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人文

《国家宝藏》等国宝题材综艺节目蹿红 归根结底靠的还是这三点

2018-09-24 08:36 北京晚报 TF016

去年开始,《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以国宝为题材的电视综艺节目引发收视热潮。和过去所有的文化综艺相比,以国宝为题材电视综艺节目,不但坚持一贯的高品质、大格局风格,将精致的国宝和精细的创作进行了很好的叠加,而且收起严肃古板的面孔,愿意探下身去倾听年轻人的需求,契合新生代的审美,节目用恰如其分的时代表达,点燃无数90后乃至00后的围观热情——让冷门成了热点,让传统变身时尚。

作者:吴学安


随着国宝节目的热播,一些与文物相关的书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读者热捧。如出版多年、由朱家溍先生撰写的《国宝一百件》,新近由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国宝星散复寻踪:清宫散佚文物调查研究》等,将中华国宝的文化价值呈现给更多读者。近年来,在全国多家出版社的努力下,许多国宝背后的故事在专家的解读和描绘下完美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这些书籍的出版使得许多没有展出过的珍品得以和读者见面,完成了许多文物工作者的夙愿。

国宝题材回归文字,能让更多的读者在通过荧屏了解、欣赏国宝之余,能够心平气和读一读历史,离那些远去的、古老的文化更近一些。《国家宝藏》节目曾专门介绍过藏于湖北省博物馆、于蕲春县荆端王次妃墓中出土的金凤簪和金镶宝凤冠,这两件藏品是明朝文物珍品,熠熠生辉、华美之极。其实,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此前编写的《神韵与辉煌》一书里也有类似金饰品,且出土时间更早。比如,主体呈薄片勾云形、1982年出土于陕西淳化县西周墓的一对金耳坠,这件金耳坠应为男子佩戴的饰物,有可能是鬼方巫师作某种宗教仪式时使用的器物,传递着十分神秘的气息。

文物打动人心,归根结底靠的是人的故事、意志和精神。《国家宝藏》等热门综艺节目和以国宝为题材的图书,通过文物知识的普及,能让更多的观众和读者走进这个领域。通过对国家前生后世娓娓道来的讲述,让观众和读者会觉得每一件文物都不再是冰冷和静止的,它们就像一个个历经风雨的人,有自己的生命和性格,那是从未褪色的文化自信,以及成就过往也影响当下的血脉精魂。有数据显示,主体受众是15岁到35岁的年轻人,最高的柱形图是20岁到25岁,这确实是让人感到特别惊喜的一个结果。

每一件文物都是中华民族的基因密码,记录了我们祖先的过往、情感、价值观、兴趣、爱好、记忆。每一个博物馆都是我们灿烂文明的基因宝库。过去,文物这一元素仅出现在各种鉴宝节目中,看点在于“真假鉴定”以及“价值几何”,国宝题材的电视综艺节目和图书则不仅包含了丰富的知识信息,让今人记得起历史沧桑,留得住文化根脉,还让国宝的“前世传奇”和“今生故事”建立起血脉的连接,让观众摸到历史的脉搏。努力擦掉国宝文物身上的灰尘,让它们熠熠发光,把国宝级文物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这是今天文博工作者和传媒人的无上的光荣,也是一份责任。

 

(原标题:从厚重的历史中聆听“国宝故事”)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016

分享到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每集5分钟 厚重严谨又有审美情趣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 错金铜博山炉“云计算”更多年轻化表达亮了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新年开播:让“国宝”述说中华文明

古香会历史文化展将办 重温西山永定河人文内涵

明朝蒙古使者为啥都爱往北京跑?这就不得不提“厚往薄来”原则

《英雄赞歌》填词者非职业作词人,为何非他莫属?

一家17代人守护袁崇焕墓近400年,宋庆龄、周恩来都曾来祭扫

从《红楼梦》王熙凤这番满分操作,品婆媳关系中的智慧

钱浩梁:成也李玉和,毁也李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