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国内

“高校力量”托起港珠澳大桥 多所大学提供技术支撑参与建成

2018-10-25 13:36 北京晚报 TF011

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一条巨龙将茫茫伶仃洋划为两半,蜿蜒绵亘伸向远方……昨天,历时9年建设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用最灿烂的姿态连接起香港、珠海、澳门三地,自此3小时的车程缩短至30分钟。400多项新专利,7项世界之最,整体设计和关键技术全部自主研发……让滴水不漏、120年使用寿命的中国标准惊艳了全世界。

新华社记者 吕小炜摄

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凝聚了数百家单位和数千科技工作者的心血,参与建设的高校也有数十所,记者了解到,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北京地区高校也为港珠澳大桥的顺利建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珠港澳大桥的建设过程中,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共有3支科研团队参与其中,3支团队都来自土木水利工程学院。宋二祥教授团队曾为港珠澳大桥中的控制工程——岛隧工程的设计和建设长期提供技术咨询,特别是对沉管隧道“半刚性”管节实施方案的可行性论证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李克非教授团队曾针对港珠澳大桥中的控制性工程难题——混凝土钢筋在强腐蚀条件下的耐久性设计开展了近十年的攻关;张永良教授接下了设计保障大桥120年使用寿命健康监测系统的任务,带领团队调研市场成熟的设计方案,跟踪世界前沿文献,力图让健康监测系统成为“海中的眼睛”,监测伶仃洋下海流、波浪等各种结构受力要素变化的规律。

与此同时,北京交通大学也为这项超大跨海交通工程献上了“交大技术”——港珠澳大桥的控制性工程拱北隧道的安全通行离不开北交大的隧道与地下工程防排水技术。负责该项目的谭忠盛教授团队来自北交大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团队结合拱北隧道地层软弱、断面超大、临海富水的特点,系统研究了临海隧道的结构防水技术,优化了拱北隧道的防排水体系设计方案、实施方案、防水细部构造方案,提出了有效的防水体系及安全保障对策,并成功应用于港珠澳大桥拱北隧道工程。

被誉为“21世纪第八大奇迹”的港珠澳大桥还凝聚了国内多所知名高校的力量,包括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浙江大学、长安大学等。

 

来源:北京晚报 实习记者李祺瑶

编辑:TF011

分享到

在港珠澳大桥东人工岛检查站被扣留,港籍嫌疑人接受采访时这样说

潜逃7年港籍嫌犯途经港珠澳大桥被抓,警方通报来了

港珠澳大桥一年客流破1400万 珠海口岸客流呈现超预期翻倍增长

大展今起开放!150个“新中国第一”,唤醒你的多巴胺

难度超越港珠澳大桥!又一跨海超级工程正在伶仃洋建设

铁路版港珠澳大桥启动勘察设计 开挖的每一米都将挑战世界级难度

“大桥+高铁”成粤港澳大湾区春节游一大特色

北京工程师“把脉”伶仃洋:精确预报海洋天气 完成不可能的任务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执法局局长郑顺潮,管理新建成的“世界奇迹”

为了这本书,他坚守一线数月,独家记录港珠澳大桥建设难题

港珠澳大桥第一时间并未圆满成功?《天开海岳》记录真实惊魂夜

流失百余年的圆明园马首,年内将首秀!

终于回家了!68件流失英国文物追索回国

暴雪预警升级为橙色!这些地方居民请注意安全

国家发改委回应近期民生热点——猪肉价格去年3月以来首次同比下降

天问一号探测器飞行里程破3亿千米,计划明年2月实施火星捕获

年业务量突破700亿件!快递近三个月实现“三连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