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人文

作家宁肯著《北京:城与年》 讲一座城市的心灵史

2017-09-04 13:35 北京晚报 admin

茅盾文学奖提名作家宁肯的散文力作《北京:城与年》由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小说家捕捉了北京的流年碎影,从历史与人性的深处,回顾了北京这座城市半个多世纪变迁的沧桑回忆。

作者:陈梦溪


生于1950年代末,宁肯的整个童年和青少年时期都在那个特殊年代中度过;他的青年时代又恰值改革开放,百废俱兴……这样的时间跨度,使得《北京:城与年》涉及的多种历史文化事件和时间空间节点,都打上了鲜明的地域和时代烙印。

宁肯首先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表达了对于北京这座城市的情感:“城市意味着记忆、成长、开始、结束,或重新开始,总之,城市是时间的容器。北京在我看来越来越不可把握,越来越立体却不透明。北京给予了我太多无形的东西,如果这不是一种天赐也是一种宿命。无论什么,作为一个作家,北京给予我的我都照单全收,一切都在我的写作范围之内。”

1957年一艘小火轮穿过白洋淀,经天津把宁肯一家从乡下带到北京。两年后,1959年,宁肯出生了。宁肯看来,一个人和一个城市很难说有一种确定的关系,唯有局部或者碎片或者某一个视角能相对地确定一下我们自己:“北京,那时从空中看就是一大片四合院,一望无际的灰色屋顶。屋顶空旷如波浪,上面通常是猫、鸽子的世界。通常猫看着鸽子飞,在角落或枯草中,一动不动。一般没什么办法,或者永远也没办法。但是看,永远看。偶尔,会有个小孩爬上屋顶,探头探脑,与猫、鸽子构成另一种空间关系。这更为罕见,你就是坐多少次飞机也未必能看见一次。那时飞机也少,看见的情况就更少。当然,现在飞机多了,但也基本上看不见北京了。如果说北京以前的‘巨大’有着严整性、确定性,如故宫、历史博物馆、人民大会堂,那么以‘鸟巢’等为代表的新兴建筑又增加了北京的不确定性、不可把握性、怪诞性,它们昭示了北京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甚至是世界之外的。如果把北京比作一面历史与现代甚至后现代的镜子,那么在这面镜子中,我越来越看不清自己。我不仅仅是一个人,我比北京老,我为写作而来。”

《北京:城与年》不乏小说家对城市风物的冷静观察、对亲友人物命运的探究思索,更兼记忆丰富、文笔生动、思辨兼备;摄影家陈惜惜的多幅作品,以黑白光影呈现,静谧中隐约着喧响,怀旧中蕴含着温馨,与作者的文字两相呼应,构成了更加丰富的张力与空间,都为本书增添了多种魅力。

 

来源:北京晚报

分享到

《中关村笔记》入选“中国好书” 宁肯纪实作品记录中关村改革开放历史

宁肯三十万字为中关村作传 《中关村笔记》讲述北京记忆

古香会历史文化展将办 重温西山永定河人文内涵

明朝蒙古使者为啥都爱往北京跑?这就不得不提“厚往薄来”原则

《英雄赞歌》填词者非职业作词人,为何非他莫属?

一家17代人守护袁崇焕墓近400年,宋庆龄、周恩来都曾来祭扫

从《红楼梦》王熙凤这番满分操作,品婆媳关系中的智慧

钱浩梁:成也李玉和,毁也李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