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北京市首批旧村改造试点村和全国闻名的新农村建设典型,位于密云城东五公里的蔡家洼村东南两面依山、西临潮河,依山傍水间,坐拥5000亩都市型现代农业园区,400亩现代观光工业园区,还有2000亩的玫瑰情园,不可谓不现代、时尚。然而,流淌于楼宇之间奇妙的五音大鼓,就像一块活化石,诠释着蔡家洼的古往今来。
“对付敌兵兵粉碎,快刀劈水水难开。忍性人多存富贵,烈性人惹祸招灾。受人恩常常思念,被人害莫挂心怀。劝君行善莫学乖,公啊——这老实人吃亏者常在。”这是《五音大鼓·开场诗》。五音大鼓是清道光年间产生于河北廊坊一带、后来在京津地区广泛流传的民间艺术曲种,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曾有诗云:“五音齐奏带笺簧,大鼓说书最擅场。野调无腔偏入妙,皆因子弟异寻常。”及至清末,五音大鼓派生出两分支:一支走进北京成为供市民欣赏的舞台艺术,20世纪30年代中期发展成为“单琴大鼓”,新中国成立初期定名为“北京琴书”;另一支则继续在京津冀农村广为流传,也就是如今仅存于北京密云蔡家洼村的五音大鼓。
当年,听大鼓书是乡村生活的大事。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各村早早搭好了书棚(当时叫灯棚),艺人每天早上8点开唱,晚上11点收弦。唱三天四晚叫一棚,一棚通常说一部书,说不完的话,移到下一个村下一个棚接着说。书目由各村指定,叫做写书牌。艺人的报酬以棚计,一棚通常三石小米。老艺人们回忆说,在老辈人前去唱书的方圆60多里的乡村,通常要搭20多处灯棚,别人只唱单弦一种,蔡家洼村却能说唱五音大鼓,在当地很有名气。乡亲们喜爱的原因除了独特的演唱风格外,丰富的说唱内容也是重要原因。他们当年带去的“折子”上,列有《呼家将》《五女兴唐传》《清朝响马传》等大小书名四五十种。蔡家洼村五音大鼓的传授没有曲谱、没有文字,全靠父传子、兄传弟,一代代耳濡目染、口传心授。
一段段说唱内容,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使百姓的日常生活涅槃出了非凡的光彩与灵气。五音一响,声声唱腔,所传达的“情”,为平凡百姓内心的情;所崇尚的“义”,为兴邦兴业的义,和着民众的呼吸和心跳的节奏,自然而然便成为寄托好恶、表达情感、社会交往的无形载体。一村搭台唱戏,本村百姓便会自发邀请亲戚朋友前来听戏,全村顿时欢腾起来,那红火热闹的场面,可真是一场村社的狂欢、世俗的盛宴。那些熨帖人心,展现百姓情感交流与世俗风情、社会伦理的唱词,简直就是一方土地上儿女性情的再造与延伸。听完一段大鼓书,一年中的酸甜苦辣就此流走,对幸福的渴望也在一阵阵琴瑟和谐中慢慢得以升华。
想想那场面都令人神往:早春时节,春寒料峭,四邻八乡的村民如醉如痴,偌大的天地间一方人性张扬的“天台”,惟有情动于地,声闻于天。如此与黎庶共鸣,方成就了五音大鼓在深层文化心理上与乡野浩气、民众人格上的情投意合,那声声饱溢着麦浪翻滚的香味,镶嵌着劳动之时北方汉子铿锵有力的吼声,洋溢着杨柳葳蕤葱茏的姿态,为村民平凡的日子涂上了一道亮丽的油彩。
如今,蔡家洼那五位老艺人表演的五音大鼓,已经成了世上仅存的演唱组合和伴奏乐器齐全的“正宗”表演。他们年事已高,其中最年长的齐殿章已经80岁,最小的李茂生也年过花甲,所以被称作民间曲艺活化石和北方“纳西古乐”的蔡家洼五音大鼓也曾面临失传的危险。2005年,蔡家洼五音大鼓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把老祖宗的东西保留下来、流传下去,蔡家洼村近年专门腾出了一处房子作为五音大鼓的“排练厅”,供老艺人们平常排练。村里还拿出“非遗资金”,鼓励老艺人把五音大鼓技艺传授给年轻人。
最是一曲解乡愁。五音大鼓是古老的,也是新生的,是潮白河畔这一片土地的精气神所在。在五音齐奏中,红红火火的庄户戏拉开了,把大地丰稔的喜悦、闾阎质朴的情怀,把一方百姓悲愁欢喜都摆在了舞台之上……
(原标题:五音大鼓唱古今)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李东明
流程编辑:u099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