”的经历,呈现出今日以色列的另一种面相。

■《日本画记》

蒋彝 上海人民出版社

蒋彝(1903—1977)是位传奇人物,他是第一个画大熊猫的中国画家,是“可口可乐”一名的汉译者,更是一位中西交流的使者,“辗转于五大洲,几近横渡七大洋”。他的“哑行者游记”系列在国外影响甚广,《日本画记》是其中一部。上世纪60年代,蒋彝行至日本,且游且记且画且诗,足迹甚至远超大多数日本国人之所及:在东京观看国际大都会的繁华演绎,到古都奈良寻找千年前的一株八重樱,在河口湖畔等待云消雾霁后的富士山……兴之所至,雍容古雅的伊势神乐信手成诗,华丽摩登的宝冢歌舞挥笔成画。虽侨居海外多年,但蒋彝依旧保持着中国传统文人的纪行方式,笔下是被文人趣味浸染过的日本文化。

关于日本传统文化的风味,几部经典当然也可供反复咀嚼,如紫式部之《源氏物语》、清少纳言之《枕草子》、川端康成之《古都》等,皆是明寂有致的画卷。

■印度三部曲(英)V.S.奈保尔 南海出版公司

诺奖获得者奈保尔是很多人熟悉的印度裔英国作家,殖民地身份认同一直是其绕不开的问题意识。上世纪60至90年代,他在自己三次重返印度的基础上,陆续写成“印度三部曲”(《幽暗国度》《印度:受伤的文明》《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这也是其非虚构写作的开端。奈保尔看到这个国家后殖民情境中的种种乱象,触摸其失落文明的灵与肉,聆听和记录形形色色印度人的心声。他虽早已进入西方社会,但印度仿佛是其无法从身体上完全割裂的脐带,“是一种疼痛,是一个我会怀着巨大的柔情想起、但最终又总是想要逃离的地方”。站在一个具有现代性思考的作家立场上,奈保尔的印度书写,兼具同情与批判,从人类整体文明的视野上去重新观照这个挣扎中的“幽暗国度”。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

(土耳其)奥尔罕·帕慕克上海人民出版社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帕慕克之于伊斯坦布尔,宛如老舍之于北京,令人往往触动于那样一种作家对自己生长之地的深情。《伊斯坦布尔》是一部自传性作品,既是个人成长的记忆,也是一座城市的忧伤。伊斯坦布尔是独特的,它地跨欧亚,位于东西方文明的交汇点上,是一座处处充满帝国遗迹的城市。这个城市特有的“呼愁”,渗入了少年帕慕克的身体和灵魂之中,而如今作为作家的帕慕克,又以其独特的历史感,重访家族秘史,发掘旧地往事的脉络,拼贴出当代伊斯坦布尔的城市生活。跟随他的成长记忆,我们能目睹他个人失落的美好时光,认识传统和现代并存的城市历史,感受土耳其文明的感伤,如同一首悠长而迷人的歌谣。在帕慕克的众多小说作品中,也常常立着伊斯坦布尔的背影,从《我的名字叫红》、《纯真博物馆》到《我脑袋里的怪东西》,时而神秘,时而柔情,这座城市永远将动人的光晕覆于他的文字之上。

■《寻路阿富汗》

(英)罗瑞·斯图尔特 北京大学出版社

阿富汗是位于中亚腹地和古丝绸之路上的西域古国,但今日更引人关注的,却是新闻报道上的战乱、塔利班、恐怖分子、中东问题等。2001年美国对阿富汗战争后第二年,一位叫做罗瑞·斯图尔特的27岁年轻人,冒着尚未消散的危险,顶着一张危机四伏的西方人面孔,从西边的赫拉特到东边的喀布尔,追随印度莫卧儿王朝第一位君主巴布尔的足迹,徒步穿越了阿富汗。不同于新闻报道里对战争与政权的聚焦,斯图尔特通过他难得的身体经验,展示了他所目及的阿富汗平民的真实生活状态,出版后令对这个国度备感陌生的外部世界一震。阿富汗不仅有滞后、边缘化的一面,但也有混乱之下百废待兴的一面,无数孤立的村庄仿佛有坚韧的力量。斯图尔特后来致力于呼吁国际社会减少对阿富汗的干预。的确,在接触过真切的面孔和话语之后,我们才能真正了解一个陌生的远方国家,才能形成尽可能少偏见的认知与判断。

 

来源:北京晚报

分享到

亚洲文明巡游: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景观大道上点燃观众热情

300位青年代表研讨 亚洲青年互学互鉴做文明振兴贡献者

“亚洲文明全球影响力”论坛,机器人“uu”上台当嘉宾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青年责任分论坛落幕,全场合唱月亮代表我的心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世界聚焦中国,母语让天下华人同根同脉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15日在京开幕 北京明起“低慢小”航空器禁飞

从《有生之年一定要看的1001幅画》中,探寻亚洲古画里的秘密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期间 北京蓝港合生汇五棵松等6大商圈将办美食节

北京将举办亚洲影展 阿米尔·汗等14位知名电影大师将深度对话

《协和大院》维度丰富,在城市里建构一个故乡

北京的这座大院里,有说不尽的传奇

从“动物来信”中看儿童教育,用动物写信的方式总结科学、历史

从鲁迅郁达夫到莫言刘震云,边梳理中国新文学,边感受其中魅力

长篇小说《家》问世89周年,巴金为何没有续写以觉慧为中心的《群》?

感情是世界上最黏的胶水,《我的妈妈是精灵2》续写经典儿童幻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