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书乡

布客榜月度书单:摇滚诗人与文艺青年们

2017-08-25 18:03 北京晚报 TF003

2017年8月25日讯,本期布客榜,推出的是今年六月出版的新书。与以往稍有不同的是,这次书单里出现了更多文学的面孔。

《鲍勃·迪伦诗歌集》
(美)鲍勃·迪伦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献给文艺青年的重磅礼物,自然是摇滚诗人、去年新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的诗集。出版社别出心裁,以“薯片包”的形式呈现,就如同摇滚的流行音乐形式一般,是一份可与众人共享的精神快餐。但迪伦时隔多年后依然被人们深切地记得,是在于流行之外,那更加永恒的部分:一种异质,一种反叛,一种从音乐(诗歌)形式到内在意识形态的不妥协。

王安忆携《红豆生南国》归来,回到了她更加擅长、读者也更加熟悉的细腻叙事,讲述市井中的人事和他们所背负的身份认同;而老将马尔克斯却一改人们熟悉的“魔幻现实主义”面孔,以一个记者的身份和角度,还原了一场意外事件的真相,亦可视作新近流行起的“非虚构写作”范例。一回归一“破格”,这中外两位作家让我们看到的是行家的多副笔墨、多种叙事。

还有一部特殊的小说《克鲁索》,出自一位德国诗人作家之手,以诗性的笔法,从另一个“隐”的侧面上叙写了一段东德挽歌。诗化小说往往难读却耐读,若能突破形式的壁垒,不难体味其中寄寓的如水哀思。与之相比,另一位这些年渐渐为人所熟知的中国青年作家李娟的新书《记一忘三二》,会带来另一番完全不同的阅读体验。这个可爱、幽默、热爱生活的阿勒泰姑娘,以充满地域特色和个人趣味的文字,让人每每读及时,心里都宛如开出一朵明媚的花。

文学虽多,以往的重头戏人文历史作品也不少。此次隆重推出北美中国考古学权威罗泰的《宗子维城》,其以地下材料来研究地上历史,程度之高,论证之密,令人击节。几位世界知名社会、历史学家的大作也不可不重视,或重新审察历史的机制,或探入当前社会的病理,均提供了发人深省的启示。

另两部作品也值得关注,一部是书画家傅申先生关于书画鉴定和艺术史的讲稿,另一部是国民政府驻苏大使傅秉常的日记。它们的内容相对“小众”,但会带来更多阅读的新鲜感。

评委名单(不分先后)

李峥嵘 北京晚报

张玉瑶 北京晚报

王洪波 中华读书报

丁杨 中华读书报

蔡辉 北京晨报

刘悠扬 深圳商报

李礼 东方历史评论

黄帅 中国青年报

张弘 凤凰文化

宋晨希 新京报

四个关键词解读鲍勃·迪伦

李峥嵘

面对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鲍勃·迪伦诗歌集, 有人看到的是诗,有人看到的是歌,有人看到的是歌词。参与 《鲍勃·迪伦诗歌集(1961-2012)》翻译的十五个译者眼里,至少十五个鲍勃·迪伦。译者胡桑、厄土、周公度的解读,也许有助于我们理解鲍勃·迪伦的诗歌、信仰与时代之间的隐喻。

诗人

在译者胡桑看来,迪伦是以自由的姿态去歌唱的诗人。西方乐评界里很多人都觉得迪伦是摇滚乐手里歌词写得最好的几个人之一,他歌词的文学意味是最强的。他出道时正好是整个欧美文化遭受困境的时候,他在困境中寻找表达的出口。他的音乐在摇滚里不算激进,但他的歌词很激进,有大量对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西方的现实批评,有文学的现实关怀。这是他能获诺奖的重要原因。

永远年轻

周公度在翻译中发现因为自己的年龄问题,在使用中文时已经是一个中年人的用词方式了。而迪伦创作时,无论是二十岁、三十岁还是四十岁、七十岁,使用词语的方式都很简单。就如同他的歌里写的:永远年轻。

在文字中,迪伦努力去除修饰,把技巧降到了最低。

用词简单不等于意思简单。胡桑说,迪伦使用了大量的口语,其实用了非常多隐喻。

年轻还意味着求新求变。胡桑翻译了其中一张专辑叫做《鲍勃·迪伦的另一面》,从这张专辑开始,迪伦试图想找到在社会批判的维度之外,对个人情感、个人史的一种歌唱。很多乐迷都接受不了这张专辑,接受不了一个激进的、反思的歌手突然变成了情歌手。胡桑说,其实对爱情、对个人史的歌唱一直贯穿于他后来的创作里。

