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人文

希腊时代的璀璨与落寞:从战争到文明的地中海经历了什么?

2018-12-06 13:08 北京晚报 TF021

“地中海”在拉丁语的意思是“土地的中央”,它几乎完全被陆地包围。在过去欧洲的世界观中,这片海域也意味着世界的中心。地中海是西方文明的摇篮,是帝国、理念和宗教发源的舞台。地中海是亚欧非三大洲的交通要道,多宗教多民族在这片海域周围生活,它孕育了拉丁文明、爱琴海文明和阿拉伯文明,作为人类航海活动最早的、最活跃的场所之一,它也见证了三大宗教的产生与发展。

作者:柳树下


这幅画描绘了斐第庇德斯跑到雅典报告胜利的消息后累死的情景  图片来自《地中海战史》插图

地中海很小,穿过它很快,很容易做生意、交流思想,也容易打仗,所以在生产技术并不发达的时代,就有了大量海战冲突。自古通过各种记载,后人们都能了解到这片海域上发生的各种战役,或是奇谋巧思,或是改变人类命运的大事件。在地中海进行的战争主要是“文明之战”“信仰之战”,史诗般的传奇都曾在这里发生。从特洛伊战争到罗马人的崛起,从“十字军”东征到奥斯曼帝国崛起,地中海上演着一幕幕人类悲喜实录。从有史可考的特洛伊战争算起,地中海的战史足有3000多年之久。文聘元所作的《地中海战史》一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古往今来发生在地中海的战争,以此探讨了地中海地区的历史、政治、文化等诸多层面的问题,具体分析了包括特洛伊战争、波希战争、十字军东征等海战及裹挟其中的著名历史人物的兴衰。

希腊时代的璀璨与落寞

人类最璀璨的时代还要说是希腊时代,而它的繁荣与落寞也揭示了未来地中海的争夺史。

波斯人生活在小亚细亚半岛,自公元前550年起,领导者居鲁士大帝,统一部族击败兼并了3个大帝国(米底、吕底亚和巴比伦),从今天伊朗的位置起兵,建立了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把小亚细亚、叙利亚、埃及、地中海东岸、印度河以西的领土都收进了帝国版图。而此时的希腊还是一盘散沙,散落着大大小小上百个城邦,城邦之间互相斗争。波斯的北面、南面、东面因为地理环境的因素制约,无法再扩张,着波斯帝国的发展,他们把扩张的触角伸向了西边,迅速的一些大大小小的希腊城邦随即被征服,这些城邦有个共同的名称叫伊奥尼亚。正是这些城邦引发了希腊与波斯最早的战争。

波斯人并不直接统治希腊人,而是通过外派总督来管制,相当于这个地区的土皇帝,而波斯派出的人很多都残暴不仁,无情的镇压当地人民。这激起了人民的反抗,整个伊奥尼亚掀起反抗浪潮。此举得到了雅典、斯巴达等城邦的支持,在一时间取得了不错的战果。但起义军毕竟是与波斯帝国的正规军作斗争,对于波斯帝国而言这算不得是战争,只能称为平叛。在强大帝国的面前,最终随着中心城市米利都的毁灭,这场起义也告一段落了。波斯人展现出的强大实力,让其他城邦也没了对抗的胆量,纷纷投诚。而在众多的城邦中,雅典与斯巴达态度最为强硬,甚至把波斯派来的使者扔进井里。这激起了当时国王大流士的愤怒,他亲率部队出征,这拉开了“希波战争”的大幕。

希波战争有三大著名战役:马拉松战役、温泉关战役、萨拉米湾战役。马拉松战役就发生在第一次希波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大流士正是从地中海攻入希腊本土,波斯打造了一支庞大的舰队,横穿爱琴海在希腊的马拉松平原一带登陆。双方兵力相差10倍,雅典一方面向其他城邦求援,另一方面根据地形的便利积极备战。凭借着著名的希腊长矛密集阵战术—希腊方阵,以及顽强的斗志,利用地形在马拉松平原的窄口处阻击来犯的波斯军队,以少胜多,把波斯军队逼到了海边,最终只以阵亡200人的代价,赶走了上万波斯人。雅典城传递战报后来催生出了有纪念意义的“马拉松长跑”。

这次的失败并没有打消波斯征服希腊的想法,10年后大流士的儿子薛西斯一世再次卷土重来,爆发了第二次希波战争。另外两大著名战役就发生在这场战争中。有确切的数据记载,波斯帝国海军有1207艘战舰,官兵有57万,另有陆军约30万。而此次光是前来征伐的战舰就有1000艘之多,可谓兴举国之力讨伐。

