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复原三山五园盛景:老北京风貌激起观众乡愁记忆
2018年5月23日讯,158年前的1860年,一场席卷京城的侵略战争让举世瞩目的皇家园林群——“三山五园”,在英法两国侵略者的摧残下沦为废墟。
更不幸的是,在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沧桑岁月之后,除了残存的几座园林,她的原貌早已鲜为人知。而在去年公布的新一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三山五园地区将作为历史文化的重点区域进行整体保护,同时被赋予了新的使命。
在北京林业大学,有一个由90后自发组织的团队——三山五园研究团队,成员包括17名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他们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历时六个月成功绘制出了一整套讲述“三山五园”历史文化的原创作品,并在学校和西城区历史名城委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一场展览、一部纪录片、一个互动游戏和一次沙龙向大众传递着他们的“乡愁记忆”。
设计周上展出“乡愁记忆”
去年春天,在学校老师的介绍和鼓励下,北林大三山五园研究团队申请并通过了西城区“四名汇智计划”。“四名”是指名城、名业、名人、名景,该项目是由西城区历史名城保护促进中心与名城委青年工作委员会开展的名城保护支持计划,旨在支持自下而上的名城保护行动,从而培育社会力量、推动建立共识、助力名城保护。研究团队队长、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在读博士朱强说:“我们非常幸运,能够得到学校和园林学院的大力支持,借助‘四名’计划和北京国际设计周共同搭建的平台,举办一场面向公众的展览,并借助微薄的研究成果展现出‘三山五园’的迷人魅力,唤起大家的历史情怀和思考。”
2017年9月底,正值北京国际设计周举办之际,在后海旁的一处院落里,《157周年纪念:“三山五园”的乡愁记忆》成功开展。为了给观众创造最直观的体验,大学生们将绘制了长达半年的巨幅《1860年“三山五园”复原历史地图》铺陈在40多平方米的展厅地面上,并与房屋的形状完美贴合。这张历史地图除了精准细致地描绘了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颐和园、圆明园和畅春园等皇家园林,清华园、淑春园、朗润园、蔚秀园等皇家赐园的格局之外,还将整个地区的山形水系、稻田村镇、军营寺庙等鲜为人知的皇家园林组成要素详尽地展现出来。为了强调北京老城与三山五园之间的紧密联系,他们还特意标注了连接两地的陆路与水路交通线。欣赏着脚下这幅壮观的历史地图,观众如同置身于历史上的“三山五园”,亲身感受到这样一个史诗般的鸿篇巨制在过去是如何矗立在北京西北郊的。
在展厅的中央,悬挂着《三山五园盛世图景》复原鸟瞰图,它以立体的角度和仿古的画风呈现了古代“三山五园”地区的盛况:在泛黄的布制画轴上,青绿色的山脉层峦起伏,深蓝色的水系烟波浩渺,气势恢宏的数十座大小园林与金黄的京西稻田交相辉映,遍布了西郊海淀这个康熙皇帝笔下的“神皋胜区”,寺院、村落、兵营错落其间,好似一幅天然图画。朱强介绍,团队在制作这幅画的时候,以北宋名作《千里江山图》和三山五园的总规划者之一——乾隆皇帝的书法和篆刻作为图文素材,将它们古为今用,与复原成果相融合,从而形成了这幅作品。除了让绘画中的山水“神似”地模拟出历史上的西山、玉泉山、万寿山之外,他们还点缀了树木和游船,使画面气韵生动。
这次展览还吸引了一位“特殊”的观众前来参观——1860年圆明园的总管大臣、投福海殉国的文丰大人的后人,他和几位老伙伴一同在复原的鸟瞰图前仔细观看、相互攀谈,许久不愿离开。还有一位老人看完展览后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他感叹道:“这才是记忆里的老北京呢!”在观众的脑海里,那段模糊而黑白的记忆,因被这两幅与众不同的图画唤醒而变得清晰多彩起来。
