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纪录片献礼改革开放40年,以小细节抒发大情怀对准网络用户
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一批献礼纪录片正在各大平台播出。腾讯视频本月出品了《扶贫1+1》和《我们身边的40个细节》,《扶贫1+1》精准扶贫系列纪录片通过记录全国十四个贫困区的扶贫故事,让最具代表性、最有故事的扶贫人物成为新时代的英雄。《我们身边的40个细节》则是从生活细节切入,以小见大地勾勒出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辉煌历程。正在北京电视台纪实频道播出的文化系列微纪录片《我们的传承》,寻访北京这座城市中的普通人,深度挖掘出30个北京文化传承的故事。几部献礼作品的视角不谋而合,都是扎根生活“落地”创作,以高品质、创新性、年轻态的讲述方式,用镜头记录平凡的力量。
邱伟
《扶贫1+1》从不同的角度深入生活,传递扶贫攻坚的理念和人民追求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景。制作团队用镜头细节记录时代,以实地拍摄体验变革。腾讯视频短视频内容中心负责人余文静在介绍《扶贫1+1》拍摄过程的艰辛时表示:“在贫困山区,比较大的拍摄器材可能不太方便运进去。在拍摄云南希望小学的时候,遇到当地下大暴雨,走到山里面一边是山、一边是悬崖,山路非常泥泞,拍摄团队一直走了19个小时,对团队是很大的考验。”她认为所有付出都非常值得,能够把这些故事和人物展现到互联网用户的面前,让观众切实体会到这些故事,正是作品的价值所在。
另一部纪录片《我们身边的40个细节》以多元、多彩、多姿的创作思路,从生活中寻找典型事物,向年轻人展现新中国的过去与现在,感念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构成了一幅大变革年代的拼贴画卷。谈及拍摄初衷,总导演胡群峰说:“该片在拍摄前进行了反复研讨,在大历史、编年体等经典叙事模式之外,团队最终决定回归细节,反映了40年来人们生活中每一个细节的变化,做一部生活史。”纪录片所涉及的人物,年龄跨度大,有80多岁的老人,也有00后刚成年的孩子,胡群峰觉得每个人的故事都很精彩,都不想错过。各种生动的故事交织,使《我们身边的40个细节》成为一部改革开放历程的“生活史”。
北京电视台纪实频道推出的文化系列微纪录片《我们的传承》,拍摄时间历时一年,五组导演走遍北京,以文化故事与人物故事交融并叙的拍摄手法,描绘出一幅北京文化的影像长卷,使观众在熟悉中寻找陌生,在经典中体味传承,感受古都的温度和独特气质。《我们的传承》共30集,每集5分钟,影像精美,内容精致,篇幅精巧,展示了北京的文化、艺术、技艺、风貌、习俗等。跟随镜头,观众可以看到白纸坊太狮,长城脚下的铁花,穿越回京西驼铃古道和十七世纪的大运河,领略北京城的笔墨纸砚,观赏法海寺的壁画,聆听神乐署的中和韶乐。拍摄过程中,主创人员在零下14摄氏度的寒冬里记录了白云观和北海的美,在零上40摄氏度的酷暑里记录了京剧学子们的夏练三伏,在凌晨三点记录了灵水秋粥的暖暖炉火,穿越荆棘深渊去寻找百年摩崖石刻,发现了一座有记忆、有温度、有独特韵味和气质的北京城。
与以往献礼纪录片的宏大视角相比,这几部纪录片以小人物彰显大时代,以小细节抒发大情怀,发挥影像史学的功能,用事实说话,用老百姓自身的体验说话,展现波澜壮阔的四十年民生史,这样的纪录片更符合当前网络视听用户的欣赏诉求。值得注意的是,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大环境下,随着短视频传播的流行,以及竖屏制作的逐渐普及,现在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制作的纪录片,从篇幅、节奏还是视听语言上,都与以往的时代纪录片有较大的差异,制作手法也同样出现了变化。如今95后、00后年轻人看的第一部纪录片,大多是在互联网上,所以如何通过网络文艺的形态,通过纪录片这样一种特定的叙事方法,去吸引青年一代,产生刷屏效应,已经成为当下纪实内容制作者新的探索方向。
(原标题:微纪录片对准网络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