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人文

做公益什么最重要?一起从这个故事里小姑娘成长中找答案

2019-01-24 11:33 北京晚报 TF010

前几天晚上我接到一个电话,是韩老师打来的。他说, “小雪想你了”。

作者:李雪婷


小雪是韩老师的女儿,韩老师是我加入公益以来第一次负责的片区“青海省循化县”的联络老师。他是当地一所乡村小学的美术老师,会画特别漂亮的国画。

我认识韩老师的时候大概25岁,刚入职一年,跟着前辈跑去调研和验收,后来我自己负责循化的执行工作,韩老师照顾我是女生上山下乡的不安全,所以有时候用私人的假期来带我工作。用韩老师的话说,你们来多了我就高兴,我早就把你当朋友了。

算起来,我的公益启蒙是在那里开始的。我发放过助学款和羽绒服,感受最深的始终是家访。家访一般每天要走好几个村子,每到一个村,一个家的学生会串联着带我们走到下一个家庭。每个家庭都一早等着我们,桌上放着水果,有时候还有馍和烤土豆。我第一次体味人的苦难就是在这期间,记得一个家庭里有一对六年级的姐妹,学习都很好。父母从他俩出生后就走了去打工,一开始还寄钱回来,渐渐就没了消息。说到这里时妹妹哭了,站在那,用带着套袖的胳膊擦眼泪……后来在她家,她带我看羊圈,指着一只好看的小白羊说“我最喜欢它了”,随后她又很懂事地说,要不是爷爷,都不知道自己住在哪里。

那时候我对村和村之间的路记得很清楚,路边远处有雪山,从一个家出来我会望着山顶,总觉得山上白白的地方写着“嗡玛尼呗美哄”。

那时候学校里的孩子们会对我特别好奇。我坐在老师办公室,他们就会扒着窗户看我,我一看他们,他们就哇~呀~的叫着散开,随后,又重新聚拢……

有胆子大一点的孩子慢慢会主动凑上来问我:“老师你叫什么?”“老师你从哪来?”他们对我好奇极了,想和我聊天,当地的老师们也想让我在班里和同学们说点什么,我就特别窘迫。后来我找到了一个现在想来可能不太合适的话题,就是《红楼梦》。因为我们有图书角项目,书柜里面有很多名著。我问他们看不看《红楼梦》——基本上是不会有孩子看的——我就硬着头皮说,《红楼梦》可好看了,最好看的就是从作者的眼睛里看到的每一个人都是那么不一样。后来我发现他们对西游记更感兴趣,甚至三国也有不少男孩会看。就聊一聊他们喜欢诸葛亮还是曹操?有没有喜欢猪八戒的……只要我说出猪八戒三个字,他们就会全体大笑。后来我还告诉他们,我还喜欢《小王子》我喜欢的作者有“三毛”,三毛让我特别向往去旅行……

就是从那时候发现,我不知道该不该让他们说自己的事,但是我可以说我自己的事呀!于是每当老师让我说点什么,我就成了一个滔滔不绝地讲自己的事儿的奇怪的阿姨。

对于小雪,一开始我也是个奇怪的阿姨吧?

关于小雪和我,其实不是一个很长的故事,但是于我而言就是莫名的难忘。

起初我去那边出差时韩老师会带小雪过来一起吃饭。我发现这个四年级的小女孩会时不时的看向我,我看她时她转过头去,我不看她她又会瞄我,就和办公室趴窗子的学生们一样。我问她你叫什么?她说“小雪”。问她你几岁了?她说“十岁”。她的声音有一点沙哑,短头发特别的黑亮。一开始我们的对话只有我问,她答。而且答得很简短。

后来去那边出差,吃饭的时候也都会有小雪,韩老师送我们回宾馆的路上,我会问小雪这朵花叫什么,或者附近有好玩的地方吗?她有时候会多说点,好多时候会说不知道。渐渐熟悉了以后发现,小雪很喜欢和爸爸“咬耳朵”,也只有对爸爸笑得最多。但韩老师却和我说:“雪婷你不知道吧,小雪可喜欢你了,她听说你来就要跟着我来吃饭。”我心想明明不怎么和我讲话呀,咋就是喜欢我呢?然后我才开始发现,我可能真的是被喜欢了。

