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崇文门菜市场在传承中创新 曾是京城四大“菜篮子”之一
早晨7点半,位于广渠门桥东北角的崇文门菜市场刚开门,肉馅专柜的刘香春就迎来了几位买大肉馅的“回头客”。她笑着和顾客们打招呼,麻利地将肉馅装袋过秤贴价签,递给老主顾。大肉馅是崇文门菜市场30多年的老品牌,刘香春说她每天差不多能卖500公斤。“老客户图这儿的大肉馅质量好,不出汤,包饺子、蒸包子、炸丸子都好吃。”
肉馅专柜,刘香春为市民装馅、秤重、贴签。这个柜台每天卖出近500公斤大肉馅
作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北京四大“菜篮子”之一的崇文门菜市场,给人留下了太多美好回忆。人们记住了它“真在质量,诚在服务”的经营理念和传统特色。如今,北京人走进新的崇文门菜市场都有一有种亲切感、信任感。
早晨,广渠门外,带着孙儿孙女进崇文门菜市场采卖的市民络绎不绝
2002年,崇文门菜市场与物美超市联手,更名为“崇文门菜市场物美综合超市有限公司”。2010年5月16日,崇文门菜市场搬迁闭店,同年6月1日在广渠门重张营业。目前,崇文门菜市场的店面已扩大至通州、亦庄、朝阳门、宣武、天坛等地。
1979年,北京崇文门。当年崇文门菜市场是当地的商业地标。如今,地标是新世界百货。图:胡敦志
今年59岁的陈振民在崇文门菜市场工作了37年,如今是公司的副总经理。他忆起改革初期的菜市场心生自豪。1987年冬季,为改变市民冬天只能吃大白菜、土豆、萝卜的单调生活的菜篮子,陈振民和几名员工赴广东采购新鲜蔬菜,然后通过铁路货运,走9至12天,将蔬菜运回北京。“人遭罪不说,运回北京的菜有的冻了,有的烂了,损失不少。”陈振民笑着说:“那时我们的胆子够大的,其实上级部门不允许国营单位去外地买菜,后来我们都受到通报批评。现在不一样了,人们的观念变了,物流也发达了,一年四季的蔬菜水果应有尽有,想吃啥买啥,多有口福!。”
在“自由购”专区,一位老人用手机扫码支付,不用排队,方便快捷
55岁的杨学清是广渠门店的店长,在崇文门菜市场工作了38年。他在新店里经常碰见在崇文老店结识的大爷大妈,就请他。杨学清知道他们是冲着“大肉馅”来的,他和他们寒喧,请老顾客们提建议意见。杨学清说服务无小事,要把个性化服务做到位。“让人人满意,是我们全体员工每天努力的目标。顾客是用脚投票的,哪一点做得不好,就会通过顾客的嘴一点点扩大。所以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做好服务。”
习惯了排队结帐的顾客找回了昔日在崇文门菜市场的氛围和感觉
庄大雷,过了不惑之年,在崇文门菜市场工作了20年,目前是公司总经理。他说,崇文门菜市场与物美综合超市合二为一,是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我们一方面传承崇文门菜市场的传统特色、企业文化,一方面引入物美超市先进的管理理念、营销方式,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现在菜市场实行了“自由购”,顾客扫码支付,方便快捷。开辟了线上销售的生鲜电商平台。明年,广渠门店将率先进行环境升级改造,充分体现开放式的现代商业特点,增强顾客的购物体验,焕发崇文门菜市场的活力与容颜。
一位爱下厨房的帅气“宝爸”带着儿子逛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