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门解读《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立法过程及特色
昨天下午,北京市第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举行最后一场新闻发布会。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办、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体办、市文化和旅游局、西城区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的立法过程和本市非遗保护的经验做法,并就如何破解非遗传承困境等问题现场作答。
昨天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本报记者左颖提问。 本报记者 程功 摄
非遗传承人不再“独一份”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核心,但在以往惯例中,一个非遗项目只能有一个代表性传承人,但像庙会等民俗类项目,很难确定某一个具体传承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部分集体传承项目的传承与发展。
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庞微介绍说,北京市非遗条例突破了过去一个项目只有一个代表性传承人的惯例,首次规定团体也可以作为传承人,这对于集体共同传承的非遗项目来说具有积极、长远的扶持作用。
“条例出台后,我们除继续给予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的经费补助外,将进一步给予传承人全面扶持。”庞微表示,市文化和旅游局要为代表性传承人提供多种形式的传承活动场所,“我们计划利用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工业遗址等,为代表性项目的保存、研究、宣传、展示、交流等提供场所。”据庞微介绍,市文化和旅游局今年将积极推动行政副中心北京非遗展示空间的建设,同时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石景山区非遗保护中心的一批传承人工作室和展示空间将陆续运营。
高校和中职增非遗相关专业
非遗传承面临着“招不来、留不住、传不下”的问题,特别是有些非遗项目存在人亡艺绝、后继乏人的困境,北京市非遗条例将如何破解这一困境?庞微在回答本报记者提出的上述问题时表示,要以传承人群的中青年骨干为重点培养对象,加强传承人群梯队建设,实施国家和北京市两级“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开展规模大、层次高、专业性强的培训。
另外,在非遗传承方式的问题上,庞微说,要推动拓展传承方式,在继续保留传统“收徒传艺”传承模式的同时,将通过现代教育体系拓展传承方式,如在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间的贯通培养项目中增加非遗相关专业,对相关专业按照规定实施学费减免等优惠政策,鼓励代表性传承人到学校兼职任教、建立工作室等,拓宽传承面,促使非遗传承方式与现代生活方式相适应。
条例执法检查将适时开展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体办副主任傅雁南说,条例出台后,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带头守法、严格执法。
傅雁南表示,按照条例要求,市区两级政府要履行主导责任,把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当作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功能建设的大事来抓,尽快落实各项制度安排,在人、财、物和场地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文化和旅游部门要积极履行主管责任,在联席会议制度框架下统筹谋划非遗工作,贯彻落实保障措施,组织制定并监督检查保护规划。发展改革、教育、科技、财政、商务、经济信息化、人力社保、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其他有关部门要主动承担协同责任,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开展非遗保护相关工作,齐心协力推动条例的贯彻实施。
傅雁南表示,市人大将适时开展非遗条例执法检查。“条例建立健全了多项制度,但有些制度无法详细规定,需要在内容、办法和程序上通过制定配套规章进一步细化。”傅雁南说,条例中有四处明确要求市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作出配套规定,这些配套规定的出台,将为条例有效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未来打出保护政策组合拳
“条例出台后,我们要继续完善非遗保护的制度设计,健全非遗保护工作机制,研究制定条例配套政策,形成全方位推动非遗保护的政策组合拳。”庞微介绍说,目前市文化和旅游局正在研究制定《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管理办法》、《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管理办法》等一系列专题管理办法。
除了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庞微表示,市文化和旅游局还将出台北京市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对具备一定传承基础和生产规模、有发展前景、有助于带动就业的景泰蓝、京作硬木家具、剧装等传统工艺项目予以重点支持。
加快推进非遗剧院建设
“西城区是北京建城建都的肇始之地,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也是非遗大区。”西城区文委主任孙劲松介绍说,“西城区下一步将加快推进非遗剧院建设。结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支持有条件的非遗项目在大栅栏、琉璃厂、天桥、什刹海等传统风貌保护区建设一批非遗展示、传习所,提升非遗项目的影响力。”孙劲松表示。
如何合理利用非遗项目呢?孙劲松介绍说,西城区计划将非遗保护与文创、旅游、商业等工作相结合,推动非遗项目的合理利用与发展,还要继续做好非遗时尚创意设计大赛活动,使非遗贴近生活、融入生活。
千余条意见建议助力立法
“在立法各个阶段,参与人都非常广泛,包括传承人、项目保护单位、专家学者、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等。”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办副主任王德林介绍,非遗条例制定过程中发挥人大制度优势,两次征求了700多市人大代表的意见。比如,通过三级代表联系机制,有267位市人大代表、1000多位区和乡镇人大代表、400多位群众代表共提出意见建议912条。市政协也开展了立法协商,提出意见建议268条。“可以说,立法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动员的过程。”王德林说。
据统计,目前本市普查到各类非遗信息12000余项。现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11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26个,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73个,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909个;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01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52位,区级代表性传承人731位。本报记者 左颖 张宇
马上就访
非遗传承人杨凤一代表
条例修改稿吸纳了很多建议
“代表们提的建议,能补充的都补充上了。”拿着非遗条例的草案修改稿,市人大代表、北方昆曲剧院院长杨凤一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作为昆曲项目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凤一希望,实践中还要分类分区施策,制度化地将非遗技艺传承下去。
杨凤一在去年履职时就曾提出,对平均年龄超过70岁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保护已刻不容缓。因此,今年的人代会上,杨凤一是怀着喜悦与急切的心情审议非遗条例草案的。“这份条例经过多轮修改,比较接地气,代表们在审议时提出的建议很多也都被吸纳了。”杨凤一说,她提出的加快推进北京市非遗展示厅、利用老旧厂房建立非遗展览馆或大师工作室以及多给非遗传承人一些支持和温暖,都体现在了草案修改稿中。
“立法完成后,我觉得下一步工作就是各管理部门、各区如何落地。”杨凤一提出,目前社会各界对非遗传承人缺乏关怀,在非遗技艺传承方面也没有一套固定的制度。“我一直呼吁,要组织起来,搭建一个统一的平台,让非遗传承人都能通过固定的教学传授、演示展示等,制度化地将非遗技艺传承下去。”杨凤一盼望相关部门尽快给出更细致的规定。杨凤一也提醒相关部门精准施策,“应该分类分区制定计划,让不同非遗项目都享受到符合其特点的政策。” 本报记者 赵莹莹
非遗传承人钟连盛代表
有条例做后盾底气更足了
《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通过了,让市人大代表、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钟连盛底气更足了。
钟连盛告诉记者,非遗条例写入了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等内容,这对于非遗的传播非常有好处,可以让孩子从小接触非遗,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接触到非遗。钟连盛建议鼓励一些非遗传承人设立开放式的工作坊、工作室,将非遗制作的全过程展示在人们面前。
钟连盛表示,非遗条例从法规的层面进一步规范了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下一步,希望能够出台更进一步的实施细则。比如,如果确实是好的非遗技艺,政府到底会如何从资金上给予支持?如果想用历史建筑、工业遗址等空间建设非遗展示场馆,将可以获得哪些优惠政策?这些都需要出台更详细的规定。钟连盛相信,有了非遗条例作依据,非遗工作将开创可喜的新局面。 本报记者 张楠
(原标题:四部门解读《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立法过程及特色
首次规定团体可作为非遗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