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上横跨龙须沟的天桥:乾隆将其看做“第二正阳桥”
由桥南向北看,看不见正阳门;由桥北向南看,看不见永定门——这座桥就是历史悠久但已消失近80年的天桥。如今,曾经作为“龙鼻”守护着中轴线、横跨龙须沟的天桥经过恢复重建,以庄严美丽的新面貌静静地伫立在环境优美的中轴线绿化带上。
桥在中轴上,地临御路旁。天桥自古以来是天子郊祀于天坛、先农坛和围猎南苑时的必经之地、专属之桥,因而得名“天桥”。元明时期的天桥一带,虽处偏僻的城南,但地势低洼,碧水沟河,颇有江南水乡水景。元明两朝皇帝每年前往国都南郊举行“郊祀”时经过此桥。此时的天桥,是皇宫之外为数不多可供平民百姓通行的御道。
天桥的鼎盛时期是在乾隆皇帝重修天桥之后。清朝中期,天桥一带雨季经常积水,乾隆派人疏浚了天桥以南地区的六条水道,写下了《正阳桥疏渠记》,并镌刻御碑立于天桥东侧。《疏渠记》中没有说是否重建天桥,但提到了在天街石路两侧各修了一条2丈宽的土路专供行车,可见在修路以前天桥上是可以行车的一座平桥。经乾隆整治后的天桥,成为一座礼仪桥,专供皇帝祭天时坐轿通行,不再供平民百姓行车交通之用。据考据,此时期的天桥是一座单孔汉白玉石拱桥,三梁四栏,东西两侧各五根栏柱,柱顶雕莲花骨朵形,桥孔两侧券洞上各饰石雕镇水兽。桥的宽度,是一条9尺的御路,再加两边侍从行走的边路共5尺,以应天子“九五之尊”。桥长25尺,意味着“五五”对“中”的强调。。
为强化中轴线上“国门迎宾”的意象,天桥此时的高度达到历史最高点。它拱高6尺,象征东、西、南、北、上、下“宇宙六合”。桥身的坡度大约1:0.48,不利于行车,但这个坡度是正常的台阶坡度,便于抬轿行走。历史学家认为,为重塑“郊祀”形象,乾隆在这里打造出了一处新“国门”,象征天坛仍旧在郊外。桥左右两旁的石碑其实是迎宾表。因为《疏渠记》全部说的是天桥以南的事情,可题目却是“正阳桥”,可见乾隆把天桥看做了“第二正阳桥”。《疏渠记》里一开始就把永定门至天桥的道路称为“会极归极之宗”,“极”在哪里呢?就是天桥象征的新“国门”。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整修正阳门至永定门的马路,改青石板路为碎石子路,天桥降低了桥拱,恢复人车混行的功能。1929年,因有轨电车行驶不便,天桥的桥身被修平,保留了石栏杆。1934年,北平市政府展宽正阳门至永定门的马路,天桥两旁的石栏杆被全部拆除。至此,昔日的“天子之桥”完全消失,而天桥作为一个地名保留至今。
2006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一次勘探中发现了天桥的基础,并确定了天桥的基本位置——永安路与天坛路衔接处。为了恢复古都风貌,市政府决定兴建一座历史文化景观桥。新落成的天桥于2013年正式完工。为了不影响交通,它与原桥相比南移了四五十米左右。景观桥长14.4米,最宽处8米,桥体内径宽4.48米。
如今,游客从地下通道步入天桥南大街与天坛路交汇处南侧的绿化带,就可近距离欣赏这座造型优美的景观桥。桥身保留了单孔汉白玉石拱的造型,东西两侧各八根栏柱,柱顶仍是莲花骨朵形,桥孔两侧券洞上也雕刻着镇水兽,低着头张着大口。桥下是一泓清水,映衬着高高隆起的桥拱。桥两侧恢复了原有的迎宾表石碑,分别用汉蒙满汉双语镌刻着乾隆皇帝写的《皇都篇》和《帝都篇》。桥南侧是长长的重新修整的北京中轴线御道。天气好的时候,游人行走在绿荫掩映的微微隆起的御道上,北望可见正阳门,南望可见永定门。桥体虽不十分高大,但与西侧现代感十足的天桥艺术大厦和东侧古老的天坛公园外墙相映成趣。立于桥下,环顾四周,抚今追昔,不胜感慨。
Go提示
乘坐公交2路、7路、20路、36路、72路、106路天桥站下车,游客游览完景观桥,还可以去南边的四面钟广场、德云社、天桥印象博物馆等景点了解天桥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