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逛过胡同,就不该错过它……
胡同里最“热”的一处地点,男女老少都爱与它留念
我们曾为您介绍过胡同行者朱天纯的作品和故事《走不完的寻常巷陌 聊不尽的胡同情思》,
而在他拍摄得近40T的图片文件当中,除了胡同本身经过岁月打磨的风貌之外,形形色色的人物更是其中十分独特的题材。
在古香古色的胡同之中,您也许只是匆匆地路过,有处地标不知你是否留意过。作为胡同的符号之一,门墩儿绝对是个蕴含文化与美感的建筑,早有儿歌就常常提到。朱天纯从17年前开始,就着手于拍摄门墩题材的作品。他拍摄的门墩贯穿四季,在男女老少不同角色的映衬下,门墩也带来了不同的故事……
“小小子,坐门墩,哭着喊着要媳妇,要媳妇干嘛?点灯,说话儿,吹灯,作伴儿”。这个儿歌有各种的后半句,但前两句都是相同的。以此看来门墩在老北京文化中,已经是一个标志性的地域温馨承载物了。
我们欣赏门墩,肯定已经不太重视门墩原本的作用——门墩是大门户枢转动的海窝承载物。随着时代的进步,艺术欣赏性更加成为门墩被人们喜欢的主要原因了。
门墩,学名应该叫做门枕石。是一条长方形的石条,一头在门里,一头在门外,中间一道凹槽安置大门门槛,在门内部分的上面凿有一凹穴,称海窝,即为承受门的转轴之处,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结合点就是这个海窝。由于各种建筑的大门,都会反映出建筑主人的地位与权势,而这露在门外的这一段就被雕琢为形象各异的门墩,位置显耀,装饰重点。
我们在京城地区看到的门墩,多以圆鼓型,方箱型为主,也间或有石狮造型的。是不是这三种造型就肯定了所谓的文官为箱,武官为鼓呢?似乎也不绝对。据资料说:古人多把早期历史的尧舜时期作为政治的开明时期,所以有“尧设谏鼓,舜立谤木”之说。谏鼓是指朝廷为听取百姓意见,在朝廷大门设一大鼓,百姓有事可击鼓要求进谏。由此,门前设鼓,就带有欢迎来人的象征意义了。但这也只能是一种推测的说法。
北京的门墩,从形制上还有一个区别,就是大门内外形状一致和只有门外部分有雕刻的两种格式的门墩。内外形状一致的一般更愿意让人们称之为抱鼓石,也称滚墩石。这一般都是豪门大院才使用的制式,而门外单一雕刻的门枕石多称之为门墩。
门墩的有一种基本的制式,就是整体分为上下两部分,由下面的须弥座托着上面的圆鼓或方箱。须弥座由上下枋、束腰和底下的圭角组成一座完成的形式,座上对角铺着一块雕有花饰的方形垫布,讲究的还在座上用仰覆莲瓣的雕塑。
我所拍摄的门墩系列,最多的就是“小小子”,当然也涵盖了各个年龄层的男女老少,有来旅游的“歪果仁”,也有来胡同采风的翩翩女子,他们都在门墩前寻觅到了自己的伊甸园。
我对于门墩的喜欢,除了自己在胡同生活,自己家四合院门口有门墩发生的故事,让我对门墩有着深厚的胡同情怀之外,真让我开眼的是那本80年代前出版的中国工艺品的画册,在这些国宝级的工艺美术珍品之中,居然有一对门墩,就是位于宣武门内长春堂药店的镇店之宝,也是我见到的门墩中最精美的一对。
而后拍胡同的日子里,很多朋友都向我提到了一本日本人写的《北京门墩》。经历了百般苦寻。老天不负有心人,等到正阳书局搬到砖塔,这本书终于露面了,本来人家是准备珍藏的,经不住我死磨乱缠,最后还是忍痛割爱,把这本书辗转到我的手中。
这本书是我见到的描写记录北京门墩最好的作品。我在书店干了一辈子,还是练就了一双法眼。作者岩本公夫是一位日本学者,也是语言大学的客座教授,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正值北京城的拆迁改建,他记录了这一段与门墩文化相关的很多资料,关于对他的这种学术探讨,究竟给予什么评价,在这本书的前言部分已经登出。
随着胡同的消逝,门墩也越来越稀少了,希望喜欢胡同文化的朋友们,请把镜头对准门墩,肯定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