自我

迪伦有一个强大的自我,这让他既可以和外部世界保持密切的关系,尖锐而真诚地批判社会,又深情歌唱私人情感。译者厄土说:“我对迪伦很感兴趣的一点是,他怎么能面对那么多人的同时做到真诚,怎么面对外部又保证一个强大的自我。我们仔细去看他诗歌主题及言语的演变,其实是跟整个社会的变化高度相关的。所以他不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他积极接受着外部的影响,而且与外部的变化保持着密切的关系。迪伦伟大的地方在于,这些东西永远只是他表达自我、探索自我的一个工具。他的自我非常强大,探索外在世界也仅仅是一种实现自我的方式。”

所以厄土认为认识迪伦的关键词之一是“自我”。“他的自我与直接对文学界来说是一种宝贵的启示。诗歌对他来说,是构建这个世界、感受这个世界、冲撞这个世界的手段。而这种东西恰恰是目前的诗歌界丧失已久的。我如何去感受这个世界,直接地表现这个世界——在这一点上,迪伦走得比很多大诗人都远。”

译者周公度认为迪伦能得诺奖,正是因为他是一个表达自我最饱满的诗人。“他追求自我的努力从来没有改变,一直在演变。比如他的专辑《“爱与偷”》是在使用最简单的句子、最本真的词来推动情感。我第一次听他的歌时,感觉实在是太难听了,但我听过之后还想听。这说明这个人肯定有一种不一般的魔力。我自己为此找了一个答案:如果一个人在表达自己的时候非常真挚,那么声音就并不重要了。”

声情

《鲍勃·迪伦诗歌集(1961-2012)》呈现的是一个文字版的迪伦。音乐的在场感无法替代。然而迪伦的音乐和文字是无法分割的,胡桑一边听着他的歌一边翻译,他说:“我希望能在文字里尽量传达出他的声音。我希望传达出迪伦是怎么看待这个世界,怎么对待他的亲人,他诉说的是周遭的事物,不是文字的罗列,而是文字背后灵魂的在场。”

真正的翻译就是要潜入他者。像原作者一样去想问题、看世界,翻译迪伦让胡桑很痛苦,因为思考方式差距有点远。“但我很感谢这次翻译,它让我了解了一个新的灵魂的样态与面貌。我本来以为迪伦是很好翻译,没想到比我去翻译一些经典诗人更难。中国古典文学中有个词叫声情,声音和情感是扭结在一起的,有情,也有声。这个声就是迪伦文字背后的灵魂。不仅仅是他唱歌的声音,即使他不在唱的时候,他的声音也依然在。”

厄土也认同“声情”这个说法。“我们不用去纠结迪伦的作品到底是歌词还是诗,当初荷马、汤显祖创作出来的作品其实也就是为了拿来唱的。迪伦最大的价值就是你去遭遇他,然后看看是否能改变你对诗歌和音乐的想法。”

参考分类:文学

分享到

《朋友》演唱者臧天朔今晨因病去世 生前曾热心公益事业

黑豹同时期摇滚乐队回归:面孔乐队发布新专辑 将启动全国巡演

QQ音乐春节大数据发布:春运回乡听摇滚 返程喜欢听民谣

MAO Livehouse新馆在五棵松重张

姜昕和许巍合唱《重生》 为老友张楚何勇提供“世外桃源”

摇滚乐队主唱现场演出改歌词爆粗口 主办方被罚款8万

“悲情摇滚”乐队优雅地告别:没有彩排,这就是我们的人生

换一种方式“嗨翻”假期,和崔健一起Rock!

百花深处是条胡同:“老情人”不再摇滚精神尚存

30年从《一无所有》到应有尽有 一篇文章读懂中国摇滚

张楚新专辑19年终露峥嵘 三首新歌首度揭秘

《协和大院》维度丰富,在城市里建构一个故乡

北京的这座大院里,有说不尽的传奇

从“动物来信”中看儿童教育,用动物写信的方式总结科学、历史

从鲁迅郁达夫到莫言刘震云,边梳理中国新文学,边感受其中魅力

长篇小说《家》问世89周年,巴金为何没有续写以觉慧为中心的《群》?

感情是世界上最黏的胶水,《我的妈妈是精灵2》续写经典儿童幻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