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成为选书第一标准,阅读也会水到渠成
“兴趣”是选书的第一标准,喜欢的书才会用心去读。
鲁稚
有的家长总喜欢以自己的好恶去要求孩子,强迫孩子接受家长对某类书的价值评判,自己认为好的,或者自己年轻时喜欢过的,就非要孩子也读,这就很可能强人所难了,孩子也不一定买账。
记得儿子小时候,我就很为他的阅读兴趣难堪,因为他就是不喜欢我推荐的。我认为安徒生很好,但他一听到“王子”“公主”就烦,家有成套的《世界著名童话》他不屑一顾,偏偏痴迷什么《圣斗士》《龙珠》《蜡笔小新》之类。为此我和他展开了艰巨的斗争,最后还是以我的完败收场。因为毕竟是他在读,我再喜欢的书,他不读也等于零;而他喜欢的,我就算不给他买,他也会自己跑去书店蹭读。看他靠在书店的书架边,无视店员白眼,一站就是半天,如饥似渴地读那些我瞧不上眼的书,我终于明白,和孩子的兴趣作斗争,完全就是逆天,胜算很小。
那还有什么必要非去斗呢?况且,那些书难道就真的那么不好?我再试着用他的眼光去看他喜欢的书,慢慢就发现,他喜欢这些书也有合理性,那些书里确实有更适合男孩子胃口的惊险、曲折、幽默和时代气息。
所以就坦然了,我喜欢安徒生,就把这个喜欢留给自己吧。至于儿子,他或许只是还没到喜欢安徒生的年龄(我其实也是到了大学才读完《安徒生选集》,这之前只是零星读过他的几篇童话而已),也或许他永远不会喜欢,那就让他依据自己的内在气质作出选择吧,那才是他自己所好。
阅读因人而异,你只能尊重这种差异。
当然,这也并不等于完全放手不管。孩子的见识有限,时间有限,很多时候还是需要在家长的帮助下选书。
首先,家长可以有意识地给孩子推荐书。譬如,买书时带孩子一起去书店,带孩子逛重点区域,给他介绍和讲解适合他读的书;闲暇时带孩子去图书馆,让他熟悉书,亲近书;家里的书,适合孩子读的放在最显眼、最方便拿取的位置;平时和孩子聊天,有意识地交流自己的阅读体验,和孩子谈论有趣的书,激发他的阅读兴趣。
但家长始终只是起助推作用,真正发力的是孩子自己。读什么样的书,能从书里获取多少,最终还是要由孩子自己决定,家长只能因势利导。
譬如我儿子,小时候喜欢各种武器书,这大概是男孩子的天性,我就给他买了很多武器书。看武器书难免会接触到战争,每种武器都有特定的背景,从古代的刀枪剑戟,到现代的飞机大炮原子弹,战争史其实就是人类历史的缩影。后来儿子对历史很感兴趣,说不定就是从这些武器书中发轫。
大约从三四年级开始,儿子喜欢上了历史,电视上凡有考古、收藏、历史讲坛、历史探秘之类的节目,他都会强烈关注,不管再重要的事都丢到一边,非要把节目从头到尾看完。平时读书或闲谈中,偶尔遇到历史人物或者事件,他也会刨根问底弄清楚。到四五年级,历史上的事他已经知道很多,有时候还可以和我讨论一番。这个结果也让我意识到,孩子有他自己的成长轨迹,他的阅读恐怕也是不以我的意志为转移的,我还是少管为妙,顺其自然吧。
但我不要求他了,他反而自我要求。一上初中,以前不喜欢读文学名著的他,突然对文学名著产生了兴趣,似乎是突然之间,他自己就开始读莫泊桑、茨威格、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这些大师的书了,家里一套“中国散文名家”,包括沈从文、汪曾琪这些人的作品,并不以惊险刺激为特征的,他也一口气读完了。
再后来,他读书的范围已经超过我的视界。从高中开始,他就直接读英文原著了。到大学,原汁原味的《尤利西斯》,他所体验到的“文字的诗意”,是我从中文译本中无论如何也体验不到的。
所以,并没有太大必要去干扰孩子的阅读,只要他喜欢读,就能多读;多读就能自然形成自己的阅读体系,这实际上是一个知识体系、思想体系。
以历史为例,孩子可能最初只是喜欢听历史故事,后来慢慢看历史故事,再然后看整本的历史书。先看通史,再看分类史(断代史、艺术史、科技史、文学史、哲学史、传记等),越读越细,越读越深,就构建起了关于历史的认知体系。这是一个漫长的阅读过程,没有兴趣作为基础是不可能持续的。
阅读是一个人的思想史,阅读构成了心灵的大厦。但这个大厦的基石是兴趣。没有兴趣的支撑,即使建成了知识大厦、思想大厦,也会摇摇欲坠--因为缺少热情而不能持续地建设它、维护它。缺少兴趣支撑的阅读都只能触及表层,不可能博大精深。
这方面儿子也有教训。他到美国上大学,第二年鬼使神差地选了计算机专业,主要是出于就业考虑。结果兴趣不支持,根本学不进去,拼死拼活折腾一年,最后还是回到自己喜欢的专业上,时间耽误了,平时成绩也被拉低。这也算是血的教训吧,违背本性的事,都会以失败而告终。
人是会成长的,兴趣也会变。小时候喜欢的书不一定永远喜欢,随着心智的成熟,阅读能力提高,阅读的趣味和体系也会发生改变。所以,不必羡慕别人,也不必过分焦虑,阅读就像其他事一样,水到了,渠自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