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拟转让15%股票,或成国企混改新标杆
4月8日晚间,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格力集团拟通过公开征集受让方的方式协议转让格力集团持有的格力电器总股本15%的股票,最终转让价格以公开征集并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批复的结果为准。
资料图:董明珠 新华社
这一动作,意味着格力电器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将可能发生变更。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位格力电器的接近人士表示,“考虑到格力电器的行业地位,市值规模和市场影响,本次控股权转让有望成为新时期国企混改的全新标杆。”
这也得到了一些市场观点的回应。关注格力电器混改进展的人士也向记者表示,格力电器的观测意义在于,其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制造企业在如何加强自主核心技术研发、努力实现向制造强国迈进的路径探索。
而放在深化改革开放、国企改革走向深水区的大背景下,格力此次的控制权出让又兼具了另一层观测意义。起步于2013年的本轮国企混改,从最初仅在央企子公司层面操作,且保持国有股绝对控股,到2017年开始提升到上市公司层面,且国有股权降到50%以下, 已经历了两次实践迭代。
分析珠海国资委对格力控制权的出让,该人士进一步表示,近年来格力电器所处的家电行业竞争格局愈发激烈且趋于残酷。对于格力电器而言,更科学的治理结构、更短的决策链条、更市场化的激励机制、更高的执行效率和更灵活的竞争机制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珠海国资委选择更为长远和开放性的策略,引入优秀战略投资者,将有利于进一步激发格力在残酷市场竞争环境中的活力。”
回顾格力电器发展的历程,两个事件值得关注。一是1996年通过换股上市, 格力电器从纯粹的地方国企成为国有上市公司,公司治理趋于规范,市场开始发挥积极作用。二是2006年通过股权分置改革,引进战略投资者,逐步建立现代企业治理结构,逐渐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赋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助推“中国制造”走出去。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与全球竞争格局的形成,“走出去”已成为很多中国企业的必然选择。业内普遍认为,格力电器虽早已“出海”,但尚未完成在全球范围内统筹调配资源的布局。此次混改将对其进一步国际化产生助力,推动其成为科技型、创新型、多元化、全球化布局的国际企业。
作为国企改革的观测标的,格力电器混改的推进,也被市场视为珠海国资加快转型,引进和培育优质新兴企业,强化珠海市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肇始。
新时期的混改帷幕已经拉开。格力电器公告同时披露,格力集团尚在进一步研究制定本次公开征集转让的具体方案,且该方案也仍需取得国资监管部门等有关机构的批准。
“希望珠海市国资委能够帮助格力电器引入具有远见、格局和产业协同能力的战略股东,使得格力电器能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和提高市场化程度,走出混改 3.0的新道路。”前述接近人士表示,作为中国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珠海“退回去,引进来”的举措,在顺应国企改革深化形势的同时,也将有力推动政府形象转变,推动珠海经济“二次创业”。
格力电器2018年三季报显示,格力集团持有该公司18.22%股份,是第一大股东。而格力集团由珠海市国资委100%控股;由格力电器核心经销商组建的河北京海担保投资有限公司为第二大股东,持有格力电器8.91%股份;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7.86%股份,为第三大股东。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直接持有格力电器0.74%股份,是第十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