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陈添:增设PM2.5三年滑动平均浓度指标
在昨晚举行的市人大代表询问、政协委员咨询活动现场,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陈添透露,目前该局机构改革已基本到位,就等“三定”方案行文公布。针对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中空气质量改善加入细颗粒物PM2.5“三年滑动平均浓度”的指标,陈添表示,用三年滑动平均浓度进行评价更能够抹平气象因素的影响,客观反映“人努力”的结果。
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工作人员对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设备进行维护 资料图 摄:甘南
陈添说,去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为每立方米51微克,接下来继续下降的难度很大,一方面继续减排遇到生活污染等刚性压力,另一方面还有气象条件的影响。“老百姓的期望是PM2.5直线下降,但实际上,波动中下降的趋势更符合客观规律。”
那究竟什么时候北京的空气质量才能跟气象条件“脱敏”,不受其影响?对此陈添说,目前来看,北京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已经有跟气象条件“脱敏”的趋势,不管气象条件好坏,二氧化硫都保持在一个比较平稳的水平,即使前几天扩散条件极度不利,二氧化硫日平均浓度也就每立方米十几微克。但是PM2.5因为成因和来源都相对复杂,依然还受到气象条件的影响。
“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明确提出,生态环境方面,今年细颗粒物年均浓度和三年滑动平均浓度要力争继续下降。过去评价空气质量的改善情况往往只用当年浓度值,“三年滑动平均”评价属于首次。据悉,今年的“三年滑动”值指的是从2017年至2019年PM2.5浓度的三年平均值。这个数值要跟“2016至2018年的PM2.5三年平均值”,即约每立方米60.7微克进行比较,力争继续下降。在陈添看来,这样的评价方式相比单年度评价更能够尽量抹平气象条件的影响,更能客观评价“人努力”得到的结果,这也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
“不过,不管评价方式和气象条件如何变化,减排是硬道理。”陈添说,今年北京将进一步落实之前制定的一系列大气治理措施,日益向精细化管理迈进。比如,今年北京开始通报街乡镇大气粗颗粒物排名,对粗颗粒物的监管进一步严格,反映了城市的精细化管理。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是北京市机构改革中新组建的部门,在原有环保局的职责基础上加入了应对气候变化等多项职责。陈添坦言,机构改革之后,自己深感职责加强、责任重大。他透露,目前机构改革已基本到位,在等待最后“三定”方案行文发布。机构改革之后有何变化?陈添打了个比方,以前发改部门管二氧化碳排放,环保部门管一氧化碳排放。“同样开着车,燃烧不充分的是一氧化碳,燃烧充分的是二氧化碳,本是同根生。两个污染物涉及两个部门,整合一起后更顺畅,把能源结构一起调整,同时减少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