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如:我们在重大历史关头为什么能做好这道“选择题”?
我们在改革的重大历史关头非常清醒——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资料图。张风 摄
回顾改革开放40年历程,每当我们面临一个重大的发展或攻坚的历史性关头,就会遇到道路的方向性选择问题:是走“老路”“邪路”,还是走“新路”?
“文化大革命”后的中国,遇到了这样的选择。选择的结果,就是以大无畏的开拓创新精神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在思想理论上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国内外政治风波发生后的中国,遇到了这样的选择。选择的结果,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在思想理论上实现了与时俱进,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进入21世纪后的中国,遇到了这样的选择。选择的结果,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时在思想理论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又一次遇到了这样的选择。选择的结果,就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历史和实践是最权威的,每当我们的改革发展遇到重大历史考验,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面临道路的方向性选择和历史性考验时,选择的坚持的都是“新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选择走“老路”或“邪路”。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指出的:“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为什么中国改革开放40年没有犯大的错误?就是因为我们在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特别是在改革的方向、立场、原则问题上,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清醒,在道路及其前进方向问题上没有做出错误的选择。
来源:理论周刊
作者:李君如(原中央党校副校长)
编辑:TF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