水陆并进,陆路爆发了著名的“温泉关战役”,电影《斯巴达300勇士》表现的就是这场战役。斯巴达王列奥尼达率领300斯巴达勇士及数千其他城邦的援军坚守要地温泉关。薛西斯第一次派出了弓箭手向斯巴达人攻击,但再多的剑也无法攻破斯巴达人用盾牌筑起的防御工事。第二次派出了2万军队进行攻击,但由于地形狭窄,波斯人的人数优势难以发挥,攻击再次失败。第三次薛西斯派出了他最为精锐的部队,被称为“不死之士”,但同样难以攻破。

在薛西斯一筹莫展时,背叛者来了,他告诉薛西斯一条小道绕过了温泉关。斯巴达勇士处于被敌人前后夹击的境地,四面受敌最终温泉关失守。但斯巴达战士展现出的精神让人惊讶,他们用长矛刺,矛断了就用刀砍,刀豁了就用手打,手被砍掉了就扑上去用牙咬,300斯达巴勇士最后全部壮烈牺牲。温泉关失守后,波斯大军长驱直入逼近雅典城。雅典人被迫弃城退往萨拉米斯岛,波斯军队占领雅典城后将它付之一炬,随后向萨拉米斯岛进军,爆发了第三大战役萨拉米湾战役。

萨拉米斯岛夹在希腊半岛和伯罗奔尼撒半岛之间,海峡曲折且狭窄,两端出口被波斯海军封锁。面对300艘和1000艘战船的悬殊,雅典人唯有殊死一战。雅典海军采用疑兵之计诱敌深入峡湾,波斯军舰在进入峡湾后,船体高大、数量众多的优势一下变成劣势。雅典使用低矮的三层桨帆船,船上安装了一种非常厉害的武器——撞角。撞角是在舰首水线下用青铜包裹的巨大突出部,就像羊角,加上船速迅速撞击敌人,这成了雅典人的主要攻击方式。

波斯海军很快尝到了苦头。前面的船只被雅典海军撞沉,后面的船只纷纷后退,地方狭小难以转舵,波斯海军不是硬着头皮与雅典海军相撞,就是自己的军舰互相碰撞。波斯海军主要是由腓尼基人、迦太基人还有埃及人组成,都不是波斯人,面对情势纷纷投降逃跑。这一战波斯海军损失了200多艘战舰,虽说波斯海军还可再攻,但波斯人被吓破了胆,谁也不愿再组织进攻。薛西斯自此战以后,也放弃了亲征,让麾下大将继续指挥,自己灰溜溜地回了波斯。此后希腊与波斯继续进行了大大小小多次战役,最终在希腊人的努力下,波斯放弃了对希腊的征伐,双方签订了《卡里阿斯合约》停止了战争。

在战争中希腊两大势力雅典与斯巴达产生了分歧,两者间的间隙也越来越深。希波战争后中坚力量雅典成为了整个希腊的霸主,雅典控制了其他城邦大有建立雅典帝国之势,另一个强大的城邦斯达巴自然不会答应,于是双方爆发了长达27年之久的伯罗奔尼撒战争。

起初双方互有胜负,10年间打来打去,领土基本上还是原来的边界,于是双方签了一个所谓的和平条约。不过,积蓄的怨恨并没有因此而化解,5年后战事重新爆发,此次战争的中心是现今意大利半岛南端的西西里岛。那时,意大利和西西里岛一带有许多希腊城邦,那里有斯达巴人的重要盟友。然而此次雅典远征西西里以惨败收场,几乎全军覆没。此后斯巴达人开始占据优势,甚至与希腊人的宿敌波斯人组成了同盟,波斯的援助大大增强了斯巴达的实力。之后的战争中雅典败多胜少,在羊河口大海战中雅典海军大败,海陆均被斯巴达封锁,困境下雅典被迫投降。雅典自此接受斯巴达的领导,伯罗奔尼撒战争正式结束。

希腊文明作为西方文明的根基,孕育在地中海周围,也曾辉煌过却也在内斗中黯淡了下来,希波战争似乎也是历史上第一次东西方之间的大战。其实结束城邦制进入集权制差点就要在希腊完成,但是内部的互相争斗,让希腊各派都没有达成政治体制的跨越,直至更为野蛮强大的马其顿到来,一统希腊各城邦,建立了强大的帝国。后来,罗马帝国、阿拉伯文明壮大、“十字军”东征、奥斯曼土耳其崛起,也让地中海文明进入了一个不同文明冲突的大时代。

