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徐志摩都爱猫!古人“吸猫”史在这本书上全有记载
近日,浙江大学的一篇硕士论文《乌有之猫:“云吸猫”迷群的认同与幻想》在网络上走红,引发热议。有人认为将“吸猫”作为硕士论文的研究对象并不合适,说“吸猫”文化的背后是当代中国青年群体的精神虚无未免小题大做;但也有不少人表示,它反映了时代的变化,是一项有意思的、贴近生活的亚文化研究。孰对孰错暂且不论,“吸猫”这个词自近几年流行开来,的确以其形象生动而深入人心——它的原意只是在描述人类亲近猫时的爱抚动作,但同时又非常契合了爱猫者对猫的痴迷心理:一个“吸”字充分表现出了“吸猫”就像“吸烟”与“吸毒”一样,会让人上瘾。因此,该篇论文的作者总结道,猫“俨然就是现代人的一种精神鸦片”。
作者:曾子芊
《画中有猫》 『英』德斯蒙德·莫里斯 著
其实,猫可能不仅仅是现代人的精神鸦片,“吸猫”的苗头在历史上早已有之。中世纪时,尤其是在修道院中,有些猫被当作宠物饲养了起来。六世纪的时候,甚至连教宗都有一只宠物猫。教宗格里高利一世对他的猫宠爱有加,“跟世界上任何其他事情比起来,他最喜欢的是抚摸他的猫”。先知穆罕默德的“吸猫”传闻更夸张。有故事说,他要去祷告之时,宁愿剪断衣袖也不愿惊醒那只在上面熟睡的猫。一本1300年面世的修女守则书里写道:“我亲爱的姐妹,你不应该拥有任何动物——除了一只猫。”允许养猫的条文里还附上了严正的警告:“如果有谁要养一只猫,那么请她注意,不要让这只猫打扰到任何人……她也不能够心心念念只想着猫……”该时期的一部手稿中配有一幅插图,图中一名修女在纺线,身边便有只猫在玩一个纺锤。
以上种种有关“吸猫”的历史细节,在近日出版的《画中有猫》一书中被详细梳理。作者德斯蒙德·莫里斯选择了139幅东、西方的画作,通过分析历代艺术家如何将蜿蜒曲折的“人猫关系史”记录于画中,勾勒出了几千年内猫和人类的关系变化图谱。德斯蒙德·莫里斯身兼多职,既是动物行为学家,写出过饱受争议的“裸猿”三部曲,同时他还是一位超现实主义画家。这本书除了表现猫如何走过艺术史以外,还涉及了这些艺术作品完成时的社会风俗、宗教状况、外交关系等内容,忍不住令人猜想,一定同样是出于对猫的喜爱,作者才会写这本“跨界之作”吧。
书里写道,猫在被人类驯化之前,它对史前人类来说无足轻重,有关它的艺术作品屈指可数,其中最壮观的当数七千年前利比亚的一幅巨大的岩石雕刻画:两只大猫后腿直立、彼此打斗,这是艺术史上最早表现猫打架的作品。我们会发现,猫在这里所代表的符号是“暴力攻击”而非对人类有用的“捕猎技能”。不过,等猫被人成功驯化,成为了外可勇猛狩猎、内可捕鼠安家的吉祥物,一切就都不一样了,它逐渐成为了无数人类艺术作品的表现对象。
在古埃及时期,猫的地位很高,它成为了一个独立的艺术主题和文化意象,其中最重要的是“女神”这一身份,它代表着能够孕育生命的太阳女神芭丝特——想必去过大英博物馆的人都还会记得那尊令人难忘的、戴着黄金耳环和鼻环的埃及青铜猫像。由于当时家猫在控制鼠害中的作用日益突出,长着猫头、友好的芭丝特便逐渐成为了当地人崇拜的神祇。长久以来,挖掘者在废墟中“找到了几千尊这位女神的青铜像”。
然而,伴随着文明的更迭,猫的地位也在沉浮。在随后的一些时期,猫变得无足轻重,甚至一度变成了“邪恶的动物”,从以往被“庄严描绘”的神坛上跌落;但十八世纪下半叶后,猫明显又被重新给予了更多的尊重,开始能够拥有独属于自己的“全身像”,乃至今日成为了世上“最成功的食肉动物”……这些都能从艺术作品中得到反映。德斯蒙德·莫里斯说:“艺术家像猫。”此总结虽然过于简化,但的确有不少艺术家和猫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联系。爱猫的作家也不少:爱伦·坡、海明威、加缪、村上春树、徐志摩……据说,民国时期的文人们可谓是“人手一猫”,看来“吸猫”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呀。
虽然《画中有猫》的文字整体上会给人一种简略感,但仅欣赏里面有趣的画作也能收获到不少轻松愉悦。我们会看到古埃及时期的“猫为鹅赶车图”,还有“瘦猫服侍胖老鼠图”,故意设置的角色调换和讽刺效果令人捧腹。更何况,对有些热衷“吸猫”的人来说,只要能看到猫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