带领观众“走进”三山五园
在复原了历史地图和鸟瞰盛景图后,大学生们觉得只用静态的图纸是远远不够的,怎样能更加深切地帮助观众寻找那段历史呢?在借鉴了多部国内外的园林纪录片后,大学生们找到了答案:“我们当时就决定尝试拍摄一部带领观众‘行走’三山五园的纪录片。”
从创作脚本、设计路线,再到拍摄素材、剪辑视频,他们经历了一段困难重重却斗志昂扬的时光。最终,两集共45分钟的纪录片在什刹海展览的侧展厅问世。两集纪录片围绕不同视角展开,朱强作为主讲人带领大家一路“行走游览”——从什刹海到西直门乘坐“御舟”,一直向西北来到三山五园,他以一个“导游”的身份,实地讲解并配合大量直观的图片,将观众带入当年的皇家园林。
朱强告诉记者,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团队这次的原创纪录片都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将整个“三山五园”作为一个体系,尝试着填补公众对于这块知识的空白。出乎意料的是,视频竟然大受欢迎,小小的展厅里每天都挤满了人。原计划每天播放五场,却因“供不应求”,“基本上播放设备稍微‘凉下来’就再次播放。”现场的观众纷纷“点赞”,虽然拍摄的设备、剪辑出来的效果都非常“业余”,但这样一部前所未有、浅显易懂的纪录片带领大家寻回了当年尘封的记忆,俘获了大家的心。目前,团队正计划将这部纪录片进一步优化完善,希望能够将这份难得的“乡忆”更好地留存。
“打开”老照片探秘历史
“三山五园”团队在研究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珍贵的老照片,正在大家困惑如何让年轻观众收获更佳的观展体验时,有队员突发奇想,策划了互动游戏——“老照片的正确打开方式”。即通过互动游戏的方式将老照片和铺陈在地面上的历史地图相结合,从而充分调动观众的兴趣和参与度。
展厅地面的复原图上,用字母标注了26个不同的地点,观众通过微信扫码的方式获得五张老照片,分别找到它们在地图上相应的拍摄地点,并把这些地点代表的字母填到答题卡上。观众可根据他们答对的数目获得精美的花卉种子作为奖品,即使都没答对的观众也可以通过留言获得一包种子。
在游戏过程中,为了找到黑白老照片中隐藏的答案,参与者站在展板前、蹲在地面上,互相讨论和帮助,不肯放过任何一个相关线索。一些年轻的参与者表示“太难了”,为了答对题目,他们可以说是“调用了脑海里所有的历史与地理知识”。游戏结束后,大家反响热烈:“原来历史上的京城和现在差距这么大,真是涨知识了!”
朱强表示,那些老照片所展现的老北京和现在的北京城相比有着天壤之别,也正是这么强烈的反差能够给观众最直观的视觉冲击。他们希望通过这样一项“接地气儿”的游戏活动,让观众看懂这些老照片,充分了解“三山五园”的历史风貌和沧桑巨变,进而引出心底的“乡思”,而这在日常生活中是很难有机会体验到的。
发现畅春园鲜为人知的风貌
目前,北林三山五园团队将研究重点放在了畅春园的复原研究上。他们验证了重要的史实——畅春园并非毁于英法侵略战争,而是从乾隆四十二年即1777年就开始渐渐走向衰败。
同时,通过对清宫档案及各时期影像资料的对比分析与研究,他们确定了畅春园在海淀区的准确位置,并发现了其鲜为人知的风貌:气势磅礴的宫殿建筑群、碧波浩渺的河流湖泊、阡陌交通的农耕田园、琪花瑶草珍禽异兽应有尽有。“如今畅春园就只剩下恩佑寺和恩慕寺两座残存的小山门了。”朱强说,“古今对比来看,还是非常震撼的。”
除了学术上的研究,北林三山五园团队还计划向更多公众普及“三山五园”的历史知识,希望继续用他们的切身行动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出一份力。他们的行动不仅践行了北京林业大学“知山知水,树木树人”的绿色理想,而且饱含着对北京城沧桑巨变的感怀,诉说着他们对北京城的美好期盼:“希望在更多人的自发保护与政府支持下,北京历史文化的‘金名片’能够永远闪耀着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