合作与征服轮替

从1453年拜占庭帝国灭亡以来,围绕着地中海爆发了一系列漫长的冲突。这些冲突主要是东西两大阵营出于意识形态上的对立,而不断摩擦出的结果,其实直到现在地中海东岸,仍是世界的火药桶,东西方文明接触的最前线。但对当时的人们来说,他们以为地中海是世界的中心,自己只要夺取世界的中心就能代表他们的宗教、他们的文明为正统。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场争夺战早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就已开始。无论是十字军攻占耶路撒冷,还是奥斯曼帝国攻占君士坦丁堡,背后争夺的都是罗马帝国继承人的正统权——能够统治地中海,拥有“恺撒”这个头衔。神圣罗马帝国与拜占庭帝国的矛盾正是因此。信仰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也怀抱着同样的梦想。奥斯曼的苏莱曼大帝在听到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加冕称帝并拥有“恺撒”头衔时,气不打一处来,觉得查理五世抢走了他的称号,甚至远在黑海的俄罗斯,也以继承拜占庭自居。1547年伊凡雷帝自封为俄国历史上第一个“沙皇”(Tsar),而这便是“恺撒”(Caesar)一词的俄语发音。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落败,俄国仍企图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手中夺回君士坦丁堡。

地中海在这千百年以来,更加动荡不安,争夺始终未停歇。但每次重演历史就会制造新的冲突,在无意中开展了未来新的方向。虽然双方可能是为了信仰而战、家族荣耀而战,但自城邦之后的帝国冲突,每一次都是大型战争,海战更要举全国之力。这时拼的是国家财力、生产力、科研实力。对于像征服君士坦丁堡、夺取地中海制海权这样的大战来说,发动战争之前组织起足够的力量才更为关键。在希腊城邦之后,合作与征服成为了接下来地中海千年来的主旋律——不管是宗教力量还是政治力量,都需要彼此结合去争夺地中海霸权。

《地中海战史》对这一段时期进行了全面的叙述,从主要战争到各个局部冲突都有所讲解,这些当然是生动的历史,但如果仅仅把它看作是跌宕起伏故事”则无助于我们了解针对这片海域争夺的深层意义。梳理总结有利于我们宏观去看待战争的意义,及其对历史发展的推进作用。

比如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是几百年地中海争夺战的收尾,也是宗教对垒的“三八线”,是世界分割东西的必然结果,这座城市虽是东罗马帝国的首都,但却成了抵御东方势力的前线碉堡,随着时间发展越来越孤立无援。奥斯曼人虽攻城略地,但他们的胜利更多得利于西方世界的分裂和软弱。奥斯曼帝国虽然有强大的海军,也有很多优秀的海军将领,但却仍停留在传统的陆战打法上:将战士运到一个海岛,登陆攻占那里的城堡,然后固守,只在乎抢夺一个个据点,没有形成对海域的全面控制,即便夺取了制海权,也并未真正明白意味着什么,因而随后就毫不可惜地丢失了。

这幅画名叫《君士坦丁堡之图》,由德拉克洛瓦所作  图片来自《地中海战史》插图

有没有海上航道,敌方是否拥有强大的海上力量,都是关系到帝国安全的基础问题。有没有制海权的确最多是受到一些骚扰劫掠的烦恼而已。但我们从奥斯曼帝国的视角来看,帝国的确想从制海权来控制地中海,但这里想控制的还真不是海权而是陆权,想通过海洋来控制陆地,通过岛屿来加强对大陆的控制。这样看,在陆地的节节胜利使得无论是罗得岛还是马耳他岛,都没有什么占领价值。攻占它们不是为了掠夺物资,就是在向西方进军的路上给帝国制造麻烦,很少有围绕岛屿,围绕海权制定的战略。因此,奥斯曼帝国在1453年占领君士坦丁堡之后,1517年征服埃及,1529年甚至进逼维也纳城下,而近在咫尺的罗得岛,却直至1522年才顺手占领,至于塞浦路斯直到1571年前仍是基督教在奥斯曼帝国中的一块飞地。

当时奥斯曼帝国的主要对手西班牙也没有意识到时代的变化。西班牙与威尼斯联军在1571年的勒班陀海战中大获全胜,胜利后却没有巩固制海权,而他们进行这场战争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清理基督教世界的异教势力,目光并不长远。基督教世界在实力上仍旧落后于奥斯曼帝国,而这场战争也并没有阻挡奥斯曼的势力,勒班陀之战2年后威尼斯正式割让塞浦路斯并签署了巨额赔款,从战争的角度看,几乎等于白打了。

在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之后,当年争霸地中海的主角奥斯曼帝国和西班牙王国都没落了,信仰已退居二线,剩下的只有政治角逐和经济利益。在勒班陀海战之后,地中海减少的冲突分别转向了波斯和大西洋,大航海时代的开启,让地中海从战场中心沦为一个被人忽视的安静角落。威尼斯商人涉足东地中海贸易和教皇事务,在地中海左右逢源。而在大西洋,英、荷等新教国家占尽先机,用一种不同的方式冲击着地中海的势力,在外开辟了新的“战场”。那里却没有位置留给威尼斯人。

