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吃鸡”培训班 去还是不去?
寒假就要到了,许多家长正忙着给孩子挑选语数外等传统学习班。如果在这时候,孩子突然建议“想报一个手游学习班”,家长该怎样回答?
资料图 仅供配图
一些老年人可能还不知道“手游”就是“手机游戏”的简称,但大部分小学生都能说出一长串手游名称,并在描述游戏场景时滔滔不绝。在网络游戏爆红的当下,家长是该冻结青少年对游戏的热忱,还是放手不管听之任之?
“吃鸡”速成班引热议
近日,一张寒假课程表走红网络。与传统课程内容不同的是,这张表格中的课程名称只有玩过“吃鸡”游戏的人才懂。比如,上午10点半到下午1点半,上课内容是“操作设置+地图资源分析”;第二天同一时间学的是“压枪教学+训练”,下午则是“实战演习”。原来,这是一个教授网友玩“吃鸡”游戏的速成班,导师是直播平台的三位主播,从这一点看,此培训班应是采用线上教学的方式。
细心的网友看出,该条消息中明确写着“寒假开班”,这迅速引发了人们的质疑——游戏培训班主要是面对要放寒假的青少年而办?
这两天,记者就在一次聚会上听到了两个小学生讨论手游的对话。一个10岁的小男孩儿对另一个12岁的小男孩儿说:“吃鸡、王者荣耀、饭局狼人杀(都是手游名称),你最喜欢玩儿哪个?”12岁的孩子答:“吃鸡啊,地图大,玩的人多,你得有团队精神,你还得眯着,不能扑上去见谁都打。而且每次我都能捡到‘大汽车’!”在场的成人听后,有人哈哈大笑,有人摇摇头表示“完全没听懂”。
六成14岁儿童关注网络游戏
从智能手机到平板电脑,当代社会的青少年生来便置身于网络世界,被冠以“滑一代”、“搜一代”、“互联网原住民”等称呼。根据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网民(19岁以下)近1.7亿,约占全国网民的22.5%。
在青少年“触网”的过程中,游戏对青少年的吸引力尤其明显。就在上周,中国青少年宫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海波向家长们发布了一组相关内容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娱乐是这一年龄段孩子使用网络的主要目的,其中,研究网络游戏的14岁儿童达到60%。从整体上看,平均有超过29.1%的学龄前儿童(3至6岁)每天使用网络的时间在30分钟以上,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网络使用时间逐渐增加,到了14岁,已有60.8%的儿童每天的网络使用时间超过30分钟。
家长观点
比尔 盖茨:禁止孩子14岁前用手机
游戏究竟有何利弊?手游与学习是否不可兼容?记者采访了多位家长,总结了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家长已经不是孩子的百科全书了,网络才是。”IDF实验室联合创始人万涛试图用自己孩子的例子来阐述游戏是儿童社交的重要元素。他表示,自己的儿子原本有点“清高”,可接触游戏后,会主动要求小朋友来家里玩游戏。他们会讨论“你应该这样玩,你应该那样玩。”不仅如此,他的孩子还开始画迷宫、仪表盘、地图、战争图,有自己的手册。“游戏对逻辑的训练是有影响的。数字时代给了孩子一个数字化的身份,但这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有了全新的维度去认知自己。”
“玩游戏的弊病还用说吗?对眼睛不好,还分散注意力。光这些就够多了。”小虎的妈妈认为,部分青少年的自觉性和自控力还有待提高,而游戏却是一个很容易让人沉迷其中的事情。她表示,玩游戏一定是弊大于利。
一家美国知名的科技博客近日报道,作为微软公司的创始人,比尔盖茨却在自己的家中对于手机的使用制定了严格的规则。他的三个孩子都在14岁前被禁止使用手机,此外,在他的家里,餐桌上不能玩手机,睡前玩手机的时间也被限制。他曾表示,在人们看到手机能结交朋友、更好地完成家庭作业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它的过度使用问题。
专家建议 家长帮孩子建立标准
孩子想报游戏学习班,家长到底该不该同意?中国青少年宫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海波给家长们提供了一个思路。
“家长要观察,孩子想上的游戏班的目的。”张海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说今天有一个游戏很风靡,培训班就教授这个游戏的技巧;明天另一个游戏正热,培训班又教授另一个游戏的技巧。那么,这样的游戏班就是纯粹为了迎合孩子打游戏的爱好。相比之下,另外一种培训班却是值得一试的:通过游戏的形式,教给孩子编程的能力、试错的能力、探索的能力等,使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到了许多知识。据记者了解,像这样“寓学于乐”的例子还有很多。
“家长应该在家中制定规则,设定限制。”近日,在腾讯社会研究中心制作的专门写给家长的游戏指南——《玩得开心,玩得安心》中,有这样一句话。作为这本书的编者之一,木果书架联合创始人刘晋锋对记者表示,家长在管的过程中,首先要与孩子建立在这一领域的沟通基础,了解游戏是什么。不仅如此,家长还要了解游戏的益处与风险。只有知道了这些,才能有一个标准帮助孩子去选择游戏。此外,家长还要规划游戏时间,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