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种草笔记”是编的?种的都是“塑料草”?巴菲特曾这样说
如果你常被“种草”,今后要当心了。
近日,有媒体报道,小红书上的一些“种草笔记”并非真实用户的亲身体验,而是由专业写手按照商家需求“编造”的。除了代写代发,在小红书上花钱还可以实现刷量、提升搜索排名等。围绕着“种草笔记”,俨然形成了一条黑色产业链。
“种草”一词最早流行于美妆论坛与社区,之后风靡各大社交平台,成了新时代消费主义的一大象征。眼下,无论是明星、网红,还是草根素人,都热衷于用“种草笔记”分享产品使用感受。而作为受众,每看完一篇图文并茂的笔记,便总觉得有一万个非买不可的理由。这才常有人感喟,“爱上一片草原,就怕兜里没钱。”
毫无疑问,小红书正是当今“种草”引领者。可作为“种草神器”,其笔记真实性已屡遭质疑。此前有一批明星入驻,为小红书带去了不少流量,彼时就有人追问:明星笔记风格为何这么像,难不成是代笔?
对于用户而言,小红书之类平台存在的根本价值,在于数千万条来自客户的消费体验汇聚成了一个巨大的口碑库,可如若所谓用户真实分享混杂着大量广告甚至虚假信息,又会带来怎样的消费指引?
再进一步看,“种草笔记”乱象不过是流量造假的缩影。碎片化时代,注意力资源愈发宝贵,平台、广告商、内容生产者等都不免有求而不得的苦恼。
当此之时,一些中介、掮客便开始浑水摸鱼,想方设法钻空子,玩数字游戏,逐步把流量做成了一门生意。而一些理应担起守门责任的平台,为了短期商业目的,有时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这一点从“全球人口不足一部剧点击量”等啼笑皆非的案例中,就可见一斑。
多方角力之下,网络空间日渐演变成了流量“大卖场”,热搜花钱就能上,点击量砸钱就能刷,出现如代写“种草笔记”这般事件自然也就见怪不怪了。
内容生产不是数字游戏,滤镜包装的产品换不来回头客。光鲜的数据以及夸大其词的评价,或许是能博得一些关注度,但每一次造假折损的都是自身的口碑与用户的信任。就拿“种草笔记”来说,当用户信任感流失,所谓“种草”也只能是分分钟“拔草”了。
“当潮水退去时,才能知道到底谁在裸泳”,股神巴菲特的这句话放在这里也同样适用。脱去光鲜的“数字外衣”,拔掉丛生的“杂草”,产品也好、平台也罢,还能剩下什么,才真正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