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改革开放】当年北京首个人才市场对外开放是何盛况?
人才市场如今司空见惯,而三十年前却不为人所知。
作者 连跃 (50后,曾任海淀区总工会职介所所长,现已退休)
新华社资料图
1988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在海淀划出100平方公里,建立“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由此拉开了中国科技人才大规模“下海”和流动的序幕。市场要素不能缺少人才要素,由此,北京第一家人才市场——海淀区人才市场孕育而生。
1988年12月,我在海淀区政协任咨询中心副主任,被调到人事局去组建经海淀区政府批准的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北京市海淀区人才市场”。
海淀区人才市场于1989年1月10日正式向社会开放,除我和另一名从局里派来的人之外,又向社会招聘了3名工作人员,是当时北京市18个区县中第一家为社会服务的人才市场。
海淀区人才市场当时位于海淀大街善缘桥37号,只有十多平方米。当我们把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书写的“海淀区人才市场”大牌子一挂上,就引来好多说法。社会上议论纷纷,有人说,卖菜的有市场,卖药的有市场,卖鸡鸭鱼肉的有市场,怎么人才也进了市场?甚至有人直呼我为“人贩子”。
海淀区人才市场的建立首先得到新闻界的热情支持。数十家媒体相继发表了一条内容大体相同的消息:
《光明日报》1989年1月18日报道:一家采取自负盈亏、挂牌服务的人才市场在京西新修建的海淀大街上开市;
《北京晚报》1989年2月9日报道:这家设在马路边上的人才市场是海淀区人事局创办的,他们欢迎正在国外学习的留学生、专家和港、澳、台地区及外国专家到这里来寻找发挥才能的天地;
《中国人才报》1989年3月8日报道:自1月10日正式开张以来,已有228名各类人才在此登记,要求流动;
海淀区人才市场的建立也得到科技人才的欢迎。人才市场开业不久,一位国有大型钢铁公司的工程师就找来诉说他的苦恼,一家民办企业希望聘他去做负责人,但原单位不放,不给转档案,希望人才市场帮助。在做好准备工作后,我去那家公司人事部门,说明党中央和国务院在海淀建立“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意义以及人才流动的必要性,我们的真情实意得到人事部领导的支持,很快就为那位工程师办理了调出手续,他也很顺利地在有关科学家的支持下,建起了试验区第一家钢结构工程设计事务所。
人才市场于1989年5月7日在海淀区政府7号楼举办了海淀第一次现场人才洽谈会。洽谈会得到刚刚成立的高新技术企业的积极响应,星河电子音响公司、中科院三环公司和计算所振中等公司积极参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八家新闻单位发了洽谈会信息。
当时的海淀区政府7号楼有三层,一、二层是饭堂,三层是会场,共有58家用人单位到场招聘,现场气氛异常火爆。当时媒体报道了当天的盛况:“队伍排出将近200米,3000张票在3小时被抢购一空,某公司招聘一名会计,两小时内就有20人登记应聘……”
由北京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主办的《北京人才交流》1989年11月25日出版的第六期在“工作动态”专栏以“海淀人才市场为人才流动搭桥初见成效”为题,向全市人事系统详细介绍了海淀人才市场开业十个月的状况。海淀区人事局领导敏锐地看到,仅凭过去坐等的服务方式,已不适应海淀区现实的变化,必须要建立一个新的服务机构,以适应新技术企业用人的要求。他们率先在全市的区、县中办起了人才市场,为办好区、县级人才市场积累经验。
如今,原先的海淀大街不见了,已变成了中关村西区。“海淀区人才市场”也已更名为“中关村人才市场”,从善缘桥37号,先是迁址到了海淀西四环北路73号,现在又搬迁到了中关村的鼎好大厦。从十多平方米的小屋,变为数千平方米的现代化办公场所。
三十年前在海淀大街上挂出的那一阙“海淀区人才市场”的匾额,标志着一种全新观念的诞生,它加速了人才由“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为人才释放能量打开了禁锢多年的“阀门”。现而今人们已把进人才市场真的当作了“逛市场”,有滋有味地到那里寻找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