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身体里已发现微塑料 “塑料体格”怎么来的?
原先给人说“塑料体格”,多半是说你的身体弱不禁风,以后再被说是“塑料体格”,那恐怕是说你体内真的有塑料——微塑料首次确认进入人体。在不久前举行的欧洲联合胃肠病学会上公布了一项最新研究,首次确认人体内发现了9种以上不同种类的微塑料。
蔡文清
资料图 摄:阎彤
研究人员对年龄33到65岁的志愿者,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饮食控制,最终提供粪便样本供研究。研究结果令人震惊。“塑料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人类以太多方式暴露在塑料中,但根本没有想到每个样本都能检测出微塑料。”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维也纳医药大学一位胃肠病学家表示,研究人员在所有样本中都验出塑胶微粒,多达9种不同类型,其直径在50到500微米之间。研究人员猜测,人类很有可能通过食物链或者其他途径摄入微塑料。根据参与这项研究的被试者提供的日志,他们都吃了塑料包装的食物,饮用了瓶装水,其中六位还吃过海鲜。每10克粪便样品中含有20颗微粒,最常见的微粒是聚丙烯(PP)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它们是塑料瓶和瓶盖的主要成分。
塑料制品,在当今现代社会与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塑料是人工合成的大分子聚合物,在环境中难以自然降解,随着人类的使用量的增加,在失去使用价值并被我们当作垃圾丢弃后,废弃塑料在环境中不断累积,并且对地球上越来越多的生物及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胡献刚博士说,微塑料,顾名思义,也就是粒径非常小的塑料颗粒,国际上普遍将环境中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定义为微塑料。这种物质在自然界本来是不存在的,完全是人造的结果。包括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释放到海洋环境中的原料树脂颗粒、个人护理品和清洁剂中的塑料磨砂颗粒,在风浪、紫外线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渐破碎或分解形成的塑料碎片。
令人担忧的是,微塑料已经无处不在。这些5毫米或者米粒般大小的塑料,来自降解后的塑料碎片、合成纤维和塑料胶球。早先人们认为塑料垃圾会让海洋生物误食,然后动物可以排泄掉摄入的塑料制品。然而,一位生态毒理学家马克·布朗对此并不完全确信。他做了一个实验:先把蓝蚌放进水槽,再放入涂有发光材料、比人类血细胞更小的微塑料,在蓝蚌摄入这些微塑料之后,再把它们放进干净的水中。6周之后,他把这些蓝蚌打捞起来,发现微粒仍然在它们体内。接着研究人员在鱼类、蚯蚓和其他动物的体内也检测出了微塑料。
另一项基础研究也表明,在英国市场上出售的贻贝中全部发现了微塑料颗,平均每100克贻贝就有70个微塑料颗粒,而且野生贻贝微塑料含量通常比养殖贻贝要多。而加拿大的养殖贻贝每千克软组织中最高达1.3万个;德国的啤酒中每升的微塑料含量高达150个,蜂蜜中每千克最高达400个。
微塑料污染终于轮到人类了。不管是食用已经受了污染的食物,或者无意识吃下食品包装上的微小塑料,都可能造成人体内的微塑料污染,《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在人们日常接触的食物有些已经发现了微塑料的成分。
微塑料还充斥着我们的环境,人类会吸入从空中掉落的微纤维。有证据表明,与尼龙和聚酯纤维打交道的工人,其接触有害纤维的程度远高于普通人群,他们的肺部会受到刺激,肺容量也会降低。日常生活中,人类一直在摄入微塑料,如在灌注饮料的过程中,微塑料会渗进饮料;大气中的微纤维也会落到自来水储水池,全世界83%自来水样品中检都测到了微塑料的身影。微塑料和有毒物质还可能积累到食物链中,对整个生态系统带来潜在影响,
其实,人类自身也是塑料垃圾的制造者。比如人们使用的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瓶,都可能是微塑料的来源,食盐中的微塑料或许就是不经意间抛弃的一个塑料袋,在它“粉身碎骨”之后,又爬上了人类的餐桌,看不见,摸不着,却自食其果。
微塑料已进入人体。虽然有专家称,与很多污染物一样,微塑料的危害很有可能取决于阈值,超过某个数值,它们才能真正影响健康。但值得警惕的是,最小的微塑料已经侵入了人的血液、肠道、淋巴系统甚至肝脏,对人体健康的威胁不容小觑。
作为我们普通人,也许目前无法完全避免对塑料制品的使用,但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少点一次外卖,减少使用一次性制品;少用塑料袋,多用环保袋;少购买瓶装水,常带水杯在身上……让减少塑料消费、使用、污染的理念与行动融入我们日常生活中。
(原标题:“塑料体格”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