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次载入史册的飞行。
2023年5月28日12点31分,东方航空MU9191航班平稳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穿过象征民航最高礼仪的“水门”,受到现场热烈欢呼。
执飞这一航班的是全球首架交付的国产大飞机C919——我国首次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干线客机。机上近130名旅客共同见证了C919圆满完成首个商业航班飞行,标志着该机型正式进入民航市场,开启市场化运营、产业化发展新征程。
5月28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以水门礼迎接C919首个商业航班东航MU9191。新华社发
从上海到北京 “首秀”拉开商业运营序幕
28日10点32分,C919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前往北京。自交付东航后,这架C919进行了100多个小时的验证飞行,往返于国内各大机场,而此次飞行意义非凡。
客舱内共有8个公务舱座位、156个经济舱座位。过道高2.25米,下拉式行李舱节省空间,让机舱更显宽敞。三座连排的座椅中,中间座椅比两侧座椅宽1.5厘米,人性化的设计受到旅客好评。旅客李先生说:“座椅和走道都比较宽敞,飞机噪声比想象得小,乘坐很舒适。”
5月28日,旅客在飞机上展示C919首个商业航班东航MU9191的“纪念登机牌”。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近130名旅客每人获得一张特殊的登机牌,上面写着“欢迎搭乘中国东方航空C919首航航班”。飞行途中,旅客们在机舱内挥舞着国旗,齐声高唱《歌唱祖国》。
细心的旅客发现,飞机上的餐食是C919首航专属款,布丁蛋糕上是一块有首航飞机标识的巧克力。机上乘务员介绍,这款机上餐食是由旅客投票选出来的,更加贴近旅客需求。
此外,客舱内共20个12英寸吊装显示器,支持高清1080P电影放映,这是东航首次在单通道机型中载入1080P设备。
首航机长、东航C919飞行部总经理赵宏兵这样评价自己的“新伙伴”:“驾驶舱充满科技感,有5块15.4英寸高清显示屏,给飞行员带来了简洁、现代的人机交互。机头用了4块大面积双曲风挡玻璃,飞行员的视野更加开阔,也更节能。”
1小时59分钟的飞行后,C919平安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机坪上一片欢呼,热烈祝贺C919首航成功。
首航好比C919的一场“成人礼”,也是其飞向系列化、规模化发展的新起点。“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国民航运输市场首次拥有了中国自主研发的喷气式干线飞机,进入民航市场是大飞机事业发展的新征程。”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魏应彪感慨地说。
从首飞到首航 扎实走通三条路
立项、下线,首飞、取证,交付、首航……C919飞行航迹的背后是中国国产大飞机走通的三条路:自主设计研制之路、适航验证之路和市场开拓之路。
聚焦自主设计研制,持续合力攻关——
2007年C919项目立项,设计、工程人员经过十年的艰苦攻坚,终于在2017年5月5日将C919送上蓝天。C919首飞 “一飞冲天”,让中国航空制造业进入大型喷气式客机时代。
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C919型号副主任设计师张淼参与了C919超临界机翼的设计。仅机翼图纸,他和同事们就绘制了2000多份,小翼也有超700份,最后经过不断比对、筛选,确定了方案。“设计飞机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张淼说,飞机是仿制不来的,仿制一款飞机意味着不可能对其进行任何改动,自主设计这一关必须攻克。
通过C919的设计研制,我国掌握了民机产业5大类、20个专业、6000多项民用飞机技术,带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群体性突破。与此同时,数字技术、智能装备的应用也为国产商用飞机的设计研制和试飞试验赋能。
具备验证试飞能力,保障飞机安全和可靠性——
2017年5月5日,C919圆满完成首飞,之后进入试飞取证阶段。适航证是一款飞机投入商业运营必须拿到的市场“入场券”。
适航取证所要完成的试飞科目,被称为民航飞行中的“边界”,“通常是我们最不希望碰到、最需要排除的状态,比如大侧风、失速、最小起飞距离等,如果能出色完成飞行中的这些极限挑战,就表明这款飞机是安全的、可信赖的。”C919试飞员吴鑫说。
5月28日,C919首个商业航班东航MU9191飞抵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一组组尽显严苛的数据:174项机上地面试验、81项机上检查、1003项试飞科目、9748个试飞状态点,累计安全试飞2349架次、6543小时,功能可靠性试飞155小时……
一个个雷霆万钧的瞬间:海拉尔高寒试飞、锡林浩特大侧风试飞、南昌溅水和污染跑道专项试验、东营风挡除雨试飞、上海全机地面应急撤离试验等,高难度高风险的重大专项试验试飞均一次成功。
“通过C919的适航取证,中国民航的适航审定能力得到质的提升,中国人可以用符合国际标准的方法,自主验证飞机的安全和可靠性,并形成审定体系和规范。”中国民航上海航空器适航审定中心副主任揭裕文认为,C919走过的每一段历程,都是在为国产商用飞机系统化、功能化提升打基础、做储备。
广阔市场提供有力支撑,为探索商业成功创造条件——
上海至成都,票价919元起,机型C919,机龄5个月……从5月29日开始,东航C919将在上海虹桥—成都天府航线上实施初始商业运行,相关机票瞬间售罄。
“东航已专门成立C919的飞行部、客舱部、签派放行席位、维修管理中心等专业部门,配备了最强人员力量、打造了最优的保障体系。”中国东航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冯德华介绍,后续随着C919的陆续引进,将会逐步投放到更多的国内干线,飞出安全、飞出志气,更努力飞出品牌、飞出效益。
据悉,目前C919的全球订单已达1061架。日前,计划交付东航的第二架C919飞机首飞成功,进入验证试验阶段,预计将于6月中旬交付。
5月28日,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旅客登上C919飞机。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从产品到商品 牵起产业链与创新链
进入民航市场后,作为一款商品,C919又将产生什么价值?
在中国商飞营销委主任、营销中心总经理张小光看来,投入市场,对于新飞机型号而言是真正被赋予“生命”。“我国民航市场规模大、潜力大,这为国产飞机事业的发展创造了独有的市场优势,我们努力推动适应性强、技术先进、性能好的C919,走出一条商业成功的路。”他说。
飞向广阔天地,是C919迈向规模化、系列化发展新阶段的重要标志,C919在开创未来的探索中解答三个“课题”。
绘就市场地图。只有贴进市场才能赢得市场,随着C919不断投放市场,还需要在商业运营中不断升级优化。“好飞机都是用出来的,在执行航线运营的过程中,我们还会发现C919更多优化空间,并持续推动改进,让它能够更好的适应更加广阔的市场。” 东航机务工程部副总经理史宏伟说。
雕刻产业版图。航空制造产业链长、辐射面广、带动性强,上海、江西、陕西、山东等多地已从商用飞机新材料、零部件研制到试验试飞、服务培训等各领域着手,规划和建设产业园区。商用飞机要取得成功,需要依托产业链以更高的质量、更强的韧性、更低的成本、更广的适应性赢得市场,需要不断通过优化产业布局“补缺强链”,持续不断地在国内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加入航空制造产业链。
踏上创新征途。C919已经成为应用和孵化新技术新成果的创新“策源圈”。比如,5G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已经在为国产商用飞机服务。C919在为新技术提供应用场景的同时,也催生出更高效科学的研制和试验方法。
风雨兼程十余载,逐梦蓝天向未来。承载着中国人的“大飞机梦”,C919必将在新征程上高飞远航。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