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导航卫星:揭秘“十送北斗”金牌火箭 神吊手帮卫星精确入位
今天凌晨2时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发射第四十二、四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也是北斗三号导航系统的第18颗、19颗组网卫星。卫星经过3个多小时的飞行后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记者了解到,此次发射的卫星入轨后,将与此前发射的17颗北斗三号导航卫星进行组网联调和性能指标评估,于今年年底前开通运行,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提供基本导航服务。自此,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将部署圆满完成,迈出从区域走向全球的“关键一步”。
刘超在演示操作行吊设备。张航 摄
“十送北斗”金牌火箭 全年成功发送18颗卫星
此次运送两颗北斗三号卫星进入太空的是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这款火箭属于大名鼎鼎的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94次发射中,有36次 “牵手”北斗,全部取得圆满成功,因此被大家形象地称为“北斗专列”。发射前夕,长征三号火箭副总指挥刘建忠揭秘了火箭如何完成这一票重大“快递”。据悉,明年4月份长三甲系列火箭预计将跨入“百次俱乐部”,成为我国首个实现百次发射的单一系列火箭。
刘建忠告诉记者,这次发射是今年长三甲系列火箭的第12次发射,已经打破了过去一年9发的历史记录。今年已完成的12次发射任务有10次都是发射北斗导航卫星,共将18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刘建忠说,这发火箭采用了GPS、格洛纳斯以及北斗组成的三模接收机,“实现了火箭的高精度导航控制。”他说,火箭上还采用了中继测控技术,解决了以往只能依靠地面的测量船、测量站来实现对火箭测量和遥控的情况,卫星天基遥测就能实时跟踪火箭,提高了保障能力。此外这发火箭还采取了锂电池技术,这样低温燃料加注之后,可以让发射场人员减少在发射塔区域的停留时间,提前撤离,提高安全性。
同时研制团队通过精细化、表格化的管控手段,提高了发射效率、发射质量,工作周期也大幅缩减。此外长三甲系列火箭还在推进“去任务化”研制,即不再指定研制一枚火箭对应某颗卫星,提高火箭的通用性。未来长三甲系列火箭还将持续迎来高密度发射,预计今年到2020年有40次左右的发射任务,其中明年还有7次北斗卫星发射任务。
“金牌神吊手”帮北斗卫星准确“坐”进火箭
今天凌晨,两颗北斗三号导航卫星被火箭准确送入预定轨道。与此同时,在距离发射塔约3公里的撤离集结地,刘超和同事们高兴地鼓掌祝贺。作为西昌发测站的“金牌神吊手”,正是刘超操作设备,以厘米级的精度帮数吨重的北斗三号卫星准确“坐”进了火箭里,保障了发射成功。
行吊岗位,被誉为发射场的“前哨”。火箭来到发射场,需要吊运卸载;卫星发射前,需要先起吊安装到火箭上;火箭转移到发射区,也需要行吊到运输车辆上,重要性可想而知。2001年刘超来到西昌发测站工作,他主动请缨,来到行吊岗位。为了练就精准的行吊本领,他啃下了厚厚的技术资料,无数次在行吊机上苦练操作技术,手掌磨出了茧子,终于练就了 “一次入瓶”的独门绝活儿——操作距地面十几米高的吊钩,垂直将一支铅笔粗的钢签插入地面上的啤酒瓶口中。
在测试车间,记者就亲眼见证了刘超操作行吊机的本领。他沿着几乎垂直的铁架扶梯仅用时10多秒钟就爬上了约10米高的行吊机。随着轻微的“嗡”一声,行吊机启动,簸箕大小的吊钩缓缓向前移动,然后往地面下放。因为刚才的位移,吊钩出现了摇摆晃动,这时刘超手把控制杆,轻轻来回一点,大约只用了2秒钟,吊钩就神奇地静止了。
“把卫星吊装到火箭的对接支架上,吊钩必须纹丝不动,难度比现在演示的要求更高。”刘超对记者说,卫星安装到支架上,依靠一根导向杆建立吻合位置,这根导向杆仅圆珠笔粗细,一旦对歪,数吨重的卫星足以把导向杆顶歪,甚至折断,卫星就无法“坐”进火箭里,因此行吊卫星必须是厘米级的精确、再精确。“在行吊起始阶段,吊钩的下降速度是0.16米/秒,但到了最后几十厘米,我们必须得依靠苦练而出的点动本领,让卫星精确入位。”刘超说,工作十多年来,他和同事从来没有出现过操作失误。刚刚完成的这次发射,一枚火箭里有两颗北斗三号卫星,行吊难度更大,他们也同样高质量完成了任务。
今年7月,在全系统的岗位技能大比武上,刘超取得了第一名的佳绩,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金牌吊装手”。虽然刘超已经把家安在了西昌,但近年来因为发射任务密集,他和家人也是聚少离多,没有双休日,只能在一个任务节点结束后回家一两天。“完成任务是我们牢记在心中的第一使命。”刘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