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专栏私货

密云农家夫妇要“摘帽” 为啥先盖房?

2018-02-27 08:28 日报京郊 TF003

“福”字影背墙、一串串红灯笼,走进密云区溪翁庄镇尖岩村郑怀凤家的小院儿,一股浓浓的年味儿铺面而来。最近,郑怀凤和老伴儿正忙着找人在小院南边的空地上加盖一间房。干啥?“搞民俗扩大接待面积,今年咱低收入户要‘摘帽’!”郑怀凤信心满满。

Δ郑怀凤晒萝卜干准备制作农家美食。

绕过影背墙,一眼就能看到一间长条状的屋子。“这是我们刚刚加盖出的餐厅。”郑怀凤比划着,“家里原来的餐厅不够大,加盖了这间,可以再摆下三张桌子,等开春了,接待更多客人。”房子盖好了,不过门前的过道、房间的地上还没铺地砖,“年后得赶紧装修。”郑怀凤说。

Δ郑怀凤收拾打扫客房。

冬日的暖阳洒进小院,映在郑怀凤喜滋滋的脸上。为了春节后的民俗接待,老两口可谓蓄势待发。小院中间的土地刚刚被翻过,郑怀凤正跟老伴儿商量着要种点什么菜。“这块地,我跟老伴儿商量了半天,到底是种花好还是种菜好。”最后,老两口还是决定种菜。“客人来了乡村,都想吃点农家自种的新鲜菜。种菜也让小院更有农家味儿。”郑怀凤笑着说。

Δ民俗院里的无线网已设置好。

郑怀凤所在的尖岩村是一个密云水库移民村。村里为了“保水”,一不能发展工业,二不能搞养殖,村民就业没有出路,曾经全村一半以上都是低收入户。近两年,村里开始依托周边青山绿水的好环境,鼓励村民发展民俗旅游,并培训村民烹饪特色栗子宴,首批民俗户尝到甜头,纷纷摘掉了低收入的帽子。眼瞅着别人“摘帽”,郑怀凤坐不住了,她跟老伴儿商量,借着去年翻建房屋的机会,把家里改造成适合接待的民俗院,这一想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Δ郑怀凤准备利用自家土地种菜。

去年7月,郑怀凤家翻建完工。准备营业前,她家迎来一位特殊的“客人”。“那是去年8月,市委书记蔡奇来我们村调研低收入户帮扶情况。他溜达到了我家门口,推门就进来了。”头回见领导,郑怀凤的老伴儿有点紧张,郑怀凤倒是赶紧笑着上前跟蔡书记握了手。“蔡书记当时就开玩笑说,这家里一看就是你当家。”郑怀凤回忆,她带着蔡奇参观了她家新盖的客房,并把发展民俗旅游的想法告诉了他。“蔡书记当时鼓励我们好好干,还告诉我们一定要把好卫生关、做好服务。”

有了蔡书记的鼓励,郑怀凤干劲更足了。积极参加了村里组织的烹饪、面点培训后,去年9月,以她名字命名的农家院开始试营业。“村里帮着我们做宣传,游客来得不少,一两个月下来,收入一万多元,比我老伴儿过去一年出去打零工赚的钱还多。”郑怀凤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正是因为初尝甜头,入冬后,郑怀凤跟老伴儿进一步投入改造院落,打算今年扩大经营。“看我们老两口搞民俗搞得红火,儿子儿媳周末也回来帮忙。今年,我们要像习总书记说的那样,借着家乡的绿水青山,赚来金山银山。”郑怀凤笑着说。

摄影:宋佳音 流程编辑:赵晨蕊

(原标题:农家夫妇要“摘帽” 为啥先盖房?)

 

来源:日报京郊

分享到

国家图书馆110岁了,从广化寺到白石桥,你去过几个馆址?

龙虎护都城,现在北京地名还能看出端倪,这“龙”“虎”都在哪儿?

刘伯温建了八臂哪吒城?这位老北京为什么不同意

取暖季到了,回忆老北京摇煤球、捅炉子的日子,有张图看了让人想哭

不仅是中轴线,《天衢丹阙》还是一幅老北京的《清明上河图》

喜报!40年来北京首现,少雨年份地下水位不降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