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人把去庙会,称之为“逛庙”,乃至曾有一个识字不多之人写了“陪二大妈逛庙”的诗文应考而被传为笑谈。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北京人“逛庙”主要是内城的隆福寺、护国寺、白塔寺,再有碧霞元君庙(五顶)及大钟寺、白云观、东岳庙等。其实,宣南也是“逛庙”的好去处,如土地庙、报国寺等地。土地庙庙会并不亚于内城的隆福寺、护国寺、白塔寺庙会和花市火神庙庙会。
土地庙又称都土地庙,原址在今天的宣武医院处,北京大小土地庙很多,唯此处称都土地庙,足见地位特殊。土地庙庙会“所售之物品亦以农村日用之物为最多”“百货之外,卖花树、蔬果、籽种者萃焉”。土地庙的庙会至少在明代已有,清代是最盛时期,因“丰台十八村”的花农多在此卖花,曾有“小海春如画,斜街晓卖花”景色,被称为京城“五大庙会”之一。当年,人们逛庙并非都为庙会而来,有些寺庙并无庙会,但也是人们的去处,人们来到这里,除一部分人祭祀、烧香、许愿、还愿外,更多的来庙里赏花、雅集、交友,宣南地区许多寺庙就有这个作用。“宣南诗社”等就设在庙里。
法源寺盛开的丁香花 摄影:刘宪国
法源寺是城区内历史最悠久的著名古寺,始建于唐贞观十九年(645年),台湾作家李敖还专门写了《法源寺》的小说。人们来到法源寺,在瞻仰佛教胜迹以外,每年春天的赏丁香花也是重要内容。据《宣武文化便览》称:“法源寺的丁香种植也很闻名,无论文人雅士,还是平民百姓,都以能到法源寺赏丁香为幸事,由于此寺的古雅,引来众多名人造访凭吊。”住在宣南地区的文人如纪晓岚、洪亮吉、龚自珍等都在丁香盛开的季节到此“逛庙”。宣南的报国寺与长椿寺都是形制保存较好,近年又得到修葺的寺庙,今天依然是人们“逛庙”的首选。报国寺又称慈仁寺,是北京重要的“文化庙会”,是文人墨客最爱去的庙会,孔尚任、朱彝尊、王士祯(渔洋)等是常客,孔尚任曾云“渔洋龙门高峻,人不易见,每于慈仁庙市购书,乃得一瞻颜色”,不用说,王渔洋是常客。清初文人顾炎武不但经常去慈仁寺,而且住在寺内的西小院,即今日之顾炎武祠。土地庙庙会的花市就是从报国寺庙会迁过去的。报国寺近年开辟文化市场,一度被视为“第二个潘家园”。
长椿寺今天是宣南博物馆,这座古刹是明万历年间始建,它与附属的浙寺连成一片,曾是达官贵人停灵之处。李大钊牺牲后也一度停灵于此。他的灵柩先存放在浙寺,不久又移到长椿寺,后来才葬入万安公墓。长椿寺建筑规模宏大,内有九莲阁、妙光阁、香林亭、一墓庵等建筑。庙内广植槐树、藤萝及梅花树,夏日浓荫遮日,游客云集。
宣南可“逛庙”的寺院,还有宏仁万寿宫(今为万寿公园)、千佛寺、观音院、江南城隍庙、广惠寺、慈悲庵、延寿寺、天宁寺、崇效寺、龙树寺、三圣庵、龙泉寺等等,在清代,宣南寺庙达385处之多,许多寺庙如今虽已不存在,但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和地名之中。许多寺庙在其存在时,都曾有历史故事。如龙泉寺曾囚禁过章太炎,广惠寺曾是梁启超的停灵处,观音院曾有北京最古的过街楼等等,其中崇效寺的牡丹是京城寺庙“花事”之冠,享有盛名。
宣南文化是个“综合体”,内容极为丰富,而且尚有许多没有挖掘、整理出来,需要后辈人能继承和发扬老一辈人的精神,将宣南文化发扬光大。
(原标题:宣南“逛庙”故事多)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 张双林
流程编辑:u028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