知道这一点我就有点有恃无恐了,吃完饭会“得寸进尺”的拉着她的手一起去院子里,看着她有点害羞的样子,觉得她实在是太可爱了。

后来有一天晚上,我正在宾馆写反馈,韩老师带着两个孩子来找我。聊完了工作韩老师叫孩子走,小雪扭扭的扭到了门口,我听到韩老师小声用方言说“阿姨会很麻烦的”,就问怎么了?韩老师难为情的说:“小雪说她想要和你住,我觉得太麻烦了……”登时我的心里炸开了一朵花。

那一晚我给她放我最爱的《千与千寻》,日文配音的,忽然想到也许小雪还不习惯看字幕,结果发现她看得津津有味。

晚上睡觉,她躺在床上关了灯也不讲话。我问她怕不怕,她说不怕。然后我问她,你为什么会离家出走呢?她不说话。于是我和她说我小时候离家出走的故事,小雪背对着我,但我知道她醒着。

后来,我开始负责别的地区。有几次韩老师给我打电话,说小雪想你了,电话里小雪说“阿姨”,我说你好吗?学习还好吗?小雪说“好”,我说你想我啦?她说“嗯”。依然是沙沙的嗓子,还是不太爱多说话。

这之后直到我前几天接到小雪的电话,又过去差不多两年的时间。

这次的电话里的小雪说了很多很多话,她说:“阿姨,我觉得我不要叫你阿姨了,我叫你姐姐好不好?”我笑“你是觉得你长大了,所以可以叫我姐姐了是吧?”她笑着说对。那一通电话让我惊喜的是,第一次知道原来我们的生日居然是同一天。她和我说了一些生活里的琐事,最后我说你好像变开朗了许多呀,她说是啊,比以前爱说话了,因为不想让爸爸再担心了。

挂了电话,我的感觉很奇妙。

小雪打电话那天我看了一下日子,刚好是七年前我加入慈弘基金会的前一天。我自己其实很难明了这七年里我改变了多少,但是我总能想起加入慈弘的前两年,有次在北师大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的会议室里的讨论,陶传进教授问我们每一个人做公益觉得什么最重要,我很急切的说“面对面,人对人”。这一点我确认至今没有变。

我们每一个人可能都会有“抑郁”的时候,有时候别人拉我一把,我知道那是多么救命。

大概所有人都会有那个时候吧。虽然很多境遇就算我们面对面,也无法完全明了深陷其中的人正在承受的痛苦,但还是相信,看到了,摸摸他的手,就能在黑暗中传递特别明亮的光。我想告诉孩子们,获得别人的帮助并不难堪,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接受别人的抚慰。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10

分享到

“公益1+1”,11项目关爱困境儿童

为3岁女儿挣“救命钱”!爸爸送外卖,妈妈病房内织小玩偶筹款

韩红遭举报后曾表明“君子不忧不惧” 规范的公益慈善让人心安

北京市民政局通报韩红基金会调查结果,刚刚该基金会官微回应

官方回应韩红爱心慈善基金被举报,规范的公益慈善让人心安

回家过年“公益顺风车”开起来!春节买不到票的朋友可免费回家

靠求助数量提成!左手慈善,右手生意?互联网公益深陷信任危机

这个课程为惠民公益课,老师手把手教你学“非遗”,学员都是各个行业

公益图书馆AI科技为视障人士服务,快速语音合成有声书传递善意

去公益慈善汇展体验红色文化 观众可戴VR眼镜体验“血战湘江”

700克早产儿“小祝福”连夜转至北京治疗,手术难费用高,急需帮助!

购买土豆为崇礼农民解忧,2万余名北京人名字上榜爱心墙

古香会历史文化展将办 重温西山永定河人文内涵

明朝蒙古使者为啥都爱往北京跑?这就不得不提“厚往薄来”原则

《英雄赞歌》填词者非职业作词人,为何非他莫属?

一家17代人守护袁崇焕墓近400年,宋庆龄、周恩来都曾来祭扫

从《红楼梦》王熙凤这番满分操作,品婆媳关系中的智慧

钱浩梁:成也李玉和,毁也李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