西方虽然并没有像奥斯曼帝国成为一个集权大帝国,而是分作一个个小王国,但呈现出远比奥斯曼帝国更强的活力。正因西欧的多元分裂,许多国家在远离地中海霸权争夺的中心地带后,开始思索各自不同的发展模式,把目光投向别处。这在铁板一块的奥斯曼帝国内部是很难做到的。在地中海周围形成的不同的文明形态,决定了地中海世界在随后几百年里的命运。

争霸战仍在继续

在《地中海战史》中,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到公元500年左右,地中海周边地区跨越地域频繁交流,开始了文明的第一缕阳光,腓尼基人与希腊人创造了最早的海上帝国。对于古希腊人而言,迈锡尼和神话英雄世界的瓦解,让他们在这片海域的交流更加频繁,城邦之间联系也更加的密切。波斯入侵使得希腊由散落的城邦个体,走向集中的政治体,萨拉米斯战役为希腊人赢得了爱琴海这片海域的霸主地位。伯罗奔尼撒战争让希腊在内耗中衰弱,同时也告诉失败者雅典人,他们的未来在于海上,这才是海洋城邦该看的地方。罗马时期与迦太基人有关海权的争斗从恺撒到奥古斯都,地中海的稳定对罗马人的繁荣至关重要。

《地中海战史》 文聘元著

第二阶段西罗马灭亡后,地中海的世界形势更加复杂。西地中海与东地中海逐渐分离,两边各自拥有了自己的文明和不同的生态样貌,也都爆发了一系列的危机。西罗马被蛮族灭亡导致皇权的消失,同时教权却日益庞大。与此同时,以拜占庭为中心的东罗马的皇权则在哥特人、斯拉夫人、波斯人、阿拉伯人的大规模侵袭之下得以幸存。西方势力联合教权为正统性而战,基督教世界拼力阻止伊斯兰文化的扩张,热那亚、威尼斯等意大利城邦与奥斯曼土耳其的军事斗争成为地中海上的主要矛盾。商业交流频繁,雇佣军、传教士等在地中海内交流频繁,“十字军”东征掀起新浪潮,让东西方的矛盾加剧,抵抗性更加明显。1348年,一场黑死病席卷了欧洲大陆,整个时代被血腥与黑暗所笼罩,上帝之光不再照向这片海域。在黑暗中等待着复苏。

此后,地中海受到来自大西洋的挑战,为了开拓世界各国纷纷向外拓展,也给了地中海少有的宁静。于中世纪晚期走向衰落的地中海,仍旧以它重要的地理位置积蓄着贪婪。西班牙的斐迪南和伊莎贝拉毁灭了格拉纳达王国,驱赶大量的犹太人和穆斯林,使得西欧的人口结构发生了改变,给20世纪的大浩劫埋下了引线。大航海时代的开启,使得西班牙、葡萄牙、法国、英国在更广阔的海域和更遥远的大陆展开残酷的争夺,此时地中海的霸权已经受到外部海域的影响,欧洲大规模的洗盘导致势力格局的再次混乱。君士坦丁堡虽然只控制着博斯普鲁斯海峡和马尔马拉海一带,但它曾作为拜占庭和奥斯曼的首都,统治着地中海的大片区域。西西里、塞浦路斯、马耳他和克里特等现在并不起眼的小岛,因在地中海争霸中发挥的作用,必定令人铭记。20世纪的地中海,土耳其再度崛起,参与欧洲争霸。俄罗斯在黑海跃跃欲试,巴尔干炸药桶引燃各方势力,意大利寻求往日辉煌企图重现罗马盛世。两次大战分分合合,地中海在炮火中调整着世界结构,未来,纷争恐怕仍将伴随着着片蔚蓝的海域。

 

 

(原标题:地中海从战争到文明)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021

分享到

134件文物“彩绘”地中海古城 高科技手段再现这一未解之迷

意大利西西里岛小镇桑布卡以1欧元卖房 但有个前提条件

世界自然基金会:地中海恐将成为“塑料之海”

地中海一天两艘沉船 偷渡客近60人丧生

地中海偷渡船倾覆 90名难民试图从利比亚逃离全部罹难

地中海再度发生难民船沉船事故 超30人死亡

5000人!地中海偷渡遇难人数达新高

记者实拍偷渡者葬身地中海 过去一周已700人遇难

天伦王朝酒店举办地中海美食节

古香会历史文化展将办 重温西山永定河人文内涵

明朝蒙古使者为啥都爱往北京跑?这就不得不提“厚往薄来”原则

《英雄赞歌》填词者非职业作词人,为何非他莫属?

一家17代人守护袁崇焕墓近400年,宋庆龄、周恩来都曾来祭扫

从《红楼梦》王熙凤这番满分操作,品婆媳关系中的智慧

钱浩梁:成也李玉和,毁也李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