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历史

清朝“买官收据”为避免官员中饱私囊 凭证先读书再入仕途

2017-03-14 17:47 中新网 TF003

2017年3月14日讯,中新网宜昌3月14日电(董晓斌 赵开洪)3月14日,在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市民赵先生在家中发现一份清宣统元年(1909年)的“正实收”收执。凭着这张“买官收据”,赵先生祖上的秀才赵文菴可先入国子监读书,再入仕途做官。

网络图片

赵先生介绍,这张“买官收据”是他在整理家谱时意外发现。经测量,该收执长58厘米,宽28厘米,为棉纸质地,正上方有“正实收”三个大字。内中文字排列整齐,清晰易辨,详细记载了赵文菴给湖北灾区捐款的缘由、银两等内容。

该“正实收”记载,光绪三十二年七月,湖北多地遭受水灾,灾民缺衣少粮。湖北筹办赈捐总局“按照四川、山东、湖南等省开办赈捐所有虚衔”,接受了赵文菴捐出的白银四十三两二钱。其落款时间为宣统元年十月初八,由河南候补道黄劝办所发。

记者看到,该“正实收”分为存根和正页,且盖了骑缝印,上面注明了买者籍贯及曾祖父、祖父、父亲三代的姓名。按“正实收”上所写,赵文菴时年28岁,他以秀才捐监生,获得进入清朝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的资格,再由此步入仕途。

长阳县档案馆纪委书记覃干介绍,清朝中后期,由于战争不断,内外交困,清政府财政空虚,买官卖官被当做增加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手段。至光绪、宣统年间,清政府为了“薄利多销”,甚至将官位打折出售,进行监生、吏典的买卖。

覃干表示,因为清末买官的人很多,为避免有些官员中饱私囊,清政府统一印制了收据,将有关规定和所捐银两数量写上,这个“买官收据”就被称为“正实收”。“‘正实收’对了解当时的历史,特别是研究当时的吏制有其重要的价值。”覃干说。(完)

原标题:湖北发现清朝“买官收据” 凭证先读书再入仕途

来源:中新网

分享到

"我年近60已提前退休,为什么不放我一马?"这名落马官员痛哭

重庆两名市府副秘书长,相继公开忏悔

21名省管干部忏悔书透视:前半段冉冉升起,后半段却急速坠落

一条"村霸"线索牵出十八年前"糊涂案",退休土管员被追责

如何对官员进行激励与约束?北大教授提出如下解决方案

史话:古代放假与上朝趣事

官员瞒报家产降职 全国暂缓任用或者取消提拔9100多人

瞒报家产被降职两年内不得提拔 8项家事6项家产须如实报告

冯军一审被判无期 7600余万元财产无法说明合法来源

叙诡笔记:黑色猿猴:招福还是招祸?

特朗普国安助理突然辞职:弗林任职仅24天 创“最短命”记录

人是无法把告别画出来的,每一幅绘画作品的后边都站着一个人

历史上的淞沪会战什么样?亲历者张嘉璈的私人日记提供了一个视角

老北京文化第一街居宝地坐拥“朋友圈” 琉璃厂因何得名?

周瑜被抹黑 不怪罗贯中

方能自省最可贵,夏衍的考试在如今也有重要意义

龚自珍三游法源寺 所看所思不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