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书乡

港珠澳大桥第一时间并未圆满成功?《天开海岳》记录真实惊魂夜

2018-11-23 12:25 北京晚报 TF019

真实地看——用自己的眼,真实地听——用自己的耳,真实地说——用自己的心……

长江


港珠澳大桥  新华社供图

对于报告文学作家,这是创作的底线,但能不能做到呢?

大部分时间我以为我做到了,我是认认真真地了解了我想要写的“人与事”,但那些“故事”,也许是“真”,也许是假,也许含有水分——皇帝的新衣啊,当世界都人云亦云,“新衣”便仿佛存在着一样,但有时,还真未必。

我写港珠澳大桥,开始是做电视(央视《新闻调查》已经播出了两期),看了很多相关的报道——过去的事情了嘛,十四年开发、七年建设,无法亲历,无法亲眼所见,就只能靠报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但报道怎么说,你就怎么信?就怎么用?很多事,特别是很多关键的细节,那是“他人的眼睛”。要不是后来我一个个地重复采访,一个人一个人重新地回顾,面对面,我可能又要被自己的“轻率”给坑了。我说的“关键的细节”能举例很多,但如果只举一例,那就要说“海底隧道”——这条隧道在整个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中是难中之难,6.7公里的全长,巨龙一样要很好地摆放到伶仃洋主航道下方四五十米的水底深处,还要能经受得住120年使用时间的设计考验。为什么非要这样做?伶仃洋的主航道嘛,不能影响了海面上几百年船只航行的习惯;如果把桥高高架起,香港赤腊角国际机场近在咫尺,飞机的起落又会遇到危险。所以,“巨龙潜海”就没有其他选择,就考验着中国工程师的胆量和智慧,也引来了世界桥梁界同行集中而深刻的关注。其中,海底隧道最后一个6000多吨重的大家伙,叫“最终接头”,尽管它比33节沉管(标准长度180米,宽37.95米,高11.4米,重近8万吨,恰如一个中型航母的体量)还是要“小”很多,但工程之难,难在海里穿针、千钧一发、命悬一线,也可谓成败、生死均系于其一身。

2017年5月2日,不要说中国的媒体,就是全世界的主流媒体,都把“长枪短炮”和关注的目光对准了中国南部珠江口外的伶仃洋,在这里,中国人正在进行着“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的最后合龙——“最终接头”沉放入海,与一整条隧道贯通。这6.7公里的海底隧道如果接通了,用老百姓的话说,55公里全长的大桥也就被“激活”了;但万一连不上,或者堵在了什么地方,那就是“血栓”,也会毁了隧道乃至整座大桥的性命!

如神话一般,晚上10:30,作业海域传来捷报,随着最后一段接口装置在海里完成对接,管内没有水,一滴水也不漏。整座大桥,这个巨大的海上“巨无霸”,以此为标志可以正式地向全世界宣告:“我们成功啦!”——伶仃洋上烟花绽放,安装船上一片欢呼!叫声、掌声、歌声、泪水——大海也都跟着沸腾了!

那一天,那一刻。

能发新闻的媒体几乎都在第一时间报出了“成功”的喜讯。这个“喜讯”非同小可,它是中国人翘首以盼了多时的骄傲,是中国主要靠自己的力量来完成的一个举世无双的大“奇迹”!

但是后来,我写纪实文学《天开海岳——走近港珠澳大桥》,开篇却用了一个让人“扫兴”的题目——《暗埋杀机的“5·2之夜”》。

为什么我要这么写?

因为5月2日午夜12点之前发出去的新闻有误,那时候“最终接头”并没有真正成功,水下沉管对接出现了17厘米的偏差。这17厘米超出了设计许可。许可是多少?7厘米。超出的这10厘米,会不会给大桥带来隐患?如果会,那怎么能说就“成功”了呢?

