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深读纪录

40年我们逛过的那些市场:潘家园 旧货市场到文化地标

2018-11-26 11:56 北京晚报 TF003

有人说,北京有两个地方永远人头攒动,一个是天安门广场,所有人都仰着头看升国旗;一个是潘家园,所有人都低着头寻宝贝。这个潘家园,就是潘家园旧货市场,也叫潘家园古玩市场。

建市20多年,潘家园已经成了“古玩市场”的代名词。每到周末,市场里人头攒动,挤满淘宝客和慕名而来的游人。

根据市场最新统计,市场里经营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非遗作品的商户,有1298家,占比达3成,其中国家级非遗产品更是多达1048家。

1992年的潘家园已经形成市场雏形,以经营旧货为主。

为满足需要,潘家园旧货市场率先建起立体停车楼,在寸土寸金的地段将有限的使用面积充分利用。

市场每年都定期举办非遗手工艺品交易博览会和年味儿十足的春节交易会,为非遗传承人提供技艺传承和商品交易搭建舞台。

李云鹏成为少数几位伴随潘家园变迁、发展的商户之一。为顺应市场变化,他几次转变经营方向,如今也开始“鉴定”等服务性项目。

作为一名在潘家园经营超过20年的“老人”,“美石家”店的老板李云鹏见证了潘家园从无到有的成长。1991年,李云鹏和爱人双双从部队退伍,李云鹏成了一名政工干部,爱人分配到了邮局。“一个月工资就200多块钱,不够用。”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劲松南路和旁边的一个“土山”逐渐形成了一个老百姓自发的市场。“就是把家里闲置的东西拿来卖,贴补生活。我一下班就去市场摆摊卖家里不穿的旧衣服。”1992年,潘家园街道办事处加强了对市场的管理,建了90多间铁皮房,李云鹏也有了一个7平方米的固定摊位,仍然是卖服装。

“那时市场里除了杂货也有古董,最初都是北京市民拿出家里压箱底的传家宝卖来换钱。在不远处的华威桥边已经有了一个北京民间艺术品旧货市场,也就是现在北京古玩城的前身,有了古玩和当代手工艺品的销售氛围。”李云鹏说。“起初市场里什么东西都有,形不成特色,后来管理人员和我们商量,希望能确定一方向。”于是1994年,全部市场从劲松南路迁入现在的地块,挂名“潘家园旧货市场”。虽然叫“旧货市场”,但范畴锁定在了古玩杂项、字画、书刊杂志、民间工艺几大门类,偶尔也有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市场保留“地摊儿”形式,可任意“淘货”和“捡漏”,省去了高额租金,工薪阶层有了成为“民间收藏家”的可能。

随着北京旧城改造,老北京纷纷离开祖居,家里的旧货、旧家具、旧建筑部件大量流向潘家园,这里的古玩市场味道越来越浓。市场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已经开始名声鹊起,不少喜欢老玩意和古玩的朋友时常去潘家园“看看货”。 短短几年间,潘家园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古玩旧货集散地,吸引着大批淘宝者和游客,年成交额达数亿元。在许多人眼里,“潘家园”几乎成为古玩市场的代名词,已成为北京的一个文化地标。

2001年,潘家园进行改造升级,建成工艺品大棚,潘家园市场也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政要,“登长城、吃烤鸭、游故宫、逛潘家园”已成了当时外国游客到中国旅游的重要项目。

“没有潘家园就没有我李云鹏今天。”李云鹏发自肺腑的说到。20多年里,李云鹏经历了古玩市场的几次起起落落,几经转行,最终走到今天,对于李云鹏来说潘家园这块地方是他情感所系。而对于更多人来说,逛潘家园已成为习惯、一种情节。

记者 程功 摄影报道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003

分享到

北京岳各庄批发市场牛羊肉供应量上升124%,猪肉供应量增加75%

明起,北京这家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暂停营业

北京将严格监督:商超、集贸市场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袋

红桥市场恢复营业严守一米线,顾客进场要走“三步曲”

疫情防控期间,生产供应防疫物资企业可享专人专项“速办”

三招整治过后,北京开古庄市场不一样了,越变越“靓”!

口罩价格飙涨20倍!打击坐地涨价,稳定防疫产品市场是政府之责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严查未经同意发送商业信息

京津冀经济增长正向消费主导型转变,北京已进入消费主导型增长阶段

改革开放40年:百姓市场的变化足以让人欣喜

平谷北大市场关停整顿 为商户预留留10天甩货期

北京这群老党员一日行千里,奔波在扶贫路上

哇哦!昌平竟藏着一个“小鸟天堂”

迎国庆主题花坛亮相,今年整体应用200余个品种

2020中关村论坛和科博会开幕,多图看现场!

大片来了!雨后京城,晚霞与彩虹交相辉映

草原乌鸡蛋逐渐在北京站住脚,林下资源助力内蒙部分村民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