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故事说不完,说不尽。只要用心,就能说好北京的故事。北京日报特别报道部的编辑、记者们特别用心,早在十多年前,他们就开始实施“旧京图说”策划,用私藏老照片讲述老北京故事。这个创意很好,社会反响更好。如今,他们从4000多张老照片中,精选出能反映1860年至1948年北京历史风貌的老照片200多张,编写了《重拾——私藏老照片中的北京记忆》一书,带着浓郁的乡愁,展现沧桑的历史。
“慈禧太后的小火车”
“蹲在鸟笼前的一个中国老人”
讲历史,多为文说。不过,图说也有图说的好处和优势。一张老照片,就能让历史的真实细节一目了然;几张老照片,就能直观钩沉起埋藏在历史深处的记忆,的确有“一图胜千言”之独特功效。编写者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已经相当成熟地掌握了以图说为主,以文说为辅,图文相互观照,相映成趣的独特表达方式,从而生动地描绘那个时代,深刻地表现思想主题。
全书看似随意,实为严谨。四个章节各有侧重,且相互呼应,构成整体。第一章“居然是这样的老北京”,似乎要引导着我们回到“历史现场”,感受“无风三尺土,有雨半街泥”的传统城市生态环境,认识百余年前京城老百姓的生活百态、市井风情。而在那个年代,老照片记录了北京的几件大事情,如张京铁路修建,东单、西单牌楼拆除,前门改造,发现“北京人”一百年等。要知道,这些照片多为当时生活在北京的外国人有意无意拍下来、保存下来的。这些珍贵难得的零散碎片,拼出的北京城市图像,也许并不完整,却非常直观真实。
第二章“一百年前的新鲜事”记录了老北京时代变迁的一些亮点,传递着现代商业与摩登时尚的信息。如漂洋而来的动物园、“1907年的北京——巴黎汽车拉力赛”、“水中甘苦”、“烤鸭之味”、“老北京的婚俗”等小节的照片。有一幅反映西式马车迎娶新娘的场景,让人感受到新旧交替时期社会风尚的变化。特别有意思的是“拉贝眼中的北京”一节。我们知道,他是南京大屠杀的见证人,知道他著有指控日军对中国人民犯下暴行的《拉贝日记》,却很少知道他曾在北京经商多年,留下了很多有趣的老北京生活影像、生动文字。有一张照片“蹲在鸟笼前的一个中国老人”,配有一段文字:“旧中国人们散步时,手里拿的不是拐杖,而是鸟笼。经常能看到散步的人手里提着三四个鸟笼子,或者举着一条木竿,上面站着被拴住的鸟儿,它们能在半米到一米的范围内自由飞行。”想到拉贝先生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心,更会对这些老照片增添几分情感投入。
第三章“你或许不了解的宫廷故事”显示出题材的独家性。在中国所有城市的老照片中,唯有北京才能留下中国封建王朝最后的影像和皇家残存的气象。这是老北京独有的宝贵历史文化资源,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多亏了这些老照片,才直观地保留了宫殿内鲜为人知的生活情景。这一章节的照片,多围绕慈禧太后展开。除了个人影像外,还能看到“慈禧太后的小火车”的模样,看到“德国军队由北向南挺进仪鸾殿”的阵容,看到“慈禧太后外国女画师”的工作状态,看到留着长辫子的人工交换机话务员,看到帝后皇妃们与皇家园林。编者还有意地提供了几张“百年前的假照片”,反映出那个年代王朝的虚伪与腐朽,也提醒我们对老照片要有去伪存真的意识。
第四章“从那动荡不安的岁月里,走向光明”,显然突出了一座古老的城市命运与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深刻关系。“执掌晚清外交的人们”一节,让我们看到了几位清朝重要官员、王公贵胄的影像。他们看似可以左右中国的命运,其实,一个旧时代的危机与灭亡已经不可逆转。“克林德碑的前世今生”,用一组照片述说了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民族的屈辱。“克林德碑”一战结束后改成“公理战胜坊”,新中国成立后又改成了“保卫和平坊”,但这种“忧患”却永远积淀在中国人民的心头,深藏在历史记忆之中。“烽火一二·九”记录下了爱国学生与军警争夺水龙头的画面,反映出一代进步青年为国家为民族的勇气和牺牲精神。“太和殿受降”和“日侨日俘大遣返”二节,让我们看到不可一世的侵略者的最终败落。中国人民赢得抗战胜利,扬眉吐气的喜悦跃然图上。“挺进北平”一节的老照片则表现出一座古老城市获得新生前夜的风貌。旧的时代正在远去,新的生活正在走来,中国人民经过艰难困苦、浴血奋斗,即将迎来共和国的诞生。这样的编排,符合“图说”的规律,也突出了“图说”的优势。
老照片,新解读;老故事,出新意。《重拾——私藏老照片中的北京记忆》中的那些老照片之所以珍贵,之所以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很大程度在于后人的再认识、后人的解读、后人的“重拾”。对编写者来说,重要的是用什么思想把这些老照片组合在一起,突出什么样的现实主题,承载什么样的时代精神,才能出“新”。可以看出,他们的编辑思路非常清晰,也很有思想。
其一、坚持尊重历史、敬畏历史的大历史观。早年的老照片,多出于洋人之手,视角都带着西方人的观点,难免有猎奇和偏见之嫌,要从中梳理出一条历史发展变化的线索,就特别需要编写者持正确的历史观。从第一张老照片“19世纪80年代崇文门大街的泥泞路”,到最后一张老照片“1949年市民热烈欢迎人民解放军坦克进入北平城”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第一号布告”,可以看出编写者坚持的唯物史观的立场和态度,不猎奇,不流俗,不效仿流行的“民国风”,而忠于真实,追求历史的精神。
其二、突出反映“民生”的思路。在当代中国,“民生”已提到“最大的政治”来认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事实上,历史发展,最根本的就是“民生”的发展。用这样的思想反观老照片,“民生”的意识和思路自然就更为鲜明、更为清晰。如“东单、西单牌楼拆除”那组老照片,实际上反映了城市发展与古城保护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一直持续到百年后的当代,不仅没有最终解决,一度还很激烈。实际上,深层结构里,就是“民生”问题。在“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正在走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民生”的现代化道路,城市建设与古城保护也将不断良性,不断创新。
其三、寻找“乡愁”之根源。怀旧怀古之作,通常也是“乡愁”之作。老照片,能调动我们心灵深处的“乡愁”情感,能品出旧时的韵味。写老北京的文学作品汗牛充栋,“乡愁”满满。没有“乡愁”,便没有文学。这个观点,并没错,但容易让人误以为“乡愁”是文人骚客的专利。《重拾——私藏老照片中的北京记忆》文人色彩并不那么浓,文学意味也不那么强,却让我们清楚认识到,老百姓创造的生活,才是“乡愁”之根、“乡愁”之源。坚持时代的精神,表达人民的向往,就能激活我们记忆中的“乡愁”。这,正是进步的文化、先进的思想吧。
(作者为作家出版社原总编辑、文学评论家)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张陵
流程编辑:TF065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漫画、视频等内容。
未经许可即使用,或以此盈利的,均系侵害本网站著作权及相关权益的行为,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