开始做电视、后来写文章,我不是有意地要去“挑什么刺儿”,只是采访中总觉得“最关键的一步”我要亲眼见见当事人,亲耳听听当事人怎么回忆。这一访、一见、一听,不得了,我惊住了。因为当事人不止一位地都跟我说,那天晚上的情况万分危急,17厘米的误差当然不能被认为是真正的成功,对大桥是瑕疵、是隐患,是否“推倒重来”,才是后来我们核心的较量。6千多吨重的一个钢混的大家伙,嵌入到事前已经安装好的第29、第30节沉管之中,难度尚且极大;因为偏差,把它再拎起、找准位置再插进去,这成败的压力和“要不要如此玩命”的恐惧,更如泰山压顶,甚或这样形容都不足以表现当时大桥所面临的危难和决策者们选择的艰难。

是要60分,还是100分?

100分的辉煌将要伴随的是彻底失败、颜面扫地的可能!

此时,时间已经到了5月3日的凌晨,“岛隧工程”各路指挥和项目负责人都刚刚回到驻地,人们心情大好地准备睡下。几年的心血,连续几天的演练、准备,大家都太累了。只有一个人——至少一个人,没睡,不敢睡。他是谁?林鸣。就是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总项目部的总经理、总工程师林鸣。他心里不踏实。他在等一个电话。

按照设计,隧道沉管在海底是否已经实现了“完美对接”,有GPS系统、双人孔投点、管内贯通测量以及水下人工复核四种测量手段。最后一个手段,也就是最后的一道监测,技术人员要步行或坐电瓶车进入到隧道的内部,打开“最终接头”的封门,亲眼检查和校验“最终接头”纵向及横向的安装是不是按设计要求没有超过对接误差。但是这个电话始终就没有来……

我后来采访了林鸣,采访了大桥管理局的“大当家”朱永灵局长,采访了工程总监、岛隧工程设计总负责人、具体施工的一路副总经理们。我得到的“最真实的说法”都是:“第一次对接不能算成功!”

怎么办?

要不要推倒,至少是弥补先前已有报道的“确实”或“缺失”?要不要“实话实说”?

最后的考量并不在于我作为写手敢不敢“颠覆点什么”,而是港珠澳大桥如果真的是我们中国人一出手就成果累累,掌声鲜花,那也太容易了、太轻松了。如果我就这样写,心里过不去。因为那是对大桥建设艰难的弱化,是对英雄含金量的折损,更是对建设者长期付出的巨大努力——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步步惊心、脚脚涉险,也包括一次次令人绝望的挫败和险些的失败,有意无意的模糊。那注定要给世界、给国人,特别是给历史,留下星星点点的致命错觉。

所以我必须……

从这个“必须”,我再一次地看到了我们作家脚下其实处处有陷阱。这些“陷阱”有时是客观给你的,比如“误读”,比如“错以为真”,但也有时,是我们自己给自己挖的——粗心、轻率,甚至功利,我们就会掉进去。这样的“陷阱”,陷进去便难以自拔、愧对良心。必须要避免!所以才有了充满坎坷却无比真实的《天开海岳》。

(原标题:真实地看,用自己的眼)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019

分享到

在港珠澳大桥东人工岛检查站被扣留,港籍嫌疑人接受采访时这样说

潜逃7年港籍嫌犯途经港珠澳大桥被抓,警方通报来了

港珠澳大桥一年客流破1400万 珠海口岸客流呈现超预期翻倍增长

大展今起开放!150个“新中国第一”,唤醒你的多巴胺

难度超越港珠澳大桥!又一跨海超级工程正在伶仃洋建设

铁路版港珠澳大桥启动勘察设计 开挖的每一米都将挑战世界级难度

“大桥+高铁”成粤港澳大湾区春节游一大特色

北京工程师“把脉”伶仃洋:精确预报海洋天气 完成不可能的任务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执法局局长郑顺潮,管理新建成的“世界奇迹”

为了这本书,他坚守一线数月,独家记录港珠澳大桥建设难题

“高校力量”托起港珠澳大桥 多所大学提供技术支撑参与建成

《协和大院》维度丰富,在城市里建构一个故乡

北京的这座大院里,有说不尽的传奇

从“动物来信”中看儿童教育,用动物写信的方式总结科学、历史

从鲁迅郁达夫到莫言刘震云,边梳理中国新文学,边感受其中魅力

长篇小说《家》问世89周年,巴金为何没有续写以觉慧为中心的《群》?

感情是世界上最黏的胶水,《我的妈妈是精灵2》续写经典儿童幻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